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的1982 >第兩千零七十八章梳理和想法
    我的1982正文卷第兩千零七十八章梳理和想法李忠信和封半山把金玲送到家樓下,轉到家裏以後,李忠信的腦海當中,依然想着那個最美麗的煙花。

    李忠信忽然之間的感慨很簡單,他覺得,人的一生就像煙花,不可能永遠懸掛在天際,曾經絢爛過,便不枉此生。

    如果積聚一生的力量只爲幾秒的絢爛,如果短暫的華麗需要以粉身碎骨爲代價,他還會選擇綻放嗎綻放在黑夜而後寂寞地歸於塵埃,這個大概就是人生吧

    人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堆堆的坎坷,是不斷地從坎坷當中走出來,從那種坎坷當中汲取人生的經驗,讓生活越來越好。

    李忠信總覺得他的人生很夢幻,就好像是一場夢一樣,他的人生更神奇,充滿了那樣一種不確定性。

    他在夢醒的十分,總擔心他的重生就是一個夢,醒來之後就會到了另一個時空。

    就好像李忠信記得有人說過關於西遊記的那種設想。

    西天取經呢實際上就是唐僧的一場心路的歷程。

    按照那個設想,唐僧原來講的是自己修自己的小乘佛法,不能成就無上菩提。所以觀世音菩薩化現成一個老和尚,指點唐僧去西方拜見佛祖,求取大乘經典。

    西天取經的路實際上就是唐僧自度度人的修行之路。而修行之路不是平坦的,充滿了艱難險阻。

    唐僧的三個追隨者,實際上集中體現了衆生貪、嗔、癡三種惡習。豬八戒代表貪慾重的人,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喫、貪睡所以給他取名八戒,意思是隻有守戒才能熄滅貪慾,只有守戒才能獲得智慧,所以叫悟能。

    孫悟空代表那些有本事,有能力但脾氣大的人。取名悟空,就是告訴這些人要知道一切無常,萬法皆空的道理。

    而沙悟淨是指那些生性憨厚的老實人,因爲不明白佛法,造下了殺生喫肉的罪業,取名悟淨是要他修淨行,要想出離三界必須慈悲不殺。

    而身爲師父的唐僧,四大皆空,不被財色名利所吸引,在生死存亡之際視死如歸,寧向西方一步死,不向東土一步生。他在悟空破殺戒不聽教誨的時候念緊箍咒,意味着用戒律來約束他,令他改邪歸正。

    唐僧不會騰雲駕霧,不會變化,只知一心念佛,表明修行的目的不是爲了有神通。你看神通廣大的孫猴子,在妖怪的神通大於他的時候,不是也束手無策嗎然而邪不壓正的,在一心念佛的唐僧有生命危險時,觀世音菩薩一定會逢凶化吉,助唐僧遇難呈祥。

    再說,那些猴子對付不了的妖怪,多是哪位聖人的侍者或坐騎之類跑下來作怪的,這應當理解成菩薩、仙人爲幫助唐僧早證聖果,有意製造的障礙。

    一切是考驗,看你怎麼辦,唐僧在生死悠關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怪過觀世音菩薩讓他取經啊

    孫悟空一個筋頭十萬八千里,卻出不了如來佛的手心。如果佛想把大乘經典交給唐僧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或者由孫悟空去取不就省事了嗎

    所以,這部西遊記是告訴我們修行的艱難。在每一個學佛團體裏,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在求佛道。佛教的團體就是個大熔爐,兼收幷蓄。佛法是至剛的,無堅不摧;佛法是至柔的,無往不利。只要大家稟持修行的正念,就可共圖大業。

    所以在經歷了千難萬險之後,師徒四人終於拜見了佛祖。然而在去藏經閣取經書時又遇到了障礙,這實際上是說只要未成佛,就會有無明,也是說只有舍,纔有得。

    歸來途中,所有佛經都掉進了水裏,最後只剩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

    李忠信並不信佛,也不相信佛的那種輪迴,但是,這次他看看完煙花以後,他發現,他領悟到了一種生活的真諦,那就是,趁着他現在重生,他要做得更好,而且要更努力地改變中國,改變現在的狀態。

    李忠信重生以後,一直有着一種畏手畏腳的感覺,他覺得,如果他嘚瑟得太歡了,或者是把事情搞得太大了,歷史就會出現偏差,甚至出現和他記憶當中不一樣的走勢。

    現在李忠信覺得,這個事情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了,哪怕歷史或者是記憶當中出現了不一樣的東西,對於他也沒有什麼樣子的影響,他應該怎麼活就怎麼活。

    琢磨到這裏以後,李忠信開始考慮起來今年或者是明年,他應該做一些什麼事情了。

    現在是九六年的十月份,基本上還有兩個月就過年了,他就是在弄,也是弄不出來什麼事情了。

    李忠信微微想了想以後,決定這段時間要好好地想一下,到九七年的時候,他能做一些什麼。

    至於說九七年香港迴歸的這個事情,李忠信並沒有去考慮太多,哪怕是他這方面能夠做一些什麼,但是,那也只能說是錦上添花,香港迴歸的這個事情是早就定下來的,有沒有他,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價值。

    要說他出手做一些事情,無非就是能夠讓這個事情更順利一些而已。

    李忠信覺得,他現在的這個時候,還沒有那樣的一種能力去影響太多的事情,一切還是順其自然爲好,等迴歸以後,忠信公司過去那邊幫助港府做一些事情,或者是幫助國家做一些事情就可以的。

    九七年香港迴歸的時候,可是有着一場席捲東南亞的金融危機,李忠信還記得,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

    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衝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

    對於東南亞和韓國等一些國家,李忠信一直就沒有什麼好感,那些個國家越是倒黴,李忠信就越開心,他們國家都倒閉了,跟李忠信也是無關的。

    李忠信覺得,他這段時間需要好好回憶一下九七年的金融風暴,他是不是應該提前做一些什麼佈局。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