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將軍從新兵開始 >第355章 相當契合
    老闆們走了以後,五中隊的整訓開始了。滿隊長分了三個訓練單位,一排長葉紹洪,二排長都季誠,三排長陶毅,各帶一個班,只有這麼多人了,有多少就抓緊訓多少。炊事班定爲三個人,輪值,定期輪訓。

    每天最先進行的是一個小時的軍姿軍容訓練。

    三十個兵懶散慣了,一下子要站出特別板正的樣子,還真不容易。

    時間也太緊了,只有一個半月。

    這段時間,還要去東峯市下面的三個縣和雲西招四十個新兵回來,這樣,才能趕上特勤大隊的新兵營訓練。

    一箇中隊一下子四十個新兵,這也夠累地。

    累並快樂着。滿隊長現在是雄心滿滿地。手裏頭雖然沒有多少人可用,可有三個大才,這就已經很好了,好得不得了。

    葉紹洪似乎又回到新兵連,每天帶着那些一包勁兒的老兵,先進行一輪共同課目的訓練。一個小時隊列搞完了,換上作訓服,跑步去戰術訓練場,開始最基本的摸爬滾打。

    東峯警備區直屬隊的這些老兵,就沒搞過幾天的戰術訓練,往那兒一趴,看着就是個新兵,基礎動作都不太會。

    關於招新兵,特勤大隊和警備區軍務科的意見下來了,冒連長和孫指導再站一班崗,幫着五中隊招新兵。

    十天後,孫指導、葉紹洪、四中隊一班長編成一組,去川西簡和縣和陽平縣。冒米來、都季誠、四中隊二班長編成第二組,去東峯市龍灣縣、仙渡縣。劉指導、陶毅、蘇辭編成第三組去東峯市長明縣、東萊縣。

    計劃是四組,陶毅帶地那個班,有兩個老兵夜裏搞攀山比賽,不小心摔下來了,受了點兒傷,滿隊長和孫明、班勇正這一組臨時留下來幾天,先看看傷勢怎麼樣,再出發去川西。

    考慮到去雲西路程遠,計劃調整,劉指導的第三組去了雲西。

    五中隊的訓練交給了四中隊留守的牛隊長和畢指導。

    四中隊、五中隊還真是不分家。

    按說,招兵這樣的事兒,都是有一些外撈地。象東峯市每走一個兵,每一個光榮戶都要給三萬。家長們爲了這個光榮,尤其是城市兵的家長,都捨得下本錢,各種找關係走門路。這招兵呢,是太好的差事了。

    東峯市這地兒真是怪,山區裏的孩子,家裏窮,就特別能下死力拼前程。城裏的吧,有錢,特別會逍遙。葉紹洪和陶毅就是兩個窮富分明的極點,偏偏這兩人,竟然還成了老鐵。

    這天意弄人,還真是弄得不一般。

    雲西這一塊兒,是蕭家老爺子的第二塊根據地。多少年了,雲西那兒的兵,一直是三戰區快返師那邊走兵,從都季誠這一年的兵開始,東峯內勤部隊也試了一下,效果不錯,可惜的是,警備區的番號要取消了。

    倒是讓雷大將軍抓住了一個特勤大隊,不過,這塊肉太大,可不好啃。要是有人從中弄鬼,雷大將軍手裏這還沒抓熱,再塞給別人,那就是空歡喜一場。

    上頭的彎彎繞繞,孫指導也弄不清楚,他所知道的是,當年,老首長的那個獨立師從雲西換防過來,其實是整個東峯警備區的架子,這一下子整個番號給整沒了,對老首長來說,就跟割肉一樣。割的還不是一小塊,是一大塊連筋帶骨地就沒了。

    跟葉紹洪和一班長上了火車的孫指導晚上睡不着覺,就往大了琢磨。

    琢磨不透,就跟葉紹洪和一班長範繼明瞎聊。反正火車上,不是躺着就是坐着。

    他們這一組去的簡和縣,一個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五鳳山,跟葉紹洪老家三潭縣的五龍山太契合了。兩個相隔兩千多公里的地方,就象是兩個人手拉手突然被生硬地拉扯開了,一個在北一個在南,遙遙相望。

    “孫指導,我老家馬鞭山有個傳說,說是當年五龍山的大希澤,常年鬧水,有個路過的白麪秀才,拿了一支趕馬鞭,就在馬鞭山北面的鎖龍嶺上,使大力甩了一鞭子,大希澤的五叉口就裂出了五道口子,我姥姥給我講故事的時候,說是五條龍拱山,拱出了五條河,我那時沒聽太懂,光知道五條龍,是鹹龍,禿尾巴龍,黑龍,青龍,還有個是富龍,後來在外面上學看了一些史料,才知道,鹹龍是賢龍,和禿尾巴龍是一條龍,姥姥把龍太子白龍給漏掉了。”

    葉紹洪知道的五龍山的傳說大概就是這麼一點兒。知道得比較清楚的是老家馬鞭山的那鎖龍嶺。小時候聽姥姥說故事,以爲龍都是好的,等到去三潭縣上高中了,看了圖書館的那些資料,才知道龍這東西,作惡得多,興風作浪這個詞就是龍鬧出來地。鎖龍嶺的傳說,大多都是從唐大先生那兒聽來地,唐大先生就不是說故事了,是講史。

    講神話歷史,唐大先生家裏,每一代都有修道地。唐大先生給葉紹洪講的是簡要版的明史,主要是明代國師劉伯溫先生在鎖龍嶺上乾的事兒。

    鎖龍嶺其實該叫鎖皇嶺。劉伯溫先生按照現代人的說法,是一個可以預言後世的先哲,對道家的來說,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皇位是搶來地,鎖龍嶺上的那位纔是真龍天子。

    那位被劉伯溫先生用一個咬開口的燒餅鎮鎖了的龍天子,名叫葉魏,也就是馬鞭山村的先祖。馬鞭山村的村名在六十年前,一直叫龍基山村,後來爲了避諱龍字,躲避改朝換代的風險,就用了白面書生馬鞭的典故,叫成了馬鞭山村。

    冒米來、都季誠、二班長陸學文,這一組,由東峯市人武部的接待人員先陪着去了葉紹洪老家的馬鞭山村。

    按照規定,馬鞭山村每年有一個當兵的名額。可是,將近十年了,馬鞭山村的名額都被城裏人把名額佔了,葉紹洪能出去,大概也就是唐大先生說的,機緣到了,馬鞭山村也該出些名堂了。

    冒隊長這一來,葉紹洪這一大家子,不是,是馬鞭山村的老老少少都忙活開了。灑水掃路,張燈結綵,按照唐大先生古時候接狀元回鄉的規格,村子裏比過年還熱鬧。

    都季誠進了葉紹洪的家,跟葉紹洪的老爹老媽見過了,手裏接了一大捧青棗,坐在長條板凳上,由不住看着村西頭的那個四四方方的五龍塔。

    這跟他老家的那個四方塔一個模樣。

    唐大先生招呼了冒米來坐到大方椅子上,倒了茶水,讓家裏的四丫頭拿了上好的糕點,就開講五龍塔的由來。

    五龍塔,鎖龍嶺,是聯在一起地。那位拿着趕馬鞭鎖了五龍的白麪秀才,不是外道人,是正宗本源的袁道長。五龍觀進門的大殿上,高懸着袁道長的鎖龍鞭。一般人說起來,都是趕馬鞭,馬鞭山村的人,生下來不用多大,那鞭子使得就很出挑,使鞭趕馬,這是正當的手藝,祖祖輩輩往城裏運石頭運木頭,都用得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