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領主 >第867章 軍銜制度改革
    微調了一下人事,華夏王國繼續朝着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前進。

    不過一項新的改革開始進行,民兵部隊全部轉爲守備軍或者糾察部隊,衙役和捕快合併進去,各地成立糾察部門,維持地方治安,歸各地官府管理,糾察部隊以團級別成立,一個府一個團,下面各縣設立營級糾察部隊,鎮設立連級單位,大村設立班級單位,州府設立旅級單位,一個大的州最多一個半旅。

    防務由守備旅負責,維持治安由糾察部隊負責,守備旅以後參加野戰軍的作戰行動,民兵大隊將成爲歷史,地方的賬冊民兵轉爲守備旅預備役部隊,平時不動用,只有國土被敵人入侵或者要調動人口去其他地方的時候纔會調動這些賬冊民兵預備部隊去。

    當然調動肯定不會是那些老的走不動的,或者傷殘的不便的,調動是調動那些退役回來的士兵,那些已經從兵轉爲百姓的人手。

    這些人手很可能全家都會變成移民,移去那些新佔領的地方。

    這些是被新兵訓練營或者守備旅淘汰下來的,或者從第一線因爲傷殘,年齡大了,或者自己想要退役的老兵們組成。

    那些新兵訓練完畢,服役兩年的,成績或者心理素質實在不過關的人就不會分在守備旅了,只能是退役回家。

    守備旅的兵服役到了年限的,三年時間,如果沒有成績,或者沒有被選上,不突出的就被退役,這些人可以擁有分配工作的權利,最直接的是去了糾察大隊,糾察大隊相當於一份工作,喫上公家飯了。

    但這個代價是你在新兵營裏面表現優異,到了守備旅完美服役完三年的,沒有服役完三年的也得直接退役回家。

    這些人可以選擇去開荒,雖然現在可以供開荒的地方不多了,也就雲貴州,四山州,還有新打下來的陝甘州三個地方了。

    如果在哪裏表現出色,有可能重新加入哪裏的糾察大隊或者更好一些進入守備旅,然後在哪裏的守備旅退役,那樣的話,他們就能回去糾察大隊或者懲戒營大隊擔任一些職務。

    這樣整頓以後,部隊又變得精簡了,起碼不用民兵普通大隊,民兵精銳大隊的叫了,而且把民兵部隊解放了出來,不用他們去前線勞心勞力還付出生命,直接把打戰交給了正規軍,野戰軍和守備軍,還有近衛軍,三個正規軍軍種。

    上次陝甘州和山西州的戰役就讓張強感到自己還是在用以前落後的人海戰方式打戰,這種方法能害死很多沒有打戰經驗的新兵和壯丁,減少自己王國的人口,用正規軍攻堅都比用這些兵損失小一些,付出的當然少一些,他發現自己的思想應該轉變了。

    這麼一調整,連守備軍都不用怎麼上戰場了,更加節約了兵力,節約了物資補給,用精銳的野戰軍去打戰,近衛軍配合或者獨立攻堅,鍛鍊兩支正規軍部隊纔是正事。

    民兵部隊的轉業,退役雖然增加了地方官府的負擔,可也減輕了地方官府的治安壓力,讓地方官府手頭有兵力可以梳理一些罪犯和一些不滿份子,直接動用守備旅的兵力,看起來是殺雞用宰牛刀,大材小用了,只有起義或者被有組織的大規模襲擊發生的時候才能動用守備部隊,否則就會造成百姓對官府的不信任,壓力很大。

    之後張強發現沿用明朝和清朝的一些官吏名稱有些不符合華夏王國的制度,有點不倫不類了,於是他開始先從軍隊着手,先改變大家的軍銜。

    因爲有同泰西人接觸的歷史,大家也打過很多戰,於是提出了用泰西人的軍銜和辦法來管理軍隊。

    於是張強就把後世的軍銜制度搬了過來。

    新兵營一年叫新兵,兩年叫列兵,這有點和後世的不一樣,但因爲新兵到成爲正規軍士兵還有很多路要走,至少要五年纔行,總不能一個守備旅百戶連長到了野戰旅卻只能當個小兵吧,於是就從軍銜制度想辦法。

    新兵營等於是後世的預備役部隊,其實就等於是大學軍訓的百姓,訓練三個月,之後這些新兵就是學習和競爭,會服從命令,會隊列,會開兩槍就行了,所以他們當兩年兵就只能到列兵了,其實還是相當於受過基本軍訓的百姓,退役以後還是百姓,等於鍛鍊身體,然後順便替正規軍儲備兵力。

    乘機突出者去了守備旅,於是就是個三等兵,第一年三等兵,第二年二等兵,第三年上等兵,等於說他們還是兵,不過是比新兵訓練好一些了,他們學會了開槍,戰術動作,保養槍支,會騎馬,會進行一些運輸工具的使用,比如騾子,戰馬,馬車駕駛,同時還會維修槍械,維修馬車,會打鐵,識字,會打算盤,這樣他們即便退役,出去也能有一門技術。

    因爲隨着戰爭的推進,華夏王國幾乎沒有什麼戰可打了,他們基本上算是正式預備役,但最終還是要回到百姓行列裏面的。

    當然不可能五年了還是個士兵,很多人能在訓練的時候獲得提拔,第一年照例,誰都是三等兵,第二年成績優異者能提升到上等兵,第三年成績優異者能提升到下士。

    提升到下士了,就有很多選擇,可以學習其他的東西,學習技術,有的成爲技術方面的士兵,有的成爲指揮方面的士兵。

    不過去野戰旅可不是說下士去的,而是直接從野戰旅整營,整營的補充,看情況而定,整個營去了,營裏面的軍官們是得留下的,士兵去了直接補充戰損的或者退役士兵多的營。

    或者把士兵分散開來補充到其他部隊。

    當然這補充肯定是第一年兵不能去的,第二年兵才能去,也不能全去,得留下原先營的骨架,否則新兵營裏面每年選派上來的士兵如何處置

    總不能讓一幫新兵自己成爲一個營,一個三等兵擔任營長吧。

    野戰軍的野戰旅則是最低的是上等兵,也就是說上等兵和下士全進去,由裏面的中士和上士帶領。

    第一年如此,第二年野戰軍有退役的士兵,然後由提升上來成績優異的守備旅士兵擔任士兵或者軍官,形成一個一階一階緩慢提升,逐漸由新補缺的一種自然的新陳代謝制度。

    糾察大隊的軍官來自於退役軍官降級使用,守備旅的軍官來自於上面下派或者內部資歷提升,軍功提升,不過大多數來自於野戰軍下派或者因爲各種原因需要調派到守備旅或者犯錯懲罰型調派。

    當然也有守備旅需要,上面選派成績優異的士兵來守備旅,一來就提拔一級,上等兵提升爲下士,下士提升爲忠實,少尉提升爲中尉,等等。

    守備旅立功受獎的機會以後將越來越少,野戰軍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因此訓練,表現,資歷以後將成爲華夏軍裏提升的路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