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主宰江山 >第九百六十章 馬島到手,插足大西洋
    把視線再轉到已經在返回南京路上的陳鳴身上。

    情報機構——不僅僅是軍情局,發來了歐洲各國現如今的‘新式武器’裝備進度。

    就如陳鳴之前所想的那樣,歐洲各國爲了軍事能力的保障,全都投入到了大換裝中。有因爲新式步槍和武器成本的直線提升,各國的軍隊數量在法國大革命初期的迅速膨脹之後,現在又陷入了回縮狀態。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俄羅斯。

    俄羅斯陸軍的數量在歐洲絕對是無可比擬的巨大,因爲他們人多。第六次俄土戰爭結束後,據軍情局回報,俄國人準備了一個百萬規模的擴軍計劃,那瘋狂勁頭是無與倫比的。但是現在俄羅斯的軍隊數量,從四年前巔峯時期的七十五萬,已經下降到了如今的五十萬還不到。而這當中十幾萬規模的騎兵部隊可是一丁點也沒減少。也就是說,俄羅斯的傳統步兵部隊,那些灰色牲口們的數量已經少了一半了。

    聖彼得堡的腦子再不好使,也清楚他們那些除了勇敢其他的全都不合格的士兵,在握着劣質的燧發槍與裝備着現今的米尼步槍的軍隊作戰時,是多麼的無力。

    再是牲口,這些人留在俄羅斯也能創造價值。而要是無謂的死在戰場上,對整個俄羅斯都是一次巨大的傷害。

    雖然新式武器的難產讓歐洲各國都停止了自己的擴軍模式,但他們也全都意識到了預備役的重要性。

    就比如法國人。當革命爆發,當第一次反法同盟軍洶涌撲到的時候,在戰前只有20萬軍隊的法國人,爆種一樣搞出了兩倍、三倍於此規模的軍隊。

    那些革命意志高漲的自衛軍們,就是用自己源源不斷地數量和高昂的革命鬥志,抵擋住了外國在革命初期的干涉,保護了幼苗中的革命成果,讓革命後的巴黎政府渡過了最危險的階段。

    而法國人在1795年,兵力達到頂峯之時,據說當時全法國的革命自衛軍多達百萬人之衆。

    奧地利巔峯士氣的兵力數量也超過了40萬,而他們的常備軍之前則與法國人相差彷彿。

    還有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病逝後,軍事實力就開始不住下滑的普魯士王國,人口只有少少的僅850萬【還包括瓜分波蘭的人口】的普魯士王國,都隨時隨地能動員30萬以上規模的軍隊。

    歐洲人在這十年的戰爭中充分認識到了預備役的重要性,三十萬消減的俄軍就是從現役士兵轉爲了預備役。

    沒有辦法。歐洲的強國實在太多了。那裏不像中國,環顧四周無敵手。要是單純的就從軍事力的角度出發,中國根本就不應該公佈米尼步槍。

    因爲中國軍事上的壓力小太了,它四周的國家太小了,中國的敵人也太差勁了,滑膛槍加橫隊戰術,排槍擊斃麼,即使師從西方,可加上中國積澱的很深的火炮力量,也足以形成全面優勢。不管是對亞洲,還是對歐洲。

    步兵火力的射程問題和精準度問題,並不是陳漢軍隊迫切關心的需求。

    要清楚一杆線膛槍比一杆滑膛槍貴太多了,且限制於冶金技術的瓶頸,它們自身還不頂用。即使如今的製造工藝,不管是鍛造槍管工藝,還是拉膛線工藝,全都是花了陳漢兵工系統無數的心血和海量的銀子,才一步步攀升到眼下這種水準的。

    可就算如此,線膛槍的壽命也遠不如滑膛槍。

    這不是使用壽命僅有二百發、三百發的鑄鐵槍管時代的差異了,而是質的差距。就算線膛槍有一千發壽命,那還是比滑膛槍差。

    在中國龐大的人口優勢下,在中國強大的物質保障下,軍隊真正希望提升的是射速。陳鳴要不是搞出了火箭彈這種大殺器,只靠着排槍擊斃,陳漢的大軍等個十年二十年都行,靠着滑膛槍中國依舊可以制霸四方。

    一切說到底還是因爲歐洲。爲了讓歐洲如原時空歷史上一樣亂,爲了給拿破崙尋找到一種可以良好制衡火箭彈的武器,之前也有很多軍官用散兵+前裝線膛槍來對付火箭彈,但後者的射速實在太差勁,而且前裝槍時代的隱蔽效果始終是個悲劇。

    所以陳鳴也是‘被迫’透漏了米尼步槍。

    歐洲的環境跟亞洲完全不同。陳鳴必須承認這個時代的歐洲國家的工業水準要遠遠勝過亞洲。這裏的每個國家,哪怕小如荷蘭,都有着成系統的近代工業體系,前裝線膛槍加米尼彈技術一旦傳播出去,必然就會成爲各方努力的目標,這就讓各國都有了全面改換步兵火力的需求,而這種壓力在東方的中國身上是不存在的。

    只不過線膛槍和米尼彈只是硬件變革,作戰武器的革新具體的也要應驗在作戰方式上。但是陳鳴本人並不是什麼有着遠見卓識的軍事家,上輩子的他就是一個小白,在作戰方式這個軟件上

    ,中國已經走了好幾年,卻還依舊處在變革階段。

    憑藉陳鳴前世身爲小白的那一點皮毛認識,再對應眼下一國軍隊的革新,那顯然是不稱職的。

    萬幸陳鳴搞出的有個參謀部,在歐洲人還在橫隊戰術上大踏步前進的時候,中國的陸軍就悄悄的進入了散兵+縱隊戰術時代。參謀部無數精英的系統總結給陳漢國防軍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只不過之前的一切‘經驗’都是在祕密的演習中獲得的,真正的實戰如何,還有待商量。

    還好,陳鳴早早的搞出了火箭彈,以至於國防軍從弱變強,再到國家鼎立時期,很少有大批的軍隊擺出棋盤一樣大橫列方陣,堂堂正正,又呆呆愣愣的作戰。排槍擊斃的烙印在中國軍隊的身上只是黑了一層表皮,中國士兵的轉變是很輕鬆的,他們在‘理論’引導下的有意識的轉變。而不像歐洲此時最能打的法國人,他們的轉變也完全是被動的,無意識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散兵+縱隊戰術的戰鬥力就多麼牛逼,軍官指揮的不好,一定會玩成sb。

    只是在如今武器的威力之下,縱隊+散兵戰術更靈活。也更適合將那些訓練度不足,偏偏人數規模又很龐大的部隊組織起來,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同時也更適應複雜多變的戰場。

    原時空歷史上的拿破崙時代,法國步兵之所以能將縱隊戰術發揚光大,未嘗不是因爲他們跟周邊國家的職業軍隊相比,兵員素質有很大欠缺。

    在滑膛槍時代,在沒有火箭彈的時代,理想的假設戰地環境中對比,橫隊雖然僵硬,卻能最有效地組織火力,最大程度發揮出火力。同時職業士兵優越的訓練素質也代表着一種‘精英文化’。這種作戰模式能迅速的分別出哪支部隊是那可笑的烏合之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