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領主 >第998章 收復奧繆明斯克城
    上中伯利亞的戰鬥打的如火如荼,這邊的抵抗亦堅決,因爲他們知道如果不能抗住大清國的平叛軍的攻擊,那麼漢人將徹底淪爲奴隸,甚至不如大清國的僕從軍,那麼高句麗將成爲大清國的主體民族,雖然他們叛軍裏面也有高句麗百姓和高句麗兵馬,但雙方是合作關係,高句麗裏面也有想要復國的名仕。

    而且在華夏帝國已經接手的東伯利亞,黑龍江以東的赤塔和海參崴還存在着歸化高句麗人和大清漢人,主要是高句麗人爲主,因爲大清國的主體民族是漢人,所以漢人大多聽話的跟着走了,撤出了東伯利亞,而在高句麗民族來說,他們已經幾經波折,先是日本人,後是大清國滿族人,後來又是日本人,接着是漢人,大清國人統治他們。

    早就有心懷不滿的高句麗人想要復國,反清復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舊人出現,並且領導着他們,他們這些人在大清國組織遷移的過程中,逃亡深山老林,躲在更遠的地方,企圖等大清國走了,華夏帝國還沒有完全接手以前,徹底佔據這片地盤,慢慢發展。

    而因爲寒冷和擔心大清國的報復或者突然反叛,張強撤走了大部分已經移民到這裏的漢人,因爲張強先前定下的對高句麗同化的政策,所以留下的高句麗百姓沒有受到打壓,死灰復燃,人口多了一些,華夏軍移民百姓撤出以後,很多地方空下來了,他們就得到了空間,很多高句麗人跳出來在華夏帝國不知道,大清國無暇顧及的時候,聚集了不少力量,利用留下的定居點和物資成就了氣候。

    爲了更多的力量,在漢人反叛起義的時候,這些勢力派人去聯絡高句麗僕從軍和百姓返回東伯利亞,有的就地在中伯利亞發展,這些叛軍也知道,但他們以爲多一些搗亂的人,日子會好過一些,所以沒有對這些人打壓。

    現在高句麗人也有了反叛的力量了。

    低級認證並不需要你識字或者讀過書,只要你在行業裏面能弄個拿出手的東西,並且獲得官府認可就行。

    並且能獲得免費上成人夜校的資格,如果再夜校裏面獲得畢業,也就是說認識了十個阿拉伯數字,並且認識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參加資格認證二級的考試。

    這些考試都集中在行業翹楚上,農活能說出個頭頭道道,並且在別人的輔助下記錄下來,自己還能看懂一些,你就能獲得二級的資格認證了。

    這些人都被官府徵用,幫助解決比如下鄉統計農田多少,出產多少,鐵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鐵,木匠打造的一些東西是否符合官府規定的標準,幫助官府解決同這些行業的人接觸的任務。

    當然這些人是不用領工資的,徵用的時候給你酬勞,不徵用的時候你還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官府優先使用你的東西。提拔金麟帶領第11野戰旅,馬三立帶領第12野戰旅,杜歌帶領第三野戰旅,賀錦率領第6野戰旅,剩餘的一個野戰旅第十三野戰旅調往西南廣州府一帶,馬漢接任第十三野戰旅,再調鋒無羽的第二野戰旅去西南防線,鋒無羽跟隨去西南防線,主持哪裏的工作。

    軒轅龍飛調往武昌府,第五野戰旅仍然跟隨而去。

    阮進接任馬惟興的第八野戰旅,駐防安慶府,將軍調換,但第八野戰旅的士兵不動,駐地不動。

    第九野戰旅不動,主將更換爲巴格雅魯,第三騎兵旅調往中樞金華府,由魏無忌親自掌握。

    第九野戰旅旅長馬惟仁去接任第十八野戰旅,駐防漢陽府。

    第二十六野戰旅從湖北戰場調離,廣東韶關去防守南明軍。

    當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時候,官府推出了三級資格認證,這些人就必須能說會道,並且能算會寫了,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夥計,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業領先的人,他們有人被官府直接徵用,給個辦事員,這些辦事員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官府上班的,稱爲官府的底層辦事員。

    他們沒有升爲官府公務員的可能,但能輔助官府辦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議,研發出好的東西,官府一旅高價馬下他們的建議和研發的東西,這就是官府的政績,上面的公務員想要升級爲更高級別的科員就得依靠他們。

    第四級的往往是那些讀過書,並且在行業內有很深造詣的人,他們還有一顆當官的心,他們一般都會先安排爲辦事員,通過官府考試,成爲官府辦公吏員,吏員能升官,能升爲書吏,文辦,書簿等職位,相當於是鄉長,鎮長的輔助人員。

    尤海波吏部,張煌言戶部,學政部李光地,刑部肖大壯,禮部錢秉鐙,農業部張名振,工商部朱盼盼,兵部李過,工部萬思元,外交部張亮,民情部黃韜,國防部魏無忌,監察部杜歌,軍情部米林,各部算是配齊了。

    另:新兵訓練總監,田顯,軍情部副部長田斌

    各方大員,浙江州張名振,福建州李光熊,廣西州金聲,江西州米淳,湖廣州唐殿風,湖北州古月笙,河南州方以智,雲貴州錢秉鐙,安徽州藺養成,雲南州劉良佐,寶島總督朱大有。

    這些即會讀書,又會研究各行業的技巧的人最終會成爲副鄉長,副鎮長,或者研究遠,官員方面這就到頭了,研究員就能被選入各個行業的官府研究機構,成爲更高級的官員,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然後進入更高的研究機構。

    這是張強爲自己手裏沒有多少聰明的科學人員培養人才。

    總不能老讓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們需要幫手,靠他們培養一些學徒實在太慢,對華夏軍的科技發展不好,所以張強要把華夏的那些民間人才找出來,送入他們的研究院,讓他們一邊學習,一邊對兩個人進行幫助和啓發,這樣才能加快發展。

    新式馬車,就是在張強的啓發下,在老的木匠和鐵匠的幫助下,製造了出來。

    同時在商人夥計或者掌櫃出身的研究員的建議和推廣下迅速的進入了華夏軍的軍隊和民間的,獲得了商業利益和國家利益。

    讓社會自己推動自己發展,張強只做一個旁觀者,引導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識結構,以他的見識,以他的歷史知識,用一百年也達不到人家別的穿越者的幾年的發展水平。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