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領主 >第1153章 窺視電報系統
    “戴森,知道華夏帝國研究的是什麼東西嗎”埋伏在華夏帝國已經近十年的查理丁詢問一個他最近新搭上的一名以前被俘的一個西班牙士兵的後裔,如今在華夏帝國研究院工作的研究員,也是華夏帝國允許的不是漢人面孔的擁有漢人身份的,並且被漢人認同的西班牙裔華夏人。

    戴森這個人差不多和他祖父一個德行,醺酒,作風放蕩,不會安心工作,但比較不錯的是接受知識的能力比較高,也許漢語學的不咋地,漢學學的不咋地,但對於科學技術的靈感和研究比較在行,在帝國的研究員裏面屬於前列的那種,可他這個人對於漢人認同感不一樣,同時對於他祖父被迫爲華夏帝國服務相當的不滿。

    但身在華夏帝國他接觸的都是以前被迫留下來的西班牙後裔或者是葡萄牙後裔,亦或者是意大利後裔或者更多的荷蘭後裔更多,大部分人死心塌地的爲華夏帝國賣命,或者認同自己是華夏人,不過也是有一部分人在華夏帝國這個講究純粹的漢人或者其他民族融合過來的華夏人身份不滿,天生的排斥漢人或者華夏人,天生的從骨子裏面的感覺到他們應該是西方百人,比較優異的民族,哪裏纔是他們的祖國,因此在沒有機會的時候,他只能整天醺酒,打鬧,或者發泄不滿,但酒醒以後還得老老實實的工作,爲華夏帝國添磚加瓦。

    不過在認識了查理丁這個英國人以後,他們都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加上華夏帝國開始開放了,讓外國人,西方人進來經商了,他們開始接觸這些人,希望能回到西方,回到他們認爲的西方社會去。

    “知道,最近研究的是有關無線傳播消息的電報系統,電報系統知道吧”他抓着酒瓶子,小聲問查理丁。

    這個查理丁知道,華夏帝國現在正在如火如荼的鋪開電報線路的建設和升級改造工作,從十年前他就發現了這個東西,雖然剛開始比較簡陋,鋪設起來成本比較大,但一旦完工,帶來的效益不是能用一般的經濟理論能解釋的來的。

    就說他在華夏帝國經商十年,在這上面獲得的便利相當的高,一件商品,在南面是一個價格,你要知道北面的價格,那麼你得快馬加鞭至少十來天知道哪裏的價格,然後備貨,一個月之後拉到北方,但你發現哪裏的價格可能已經漲起來了,比你進貨的價格和運輸的費用差不了多少,很多人都載在這個通訊不便上。

    然而有了電報系統還有鐵路系統,海運系統,一份電報過去,知道了價格,備貨幾天,通過鐵路拉過去也就半個月時間,然後他能賺取至少拋去運費的近一半的價格差異。

    不過現在的電報是固定的地方,小地方還沒有,必須跑去大的縣城或者府城去,道臺衙門去,而且跑去了不一定能及時發,還必須等,因爲發的人多啊,現在華夏帝國的商人還是官府,還是一些達官貴人也需要發報啊,這可是比寫信快多了。

    等的時間就是兩三天,必須有專人在電報房附近值守,而且電報在路上轉的時間也得兩三天,這是最快的了,有的轉七八天都有的,不是很方便,開頭電報房是不對外開放的,只爲官府服務,後來這幾年纔對外開放,但實際效果就是他提到的慢,等待。

    因爲電報系統是主要爲官府和軍隊服務的,能夠給普通人和商人開放的線路有限,就那麼兩三條,現在官府的線路也就五六條而已,一個小地方不過一條單線,稍微大的道臺他們纔有十來條線路,也只有府城纔會給一般人開通兩條線路,道臺城給開通三條,最多時候五條。

    專用線路是大官們聯絡的,一般線路是衙門之間互相聯絡的,特種線路是軍隊聯絡的,普通線路是民間聯絡用的,商業線路是專供商人們聯絡用的,華夏帝國有一點不好就是什麼東西都分的特別細,不能越界。

    普通線路絕對不會給你發商業信息,專用線路絕對不會給衙門之間發信息用,只有大官們專門聯絡此才用,如果私自改變線路性質,那是要坐牢的。

    這幾年華夏帝國的有線電報系統普及的越來越快,從當初的一條實驗線路交替發報,到後來的兩條線路並行發報,直到後來的十幾條線路交替使用,規範使用,發展越來越快,電報信號越來越清晰,快捷,使得商人們受益,不過費用也很高。

    華夏帝國並沒有說是開通更多的線路,只是在原來的沿線電線杆上掛電線,擴容,他們做的更多的是向沒有線路的總督區架設線路,擴容線路,就這些線路耗資巨大,糾紛不斷,華夏帝國用了十年的時間推廣和建設。

    很多地方還在架設,不過都是偏倚的窮鄉僻壤和一些重要的關隘,軍事駐軍基地,還有一些山澗,山間線路,主要顧及的是華夏帝國每個地方都應該擁有線路,但不會重複的建設一條偏離線路的地方,其他在線路附近的沒有架設縣或者府,一律不理。

    這些地方只能通過快馬,通信,這些原始的手段進行交流,或者向京師,其他地方聯絡,就使用最近的架設了線路地方的官衙的線路。

    時間長了他知道這些弊端,但在西方,或者他的國家裏面看華夏帝國,卻覺得不可思議,華夏帝國太強大了,強大到他們不可理解。

    因爲這代表華夏帝國文明比他們的文明發展更加快,更加高,上升到了另外一個高度,很多西方的學者或者科學家都來華夏帝國學習和交流。

    但能學到的東西都是華夏帝國公開的東西,學不到神韻,於是國內就要求他儘快拿到華夏帝國更新的成果。

    於是他在把鐵路系統成功的引入英國以後,又想要把電報系統引入英國,促進英國的發展,卻不想華夏帝國根本不願意他們引入電報系統,開頭還有官員響應,但後來這些官員都被處理了,家被抄了,他給他們的那些禮物都被華夏帝國存入國庫了。

    華夏帝國不動他是因爲這幾年英國給華夏帝國帶來至少百億,千億的商業貿易的好處,但據他了解,一旦他觸動到華夏帝國最爲直接的利益或者機密,他可能活不過明天。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