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唐小兵 >第三百二十章 越國公
    天幕黑漆漆的一片,烏雲壓頂,豆大的雨滴疾馳落下。風勢漸大,吹得風帆呼呼作響,海浪翻滾,拍打着艦船。

    吳倫輝在被團團圍住以後,終於棄械投降,在暴風雨的天氣裏,他不敢跳海逃生,因爲,那不是逃生,是死路一條。

    馮家的船隊,成了壓倒天平的最後一個坨碼,江南船隊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截斷了後路。

    “公主殿下可在”只見一位虎背熊腰之輩,急匆匆的靠上福船,大聲的詢問。

    馮盎月前,就接到了李二的書信,沒有聖旨之類的,僅僅是以信件的方式寫給馮盎的,目的只有一個,適時,保護豫章公主。

    馮盎得知豫章公主到了嶺南以後,率親衛一百,親自前往泉州拜見,只可惜,撲了個空,被告知,公主殿下去了交趾。

    這讓馮盎有點氣惱,平白無故的,你去招惹交趾幹什麼,那裏的兩個傢伙,可不是善茬,只得返回,準備糾集一直隊伍,前去幫扶一二。

    在馮盎看來,不管是王治還是豫章,都是太年輕了,年輕氣盛,容易出事,是以,糾集了五六十條船,兵士五千,急匆匆的就準備越過瓊州海峽,前往交趾,接應一二。

    只是讓馮盎沒有想到的是,還沒有趕到瓊州海峽的時候,就發現滔天的火光,震耳欲聾的轟隆聲,以及陣陣喊殺聲。

    馮盎暗道一聲不妙,顧不得暴風雨,下令全速前進,萬一豫章公主出了點什麼事,自己還真是難辭其咎呢。

    “可是越國公當面,本宮在此”。豫章自然是見過越國公馮盎的,心中欣喜萬分,有了馮盎的加入,大局已定矣。

    馮盎聽罷,立即把船靠了上來,心中暗道,豫章公主,果然在這裏。

    同時也是暗暗捏了一把汗,不論是破敗的艦船,還是飄滿了屍體的海峽,無疑顯示着,剛纔戰鬥的激烈,萬一豫章公主有什麼三長兩短,後果,馮盎不敢想象。

    雖然自己沒有直接責任,可是馮盎不會這麼認爲,李二有些時候,從來不是一個大氣的人,至於會不會遷怒於自己,很難說,況且,這瓊州海峽,按理說,也是屬於嶺南的管轄範圍的。

    “孃的,這些江南士族,莫非是腦子壞掉了,竟然敢對豫章公主下手”。雖然遠在嶺南,馮盎的消息並不落後,自然是知道,豫章公主,爲什麼會被流放到泉州。

    可是,這真的是流放嗎,有身爲將軍的流放有麾下二千兵士的流放再說了,在一干女兒中,除了長樂公主,就屬豫章公主和高陽公主最受寵了。

    即便是現在豫章公主並沒有什麼傷害,可是,馮盎可以想象的到,當李二得知這裏的情況以後,會是多麼的震怒,至於會不會調撥十二衛大軍前來還未可知,但是,派出一股精銳,必定是少不了的。

    “臣馮盎,拜見豫章公主”。馮盎的禮節很莊重,並沒有因爲傳言中,豫章被剝奪了公主封號,而傲慢。

    “馮國公無須多禮,說起來,本宮還要謝謝國公的救命之恩呢”。豫章正色的說。

    “臣慚愧,臣來晚了,讓公主殿下受驚了”。馮盎受寵若驚,救命之恩,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晚輩拜見馮國公,多謝馮國公前來搭救”。王治倒是真心感謝,有了馮盎的強勢加入,才使得江南船隊瞬間崩潰,自己這邊,也少犧牲很多將士。

    “好小子,甘松嶺一戰,真是大快人心啊”。馮盎倒是真心的佩服,在那種情形下,自己都堅持不住的。

    “馮國公說笑了,在你這樣的大家面前,豈敢班門弄斧”。王治笑呵呵的,雖然嘴上謙虛,心裏倒是很滿意的,甘松嶺一戰,可是自己的成名之戰。

    “冼夫人智勇雙全,馮國公一箭定昂山,令我等佩服不已,況且這些年來,馮國公治下,日漸繁榮昌盛,功不可沒啊”最明顯的就是,廣州越發的繁榮,人口已經超過了十萬,發展的非常迅速。

    “你們倆啊,別互相吹捧了”。豫章笑眯眯的,戰事結束,己方大勝,終於放下心來,也露出了久違的笑臉。

    不遠處,大唐萬勝,水師無敵的話語,不斷的傳來,威武霸氣,聽的人熱血沸騰,勝利了,打得江南船隊全軍覆沒,一直獨有的方式在慶祝。

    “阿大,許賓,仁貴,吩咐下去,儘量撈取同澤的屍體,咱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相對來說,王治就沒有那麼樂觀了,而且就是,不用等戰損結果,王治就能猜得出大概來。

    勝利是勝利了,可是,己方的損失,也是非常大的,可謂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馮盎倒是聽的好奇,況且現在風浪挺大的,打撈工作,並不容易,問道:“小侯爺,吾雖在嶺南,也沒有聽說過咱們大唐軍隊,有收斂陣亡將士遺骸的規定吧,況且也沒有必要吧”。

    “各個州縣,折衝府都有兵卒的名字,你們水師也不例外吧,到時候自然是有人會和查清楚,將其名字勾去,然後按照其功績,給予撫卹或者授勳,很多人家裏都不在意的,你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經歷了隋末的動盪,能夠活下來的,都已經見慣了生死,對於自己的性命,家人的性命別人的性命,沒有了過多的重視,人死了,傷心固然是少不了的,但是對於親人的屍骸,並不會太過於重視”。

    “埋骨何須桑梓地,多麼的豪邁,多麼的灑脫,可是,在兵卒們的家人看來,卻是一種深深的無奈,歷經動盪,背井離鄉,輾轉求活,很多人都已經離開了家鄉祖祠,甚至是,模糊了家鄉的模樣”

    埋在哪裏不是埋,何須桑梓地

    大丈夫馬革裹屍,戰死沙場,雖死猶榮,可是,如果能夠回到家鄉,即使是一堆骨灰,又有誰會不願意呢

    不管別人如何,王治都會堅定自己的內心,不拋棄,不拋棄,即使是死,也要回到家鄉,生養自己的地方。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