筆趣閣 > 逆天透視眼 >第八百五十七章、發現銅鏡
    第八百五十七章、發現銅鏡

    只是這個佛頭被破壞的太厲害了,像是用鈍器從一邊耳朵處給硬生生的敲下來的,半邊耳朵已經沒有了,看的陳博心疼不已。

    陳博知道,很多佛頭是西方殖民者從古蹟中盜走的,如果搬不走整尊雕像的話,就砍掉佛頭或佛手,在華夏很多寺廟裏,許多佛像的佛頭,都是後來雕琢擺放上去的。

    這些佛頭與其他被掠藝術品,被當做戰利品一樣擺放在西方殖民者或收藏家的房間裏,如果不是這尊佛頭過於殘破,恐怕也不會留在這個地下室裏了。

    擦,陳博心寒。

    若是找到了佛身,這佛頭還有些作用,但現在看來,恐怕是早已不知所蹤了吧。

    約瑟夫也開了不少年的店,經常有一些華夏的客人,對於這些在約瑟夫看來,毫無藝術美感的破石頭感興趣。

    現在看見陳博抱起了石頭像,當下上前問道:“陳先生,您喜歡這個石頭雕像嗎?”

    陳博點了點頭,不過馬上又搖起了頭,說道:“這個佛頭太殘破了,如果是完好的,我會考慮花出十萬歐元以下買下它,不過現在實在是太可惜了。”

    陳博說的是實話,這尊佛頭被損毀的太厲害了,原本的色彩都沒有了,即使自己買下來,也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

    “哦,這樣啊,那真的是太遺憾了。”

    約瑟夫聳了聳肩膀,他並不是爲了這玩意殘破而遺憾,只是爲了做不成這筆生意遺憾而已。

    “如果您能在別的地方,找到完整的這樣的雕塑,我倒是可以買下來。”

    陳博有些不甘心的說了一句,這些外國強盜那會着實搶走不少好東西,約瑟夫家裏沒有,說不定別人家裏有呢。

    約瑟夫搖了搖頭,直言道:“先生,這樣的東西,一般都是在博物館裏的,我也不知道誰家裏會有,所以抱歉恐怕不能提供了。”

    “那就算了,沒事。”

    陳博繼續搜尋起地下室裏的物件來,這些東西要自己一一分辨出來,並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

    “嗯?這是什麼呢?”

    陳博在佛頭的下面,看到幾塊鏽跡斑斑巴掌大小的青銅器,不禁愣了一下,因爲他剛纔看到,在那幾塊青銅器裏,有一個裏面蘊藏着非常濃厚的靈氣,這已經是陳博很久都沒看到的了。只是幾塊猶如鐵塊一般的東西重疊在一起,讓陳博無法看出到底是哪一塊。

    陳博翻找了一下,眼前一亮。

    “銅鏡?”

    當陳博將桌子上的那幾個東西分開的時候,也看出來了,原來這些鏽跡斑斑的物件,是四塊銅鏡。

    只是有三塊腐蝕的太過嚴重,缺邊少角不說,鏡面的鏡倍上,已經完全看不出銅鏡的特徵來了。

    只有一塊,也就是陳博眼瞳可以吸收到的銅鏡,鏡面還算光滑。但是圓邊和背面,也是佈滿了銅鏽,用手稍微搓弄幾下,那些成粉末狀的銅鏽,紛紛散落到了地上。

    由於鏽跡太厚,陳博也無法看到背面的花紋是什麼,所以也無從給這面銅鏡斷代,不過眼瞳有靈氣補充,陳博知道,這物件應該

    不簡單。

    “這、這是什麼?”

    翻來覆去的擺弄了一會這面銅鏡之後,陳博無意中把銅鏡的鏡面對着燈光,一束並不怎麼明亮的光束,反射在了陳博面前的牆壁上。

    鏡子在反光的同時,也是有着聚光的效應,照射在牆壁上的光束,明顯的要比頭上的燈泡亮了許多,只是在那束光線中,陳博依稀好像看到一點什麼東西。

    陳博定了定神,身體向牆壁處靠近了幾步,然後拿起鏡子,鏡面微側,一束光線隨之又反射到了牆上,這次陳博的手沒有晃動,他真的從那團只有巴掌大小的光束中,看出了一絲影像。

    光影映圖?

    好熟悉?

    陳博驚住了。在那團光束裏,陳博看到一尊菩薩蓮花坐像圖案,頭挽高鬢的觀世音菩薩衣帶飄飄,神情安詳的坐在一座蓮花底座上,手持淨瓶,面色慈祥,雙眼微閉,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神情。

    這個圖案並不是很清晰,就在陳博心情激盪,手稍稍一晃動的時候,觀世音的畫面就隨之消失掉了。

    陳博馬上將銅鏡反了過來,對着鏡面仔細的觀察起來,卻是發現這鏡面光滑無比,並沒有什麼觀世音的圖案,可是那牆壁上出現的影像,陳博也能確認,那絕對不是自己的幻覺。

    難道真的是光影?

    深深呼吸了一下,陳博靜下心來,凝神向鏡面看去,隨着眼光滲入到銅鏡裏,一種奇怪的感覺在陳博的心裏升起。

    進入鏡面的瞬間,陳博感覺到這銅鏡似乎活過來一般,鏡面上那原本細微的研磨紋理,在陳博的眼中被無限的放大了。

    陳博發現,這些紋理在深淺程度上,都有細微的不同,應該就是這些不同,才使其在燈光的反射下,出現了那尊觀世音菩薩的影像。

    這跟之前的光影映圖還不一樣,如果說之前是因爲自然的鬼斧神力,這一次完全是工藝高手的製作。

    這一點,又跟陳博的那塊寶珠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一個是寶珠木頭,一個確是銅鏡。

    真心是不可多得。

    要知道,現在的人早已經不用什麼銅鏡了,銅鏡就是古代纔會用的鏡子。它的材料是銅,在遠古時期,人們以水照面,銅器發明以後,以銅盆盛水鑑形照影。

    在《尚書》《國語》《莊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過古人“鑑於水”。

    而古語釋“鑑”字意就爲“盆”,因此可以說盛水的盆,就是最早的鏡子,也是最早用來照面的。

    隨着合金技術的出現,從殷商時代開始,就有了使用銅和錫或銀鉛等製作銅鏡的歷史,銅鏡一般製成圓形或方形,其背面鑄銘文飾圖案,並陪鈕以穿系。

    正面則以鉛錫磨礪光亮,可清晰照面。

    到了戰國始盛行,產量大增。

    漢代的時候,由於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漢中葉後經濟的飛速繁榮,銅鏡製作便產生了質的飛躍,所制銅鏡工藝精良,質地厚重,鏡背銘文、圖案豐富多樣。後經唐宋時代兩次發展高峯。

    一直延續到到明清時期,可隨着近代玻璃的誕生,銅鏡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