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墨者榮耀 >第298章 分寸
    崔賾在總管府看到長安來的邸報,手不由得一抖;扶風人向海明舉兵作亂,自稱皇帝,建元白烏,十萬亂民席捲關中。這是天下大亂的前兆,不管有多少人居心叵測,多少人造反,只要是不自稱皇帝,不想着去改變年號,就是叛亂,隨時能招安;一旦有人稱帝,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把大隋活生生變成國與國之間的交鋒,並且這樣的反賊基本上是不死不休。

    聽到腳步聲,崔賾曉得是總管楊崇回來了,楊崇和一般的高官不一樣,很少呆在總管府,喜歡到各地去查看情況,常常一出去就是幾天,事情全部交給自己和司空行。崔賾問過跟隨楊崇的老人,得知楊崇在高昌郡的時候就是這樣,甚至長時間的呆在南平城,把郡裏的正常工作都丟給房玄齡和慕容息雄。

    崔賾等了一會,才走到楊崇的辦事房,聽見楊崇正在和都功曹參軍事凌敬商議武威郡的事;楊崇看見崔賾,打了聲招呼,示意崔賾坐下一起商量。武威郡的事在世人眼裏就是奇蹟,朝廷宣佈總管府下轄九郡後,楊崇並沒有準備用兵,但是武威郡自己亂了起來;尤其楊玄感南陽兵敗的消息傳來,更是人心惶惶。

    最終李軌就殺了元弘嗣、楊玄縱等人向長安投降,人頭被送往長安報捷,項陽、甘豹、王雷、荊三川四人率部逃到西郡,投奔大哥馬德來;楊不智死在武威,楊屈等人被高北救到張掖。面對長安的催促,楊崇沒有派人去武威郡,而是直接任命李軌爲郡守,謝統師爲鷹擊郎將,韋士政爲郡丞,讓他們肉爛在鍋裏。

    讓崔賾一干總管府人員讚不絕口的是,楊崇強硬地在武威郡劃出一個會寧地區,利用安撫突厥降將闕度設的理由建軍鎮會寧戍。軍鎮歸總管府指揮,楊崇的手一下子伸進了武威,長孫無乃是總管府派到武威郡的代表,擔任長史一職,負責聯絡和協調物資;楊崇的用意就是武威不可靠的時候,利用會寧預警隴右對河西的企圖。

    會寧地處金城、西平、武威三郡邊界的三角地帶,在原來驛館和集市的基礎上開始建戍堡;兩千七百戶突厥人被規劃爲二十個村子,在會寧戍附近開始建村莊;總管府已經安排他們燒煤過冬,明年將發放耕牛和工具,要突厥人開荒。長安看得很清楚,中樞派原來在太原坐鎮的右侯衛大將軍郭榮出任金城郡守,總管隴右安定、北地、枹罕等六郡軍事。

    凌敬說的就是李軌和長孫無乃之間的矛盾,李軌不願給會寧戍一萬多人提供糧食,凌敬風趣地說:“李軌不愧是地頭蛇,一拳打在長孫無乃的軟肋上,一萬人可不是小數字。不過高北適合做生意,向闕度設要了兩千七百頭羊,提供六十萬斤的米粟,能幫突厥人撐過冬天。”

    楊崇笑着說:“這樣,給李軌三十匹戰馬,讓他等價再提供點糧食給突厥人。”

    凌敬和崔賾都知道,李軌對楊崇的話還是聽的,楊崇擅長貿易,李軌還是想着跟在楊崇後面得點實惠的。凌敬答應一聲出去了,崔賾問楊崇:“你真的能向關中提供那麼多物資我知道張掖、蒲類海和高昌都產馬,但是鋼鐵和糧食怎麼辦”

    楊崇笑道:“高昌兩處鐵廠,伊吾一處鐵廠,加在一起的鋼鐵產量每個月五千斤不成問題,我不過一年交兩萬斤;張掖的鐵廠已經投產,就算鐵礦石難弄,一年生產個兩萬斤還是不成問題的。至於糧食,真不夠的話,用牛羊葡萄酒和中原的商人換,河西商行與西北商行已經開始幹這個事,尹山銅礦把鑄鐘工坊搬到了酒泉,河西各寺廟鑄鐘只要糧食和黃金。”

    崔賾一聽就明白了,牛羊都是官府放牧或徵收的,商行就是中間商,換糧食是兩頭掙差價,不過是楊崇自己的家當,可以讓出一半或大部分利潤。葡萄酒、銅鐘掙得是手藝錢,銅鐘還好,那種不澀的葡萄酒只有楊崇的工坊能釀,張掖、敦煌一般百姓家的葡萄和葡萄釀都送到楊崇的工坊,河西商行葡萄酒的賣價是收購原料價的五到十倍。

    張掖的鐵廠,崔賾實地考察過,鐵礦在青海郡和張掖郡之間祁連山腳下,新建的高爐供應量穩定,按照崔賾的估計,一個月能出到七八千的產量。楊崇說兩萬是想打在數字上埋伏,畢竟楊崇實際控制的區域只是張掖、西郡、敦煌、酒泉、伊吾;高昌郡有房玄齡和於仲文各拿一半主意,只能算半個,其他地方目前都是隻會伸手的地區。

    崔賾問道:“對各地的規劃怎麼安排”

    崔賾作爲長史如此敬職,楊崇不好掃興,斟酌着說:“我考慮第一步是鄯善郡,在蒲類海恢復青海坊,不過是官辦的,租給私人,每年和鹽田一樣收稅錢;另外讓他們專門開闢一個像山丹一樣的馬場,總管府可以有償的徵調戰馬。韋圓照他們需要做的是安置好沙陀族和遷徙到鄯善郡的吐谷渾人,利用這兩族的資源和漢人共存。”

    崔賾明白,楊崇說到了點子上,沙陀族和遷徙到鄯善郡的吐谷渾人有兩萬多人,遠遠超過鄯善本地的九千漢人和囚徒,利用得好,就能讓鄯善發展起來。楊崇這幾年雖然殺人如麻,但是很奇怪,突厥、鐵勒、吐谷渾、羌族等敵對部落對楊崇的看法很好,楊崇是少有不欺騙壓榨他們的人。

    青海收復後,拓跋羌、細封羌等六部一萬兩千多人,寧可離開水草肥美的青海湖,跑到伊吾去定居,就是相信楊崇能妥善地安排他們。白山鐵勒更不用說,最後的四大大部落幾乎是不戰而降,薄落部定居伊吾柔遠鎮,契苾部活動在貪汗山和高昌獵人城一帶,烏護部去了托克遜綠洲種安息茴香,紇骨部則全部恢復了漢人的身份,紇骨部原來的酋長李繼鈞甚至申請移民河西。

    崔賾擔心地說:“韋圓照未必能掌握好這個分寸。”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