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詭三國 >第1810章 大論閉幕
    最近長安的喫瓜羣衆,可是要樂瘋了,不僅是青龍寺要舉行所謂的『閉幕』儀式,還有聽聞驃騎將軍要對手下將領進行論功行賞,甚至還有聽聞說還有俘虜要送去天子處『獻虜』,簡直就是一波接着一波,讓人根本停不下來。

    青龍寺大論,從秋末一直持續到了初春,沸沸揚揚,進行了許多話題,也討論了很多經文,最吸引人的莫過是三個論點,一個是『求真求正』,一個是『仲尼不聖』,剩下的一個則是一開始還沒有多少人注意,但是到後面卻越發的熱烈起來的『句讀之論』……

    本來麼,讀書是一個從想象到文字,然後在從文字到想象的一個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認知偏差,就像是有人看見『大喬小喬』這四個字,便想起日式無慘的四條雪白大腿一樣,也有人會想起亂世佳人,悲慘世界等等,不一而同。這都很正常,畢竟個人的認知不同。可偏偏有所謂『文無第一』的思想作祟,讓一部分人以爲自己所想到的,纔是最正確的,然後就批駁那些有着不同想法的,詆譭謾罵,無所不用其極,非要逼着旁人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這就未免有些過分了。

    漢代之前,或者說在歷史上句讀沒有流行起來之前,經文的解讀,都是一個非常有技巧的事情,或許同樣一句話,就代表了七八個,甚至是十幾個意思,句讀斷在什麼地方,也是個人說了算,也常常會因爲各自句讀的不同,產生不同的流派,一度出現過在朝廷取士的時候,故意賄賂主考官,讓其採用某個流派的句讀模式,以此來增加在考試當中取中的自家子弟人數。

    而蔡琰的『句讀之論』剛開始提出來的時候,最初並沒有得到太大的重視,畢竟能參加青龍寺大論的人員,不管是有參與大論的,或者只是旁聽者,都至少懂得一些基礎的句讀方法,知道要句讀要斷在何處,因此,『句讀之論』一開始確實是沒有像『求真求正』、『仲尼不聖』這兩個論點來得震撼。

    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句讀慢慢的就彰顯出其重要性來了……

    就像前面所說的,個人讀同一本經文,有可能因爲句讀的不一樣,導致瞭解讀的不同,然後在相互爭論的時候,突然發現牛頭對不上馬嘴,然後便不由得審查其原本的問題,又延伸到了誰的句讀方式纔是正確的問題上面來。

    隨着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衆人才發現一個統一的經文『句讀標準』,是多麼的重要,甚至比起『求真求正』、『仲尼不聖』都來得更貼近自身,畢竟『求真求正』是理念上的,『仲尼不聖』也距離遙遠,唯有句讀這個事情關係到了自身將如何正確的解讀經文,所以到了後期,就經常看見有一些人會爲了某句經文到底應該如何句讀,爭論得面紅耳赤。

    各執一詞的時候,往往就需要一個仲裁方,而最先提出句讀的蔡琰,無形當中就成爲一個最好的仲裁者。一來蔡琰和來參加青龍寺大論的這些河洛的,河東的,太原的,關中的,漢中的,以及一小部分荊州的士族子弟都沒有什麼太多的私人交往,所以採用的都是比較公正的態度,也比較能讓人信服,第二個方面麼,蔡琰自身攜帶的『圖書館』技能加持,引經據典不要太容易,常常稍微有一些不服氣的苗頭,就被如山如海的各項經文舉例給淹沒了,在龐大的數據沖刷之下,任何反抗都是徒勞……

    而最先被蔡琰用數據流沖刷的這些人,其中又有一部分人在那種『怎麼能只有我喫苦頭,怎麼也要拖一兩個墊背』的思想之下,又拖來更多的人去承受一番『蔡琰式』的舉例說明的洗禮……

    慢慢的,蔡琰這個『句讀之師』的名頭就被默認下來了,很多人乾脆到了後面,甚至將自己對於經文上的一些疑惑也都拿來詢問蔡琰,請蔡琰指正。原本對於蔡琰略有微詞的人,也漸漸管住了自己的嘴巴,然後調轉過來稱讚蔡琰不愧是蔡邕之後,大家風範,經學傳家云云。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起初不被人看好,卻在不經意之間攪動了風雲。

    就像是青龍寺大論本身。

    當斐潛表示要舉辦這樣一個聚會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以之爲然,甚至還有人覺得根本沒有必要,畢竟一個驃騎將軍,將心思放在軍事打仗上面就好了,參和經文的事情,不就像是一個歌唱家去辦畫展,一個看無慘漫畫的去書法大賞一樣麼?

    完全就是不怎麼搭在一起的,可就是這樣一個覺得不想當廚子就不是一個好將軍的斐潛,還真將青龍寺大論給辦得有模有樣,甚至在結束的時候,還有人覺得意猶未盡。

    不過麼,聽聞驃騎將軍說要準備每四年召開一次,這倒也行,多少有些盼頭。

    爲什麼是四年呢?

    斐潛都還沒有想到怎麼解釋,就已經有很多人表示了,四年剛剛好,不長也不短,更重要的是,四年正好符合四象,正所謂『四象生萬物』,四年一度恰好符合『經文度萬民』之意,也有人說是四年其實是代表四方,取『四方歸一』之說……

    斐潛還能說什麼?

    只好呵呵一笑了事,表示你們說的都對。

    斐潛站在青龍寺大殿的高臺之上,微微頷首,環視一週。

    四周彩色的旌旗飄動,天空碧藍。

    溫和的春風吹拂着,似乎還帶來了一點點泥土的氣息。

    這是充滿了希望的年代,這也是充斥着愚昧的年代……

    『國有大漢兮,位處中州!』

    『疆彌萬里兮,日月駐留!』

    斐潛朗聲而誦,聲音從高臺之上,響徹四方。

    聲音透過了大殿,穿過了迴廊,震盪在龍首原的上空,似乎也震盪在每一個人的心間,使得細細的寒毛都一同豎立了起來!

    『衆神於瑤光兮,五帝應所求。太一南北明兮,金烏東西遊。唐堯位崇山兮,虞舜臥嶷九。上古傳仁德兮,而今卻成仇。川流紛湛錯兮,雜遝何時休。騷擾相沖挐兮,滂濞斷車軸!痛乎哉!』

    『覽八荒而觀四海兮,戰九江定靖五州。朅大漠而渡弱水兮,出鬼谷絕驅礨寇。時薆薆而世混沌兮,肉嶙峋骨累柩樓。西望崑崙而恍惚兮,東翹首丹階生憂。南征山蠻而直馳兮,北風霜歸者未授!哀乎哉!』

    『登高閬而集衆賢兮,得博儒且忍粗陋。聞綸音而匯麗聲兮,通學問且如恩授。餐朝霞而享

    霓虹兮,噍芝英且被華綢。與盛會而得其道兮,濟萬世且解千愁。回車轉而朅歸去兮,傳綿延且通不周。騖遺霧而出狹隘兮,舒心扉且行遠舟!得乎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