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主宰江山 >第四百四十章 不學而有術【第一更】
    【今天三更,感謝大夥兒的月票】

    就在陳鳴沿着漢江到武漢,沿着長江到九江的時候,南國的廣袤大地上,億萬農人已經開始辛勤的忙碌起了春種。這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不比在武漢的走馬觀花,陳鳴對於武漢的一切都瞭如指掌。他對九江卻相當的生疏。

    鄱陽湖湖濱平原上,廣袤的水田已經蓄上了水,剛剛被農民插種在水田中的禾苗像一株株挺直的士兵,接受着陳鳴的檢閱。

    這個時代還沒有拋秧這個技術,臉朝黃土背朝天是很累人的,一排禾栽下來,再強健的人也會顧不了泥水,直接坐在田壟上歇息。“殿下,禾苗要栽得正才能更容易活,還長得快。而禾要正,就需要有一定的深度。”九江知府蕭樓是親自試過插秧的辛苦的,所以他現在對於農院在鄱陽湖邊的試驗田是關注的很。

    作爲一個穿越者,陳鳴再北方人,也知道水稻種植是拋秧而不是插秧的。

    前者採用鉢體育苗盤或紙筒育出根部帶有營養土塊的、相互易於分散的水稻秧苗,或採用常規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後手工掰塊分秧,然後將秧苗連同營養土一起均勻撒拋在空中,使其根部隨重力落入田間定植的一種栽培法。它改變了沿襲幾千年的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傳統習慣,具有省工、省力、省種子和秧田、操作簡單、高產、穩產、高效的優點,是現代水稻栽培技術的一項重大改革。

    最早的時候陳鳴還特意在網上搜過一些資料,因爲他不敢相信,拋出去的禾苗顛三倒四的,怎麼就慢慢的直立起來了呢?當時的陳鳴還不知道拋秧的禾苗下面是帶着土塊的,就像雞毛毽子一樣,他還以爲是純粹的禾苗,想着那樣輕的禾苗撒出去還不給全漂水上啊?

    很不理解的陳鳴特意去網上查了查,也幸虧有這麼一着故事,他現在才能記憶清晰。按圖施工的搗騰出了農業以及試驗田這回事。鉢體育苗盤或紙筒育苗暫且不說,陳鳴也不清楚那具體的是什麼玩意兒,可採用常規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後手工掰塊分秧,然後將秧苗連同營養土一起均勻撒拋在空中,這也大大節省了農民的勞動量啊,直接促進了農業發展。

    陳漢去年組建起來的農院,在湖廣、江西、嶺南、江南多地設立了多處分院,圈起來一個個的小莊子,分別實驗拋秧技術。蕭樓就是親眼見到了拋秧的快捷省勁兒,纔對農院虎視眈眈的。

    經過去年的實驗,拋秧技術農院有了一定積累,但還不夠。

    水稻種植方式的改進不是輕飄飄的幾句話就能完全囊括的,那還需要經歷各種自然災害的考驗,如此才能得出預防的方法和手段。

    去年長沙農院試驗田剛剛拋秧完,天降大雨,而大雨後的田野,是水的世界,那拋在田裏的秧苗,伏在水面上的多,還依舊挺立的少。而且從大部分田裏拋了秧的情況來看,春插的時間要比原先提前一些日子……

    反正沒個三五年時間的積累,陳鳴是不會放手這項技術正式流傳的。

    因爲這關係到糧食生產,影響力極端巨大,他寧願緩而平,不要快而疾。任何一種新的種植方式都必須經過長期的實驗才能讓人信服的。

    拋秧是不會有深度的,但禾苗長得也不錯。老話說禾苗栽得正就長得好,看似有理,但事實上又不是這樣。拋秧,禾苗既沒有深度,也談不上正,但產量卻不會低。

    蕭樓還是第一個明確向陳鳴提議,在自己負責的區域內大規模的進行拋秧種植實驗的官員,被陳鳴一口否決後,蕭樓也不覺得丟臉、難堪,而是繼續帶着陳鳴走了基礎軍功田莊,最後又向陳鳴提出九江想自己搞幾個罐頭廠、五金廠、農機廠等等,然後這些廠子生產的產品可以加入百貨商店的供貨體系當中。

    “爲什麼這麼想?”

    “殿下。百貨商店這塊牌子雖然剛立起來兩年,但它已經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任何一家百貨商店每日的銷售額都是一個大大的數字。而且常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下官這也是急民人之所求。”一句很直白的大實話,蕭樓還有那些前來聯繫他的九江富戶們,就是看着眼紅,想插進去一腳。

    “貨品質量方面,價格方面,絕對不會有問題。只要殿下允上一聲,不出兩個月……”

    蕭樓接下的話被陳鳴一個揮手停住了,要不是陳鳴臉上還掛着笑,蕭樓的心還真要一緊。可就算陳鳴臉上掛着笑,被陳鳴目光打量着的蕭樓,也感覺頭皮一陣陣發緊。

    “辦廠子可以。但本督是不會發那樣的話的。”百貨商店牌子立了起來,銷售額持續增高,只後勤部納入供需體系裏的那些商家產量是逐漸供應不上的,所以今年又加入了工商署負責的一部分商戶,但供不應求的情況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今年下半年後勤部聯合工商署,會召開一次百商大會。其中之一要解決的事情,就是擴大百貨公司的貨源問題。一些供需渠道會下放到地方,在貨品質量與價格雙雙達標的情況下,一些貨物會就近取源。”

    “你們九江要真有信心,那就把廠子辦起來吧。等到時候了,靠自己的質量和價格去奪食。不能總想着走後門啊……”

    陳鳴對於百貨公司供不應求一事是極爲高興的。這代表着民生的恢復啊。

    後者小到篦子、梳子,大到綾羅綢緞,金銀器物,名爲百貨,物品種類可遠不止百樣。

    貨品質量有嚴格把關,價格走‘薄利多銷’,起初只是陳鳴的一次腦洞大開,算是後勤部給軍需供需體系裏的大小商家們的一次福利,可後來這福利卻是越做越大。

    以武漢趙家爲例,一開始他們奔的只是軍裝被服,外加上一部分軍用乾糧訂單。可現在百貨公司的收益已經丁點不比軍方訂單所生利益來的小了。從麻布、粗布,到綾羅綢緞,百貨公司的銷售量遠遠比趙家自己的綢緞鋪要高。接下來,趙家還準備上成衣呢!

    而當初被複漢軍狠狠削了一頓的武漢周家,短短兩年裏就恢復了大半元氣。他們自己的糧油鋪都要關門乾淨了,卻每月都在加大自家名下水力磨坊的數量,大批的米麪食油被他們源源不斷地送到百貨商店。

    不知不覺的,周家已經從產銷一體,變成了眼下的近乎只產不銷了。

    隨着商業的繁榮,金圓券就越來越頻繁的被這些大商人所接受,後又因爲金圓券是不標記,毀了就真的毀了,很多高額交易的商賈爲了保險起見,就開始謀求在他們的眼中與銀票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支票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