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領主 >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
    ,

    內閣會議一直開了十天,不僅確立了各個重要的內閣尚書人選,也把各個侍郎,給事中等職位填補完全,雖然仍有一些空缺和身兼數職的情況,不過也無大礙了,這是華夏軍第一次把內閣的各部和方面大員補齊,補善。

    效果就是使得華夏軍更加效率。

    之後各個調動職位的官員赴任,朱大典出去接了南明降將和降官回來,因爲騰出不少職位安排,所以大部分降官都接受了新的職位,並沒有因爲他們投降就閒置了,這極大的安定了這部分降官和降將的心,尤其是朱聿健很是感慨。

    雖然以皇帝之尊屈居一個副首相職位在他們看來是很委屈,但在適應了一段時間以後,朱聿健還是擔任了這個職位,周粥很是會來事,將以前的金華府縣衙給了他居住,縣衙的條件比起一般的居所當然要好,更加適合朱聿健居住。

    這時候很多華夏軍百姓和官員,士兵,武將其實都已經搬出了城池,在外面購買了華夏軍新建的住房,去哪裏居住了,讓出來很多以前金華府富人的宅邸,宅院給那些南明來的官員和武將居住。

    當然這不是白讓的,官員們得掏出真金白銀來購買,華夏元也行,這幫官員在南明國貪了不少,這次貪污的很大一部分錢財都進了華夏軍口袋。

    不過也不是華夏軍就貪南明國那點金銀,而是如今華夏軍無論百姓和官員都接受了新思維,加上人口的增長,很多人往郊區遷移買房子。

    有些人不想去郊區,就在城裏買房子,華夏軍蓋的房子一般都是那種三層的古式琉璃瓦飛檐的房子,一套房子一家住也行,但如今沒有那種大富貴人,一般都是三家住,一家三層,一家二層,一家底層,買了那層住那層,很多房子都是官府蓋的,爲了緩解越來越多的涌入中樞的人口壓力。

    當然這些人都是富貴人家,原先就有家底,後來從小商人變成中型商人,或者在華夏軍裏面擔任一些官職,華夏軍的官不準貪污,但給的俸祿還是很多的,有的官員的俸祿普通百姓就是一輩子也賺不來,小商人也得掂量一下,十來二十年經營才能賺到。

    華夏軍的官很金貴的。

    住了縣衙的朱聿健一家算是顯貴之家了,這是華夏軍對他曾經是一國之君待遇,但以後他的發展卻要靠他努力了,否則能不能維持住這種顯貴之家還是個問題,華夏軍是得靠能力當官的,不是名氣,而且華夏軍的官員調動頻繁,哪怕今天是中樞閣老,明天就可能是一縣知縣,哪裏需要往哪裏派,不過中樞閣老華夏軍總是在用段時間之後讓其返回中樞,繼續擔任閣老,不過就不是原來的職位了。

    內閣的各個尚書其實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天階就是吏部,戶部,國防部,這是最高的職位,之後是地階,兵部和刑部,禮部,外交部,人階就是工部,學政部,工商部,農業部,這些實際關乎民生的部門,以及特級的懲戒營,民情部,監察部,軍情部,守備軍部,總督府衙門。

    以朱聿健皇帝的名聲,怎麼也不能跌下副首相這個職位去,所以他就要多操勞,當然如今是個虛職,他不管什麼事情,但時間長了,恐怕他也不會無動於衷的,肯定要負責一些事情的。

    實際上副首相是要負責幾個方面的工作協調的,比如米淳原先就負責中樞金華府府城的民生,守備司令部,親衛營的各個將領親衛的分配,吏部,戶部,同時協調國防部,可以說大權在握,後來朱大典加入進來,杜歌退出,朱大典就負責吏部,戶部,協調國防部,米淳負責其餘各部的協調和管理,之後米淳去了江西州,實際上,等於是周粥和朱大典調了一下,周粥負責米淳早先負責的工作,朱大典負責米淳後來負責的工作。

    如今米淳沒有被撤掉,但只是偶爾負責工作,主要在江西州的巡撫工作上,因此所有工作就是周粥和朱大典來處理。

    以後將有朱聿健,朱大典,米淳三個副首相,協助周粥處理工作,這工作就得分工。

    在見過朱聿健之後,張強和周粥討論了一番,暫時不給朱聿健分配工作,他可以在各部走動學習,等熟悉了以後,先分配他操持農業部,禮部兩個部門,畢竟這兩個部門歷朝歷代皇帝都很重視,他也接觸的多,華夏軍雖然改變了很多東西,但本質上無法超越這個時代,所以對於這些身爲皇帝的朱聿健肯定是熟悉的不能熟悉了,只要稍微熟悉,就能上手。

    戶部和吏部還是周粥直接負責,米淳負責兵部,懲戒營兩個部門,畢竟他還在外面也能少分配一些工作,朱大典則負責剩下全部部門,周粥協助他,總攬全局,至於張強,他仍然負責歸他管理的外交,國防,監察,民情,軍情五部。

    接下來就是新建內閣辦公衙門的事情了。

    上次內閣會議上提出了,張強也認爲不好,總督府改爲大都督府,比總督府高一級,所有的行政部門都搬出去,先找房子辦公,等內閣衙門辦起來再說,原先的總督府內留下張強管理的五部辦公,加上本身大都督府的一些部門,比如給張強管理資產的內務府,管理親衛營近衛處,等等其他一些小部門。

    這樣的話,內閣就和張強這個大都督分家了。

    這次談話以後,各部開始行動起來,幾天以後,大家就分開了,在沒有自己的專門的辦公地點的時候,找了臨時的地點。

    兵部直接搬到了城外的東陽鎮駐守大營,那是中樞衛戍部隊的駐地,也符合兵部職責定義。

    內閣搬到了原先的府衙辦公,和中樞府城知縣,金華府知府,三方共用一座宅子。

    華夏軍越來越正規,完善,從辦公地點到組織完善程度,到規章制度,到各部門建設,在無數次征戰以後,十幾年以後,華夏軍終於像一個正規的官府了。

    如今有了善於官府建設的南明國一幫人,這種建設和完善速度就很快了,在保留大明原先的一些制度,同時任用南明國官員填補華夏軍官員空缺之後,華夏軍變成了一個南明國的改善的華夏軍。

    本來就和華夏軍互相學習和完善的南明國很好的補充了華夏軍的文官隊伍的不足,使得華夏軍的政體運行效率大大增加,因爲有張強後世人的經驗,還有系統的幫助,使得華夏軍比起原先的大明來更加先進,更加有活力,同時南明國的加入,使得華夏軍的正統合法性正式受到了百姓的認可。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