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南明大丈夫 >第682章 開拓西南
    對西魏國而言,最好的結果是能收編西軍,但是現在孫可望既然已經流竄進入貴州,那高義歡也就只能接受他暫時無力剿滅西軍的事實。

    明朝最大的歷史功績之一,就是開發了西南。

    此前中原王朝雖然也控制過西南,但是隻是名意上的控制,並未改變西南地區的人口結構,明朝通過數次戰爭,平定土司叛亂,削弱了西南土司的力量,遷徒大批漢民進入西南,爲後來中原控制西南,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唐時,西南是南詔國,宋時是大理國,這都不是漢人的政權。

    元版圖雖大,但是漢人卻並沒有走出去,相反不少地方還被蒙元帶來的色目人佔據,帶來綠教,使得漢人繼續唐晚期的向內部收縮。

    漢人這種內縮,影響力退出周邊的情況,在明朝時期才逐漸扭轉,開始繼續向外擴展。

    進入大航海時代,西方諸夷飛速擴張,其實明朝也改變了唐朝後期以來,中原王朝向內收縮的態勢,轉而向外擴張,開拓西南和移民遼東,就是明朝的兩大功績。

    此外,因爲人口的增長,內部土地矛盾加劇,促使東南沿海百姓自發的下南洋,漢人正從三個方向,擴展着生存的空間。

    看歷史,中國曆代王朝,總是陷入王朝統一,人口增長,土地兼併,矛盾激化,王朝崩潰,然後戰亂減少人口,土地矛盾減弱,新王朝再次一統的循環之中。

    西方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就是向外擴張,失地的農民去海外殖民,緩解內部矛盾的同時,還能爲國家獲得更多的資源。

    中國受制於地形的限制,北面的草原和沙漠不適合耕種,西面是羣山和戈壁,只有一條河西走廊與外部相連接,漢民族便被困在中原之地,所以無法將矛盾導向外部。

    宋代之後,隨着航海技術的發展,中原王朝多了一條出路,但是受到中國居中,四方皆夷狄的認識束縛,歷代王朝將周遭視爲蠻荒,而不屑一顧。

    明朝也沒有意識道這一點,而是繼續從內部尋求解決,人口和土地矛盾的方案,使得中原王朝錯失了海外擴張的良機。

    從明朝向外擴張的三條路線,開拓西南和遷民入遼都有朝廷主導,而唯獨下南洋不受朝廷支持,就可以看出認識的區別。

    西南和遼東雖是邊地,但是卻是中國,但南洋就完全是蠻荒之地了。

    而南洋這些蠻荒之地,因爲遠離中國,文明程度和科技水平遠遠落後於中國周邊,其生產能力和組織能力,都極端的低下,且小國林立,部落衆多,無疑很好打開局面。

    西夷不遠萬里,幾百人就能控制一塊廣大的區域,要是有朝廷支持,漢人沒道理不能再南洋立足。

    現在隨着明王朝的衰落,遼東早早落入滿清之手,由明朝官府主導開拓東北的方略徹底失敗,三百餘萬遼民,成了滿清的刀下亡魂,倖存者也淪爲了奴隸。

    由於禁海政策,下南洋的漢人,被視爲海寇,在南洋屢遭屠戮,於呂宋死傷慘重,沒有朝廷的支持,南洋的漢人,生存也是極爲不

    易。

    西南同樣因爲明朝的崩塌,土司再次叛亂,雲南已經脫離了中原王朝。

    此時漢人的影響力,又開始收縮回來,三條道路都受到了阻礙。

    現在西軍進入雲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利益漢族政權對西南的控制,保住明朝二百多年來,西南開拓的成果。

    此時魏軍無力剿滅西軍,而西軍涌入雲貴後,立時就會成爲雲貴地區最強大的勢力。

    孫可望擅長於打土豪,喫大戶,只要渡過最初的困難時期,便能在西南站穩腳跟,建立一個漢人割據政權。

    從短期來看,西軍必會威脅四川,但從長遠來看,孫可望佔據雲貴,開發雲貴,肯定會加速雲貴的漢化,西魏今後若是佔據此地,就省去了許多麻煩,可以直接享受孫可望開發後的成果。

    因此高義歡認清眼下拿孫可望沒有辦法的事實後,決定同意孫可望稱藩的條件,同孫可望結盟。

    雖然這是孫可望的緩兵之計,但是高義歡相信,當他真的同意後,孫可望肯定也樂於依附於西魏國之下,藉助西魏國恢復實力。

    現在西南雖然處於真空時期,但是畢竟是處於明軍和魏軍的威脅之下,西軍要有所作爲,必然要選擇通好一方。

    張獻忠、李自成之流對明朝藩王,還有士紳地主打擊之重,在政治上天然與南京對立,決定了他就是熱臉貼上明朝,南京也不會理他,所以他只有選擇西魏。

    這樣一來,高義歡能夠獲得雲貴的銅礦,同時也能利用孫可望來牽制南京。

    以免今後西魏強,而明清弱時,南京再次走向與清聯合,避免西魏國沒有幫手的尷尬境地。

    當然這樣一來,孫可望便不可避免的會做大,今後想擺脫西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現在高義歡已經奈何不了孫可望,便也就不需要去考慮孫可望是否會做大的問題,而是須要考慮眼下,是否應該各取所需。

    先穩定四川,減少孫可望對四川的威脅,同時獲取雲貴的銅礦,使得魏軍有足夠的銅,來實現兵器的變革,無疑符合高義歡的利益。

    出於多種考慮,高義歡決定答應孫可望的條件,只是這個條件孫可望還認不認,那就不知道了。

    此時在西軍撤離川南後,魏軍迅速控制了川東和川南各地,不過像石柱、播州,以及四川西南部數個州府、宣慰司、安撫司、招討司,則依然在明軍和土司的控制之中。

    高義歡並沒有立刻就去解決這些明軍和土司,因爲他們所處之地,大多在羣山之中,只能慢慢分化瓦解,很難一戰而定。

    十月底,在斥候稟報,孫可望攻下貴陽,主力向西南運動後,高義歡留下王得仁鎮守重慶和川南,便讓金聲桓回師湖廣。

    高義歡也帶着大軍返回成都,準備整合四川,然而他剛到城都,關中就有消息傳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支持正版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