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的1982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科研基金
      李忠信很是知道,在中國的近代,積貧積弱的中國不僅在科技發展上乏善可陳,而且自鴉片戰爭以後還逐步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一個有着光輝燦爛歷史的文明古國就這樣退出了世界科技舞臺。

      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的科技就開始出現了斷層,基本上沒有什麼人去搞科研,對科研也是畏如猛虎,統治階層不想人們去研究那些東西,致使中國在那一個階段的發展一直處於停滯不前的一種狀態,再加上八年的抗日戰爭,算是把中國的發展給耽誤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當時的中國國內僅有30多個專門研究機構,全國的科學技術人員不超過5萬人。中國的科學技術需要在一片廢墟上重建。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一窮二白的祖國與民族的需要,許多的科學家都能衝破層層困難,回到祖國,像李四光、錢學森、鄧稼先等。

      這些偉大科學家之所以能夠克服困難,甚至付出巨大犧牲,緣於他們的拳拳愛國之心、赤子之情。同樣的,我們還有許多的本土科學家,從未出過國,但也用自己的天賦與努力去進行各種公關,取得巨大成績,像兩彈元勳之一的于敏院士就是如此。

      也正是這些科學巨匠給我過科技打下最堅實的基礎,才讓新中國突破西方社會的封鎖壓力,並逐漸建立起十分完善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五十年代的時候,是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那個時候,中國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科學技術事業開始進入了一個有計劃的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那個時候,中國政府成立了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組織全國600多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制定出中國第一個發展科學技術的長遠規劃。

      此規劃奠定了中國的原子能、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計算技術、航空和火箭技術等新興科學技術基礎,並促進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的誕生和發展。

      改革開放以後,偉人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作了極爲重要的講話。他提出,要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並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偉人的講話極大地鼓舞了中國的知識分子,讓那些中國的知識分子內心充滿喜悅和躊躇滿志,也代表着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也真正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但是,李忠信卻是知道,中國在這個時候還是沒有真正重視科研工作,也沒有重視那些個一心爲國的科研工作者,要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那種賣茶葉蛋的比研究原子彈的人賺錢賺得多的事情。

      忠信公司之所以賣力地建設科研基地,從全國各地乃至國外找來各個行業的專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現在的科學水平還很落後,忠信公司要和國家一道擔負起來科研興國的一種新思路。

      李忠信想到了一個方案,那就是忠信公司應該在這個時候應該成立一個科研基金,只要符合忠信公司這邊科研基地認可的項目,都可以動用裏面的資金來進行科研,出來的成果呢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該是科研工作者的錢,就是科研工作者的錢,其餘的錢呢都繼續投入到科研基金當中,讓這個科研基金不斷地放大,更好地爲國家和科研工作者服務。

      李忠信一直就認爲,中國聰明人很多,發明創造力很強,可以說是世界上發明創造力最出色的人種,現在最缺少的就是一種力量,也就是他想要搞的科研基金。

      這個科研基金呢李忠信也是想到了一些很深遠的東西,這種事情,忠信公司需要拉上國家部門一起來進行操作,需要國家權力部門來運作這個事情,忠信公司只是負責資金和項目審批,杜絕那種貪污作弊等情形。

      這個科研基金的事情,李忠信曾經想起來過,但是,不知道是因爲什麼事情給忘記掉了,或者是當時的政策不允許也有可能,現在想起來這個事情,那麼,就需要馬上來做。

      要實現中國成爲世界最強國,是需要所有人團結一心努力奮鬥的,其中科技工作者在其中起的作用是最大的。

      中國這個時候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能夠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緊密相連,同時不斷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把個人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祖國的偉大發展之中,不斷推進我國科技向前穩定發展。

      作爲科研工作者,可能一輩子努力攻關,都不一定能夠取得耀眼成就,我們需要許許多多的科研科研工作人員一代一代的努力奮鬥。所以,作爲科研工作人員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奉獻精神,要不斷努力執着與堅持,才能取得成功。

      正是因爲這樣的一個原因,李忠信才決定要搞科研基金這個項目,必須要把這個項目做起來,讓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

      李忠信思考着這些事情的時候,封半山坐到了他的對面,看着陷入深思當中的李忠信,封半山並沒有說話,而是十分有耐心地坐在李忠信對面,看着那露出思索之色的李忠信。

      封半山對李忠信十分了解,越是這樣的情況,他就越不能打擾,怎麼說呢越是這樣的一種情況,那就越是李忠信想事情的時候。

      李忠信琢磨的事情,那都不是小事情,每一次有了這樣的一種沉思狀態以後,李忠信都會搞出來一件或者是幾件大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