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領主 >第1622章 華夏帝國也危機
    莊林的提議遭到了吳可敬的批評和強烈抨擊,然後莊林和呂方兩個人大力辯駁,而武南也不知道考慮什麼,當莊林尋找體制內的同盟的時候,武南猶猶豫豫的,而宋清則堅決站在他這一邊,因爲宋清其實也是莊林提拔起來的,雖然他在金林手下辦事情,武南對他的推薦和提拔也有功勞,但先前的同盟裏面,武南顯然比較孤立,而且剛剛調回來接替宋清的也是宋清提拔起來的金啓順。

    所以早就在水師艦隊裏面擔任後勤總管的莊林顯然走的要比武南穩當,並且號召力比較強大,武南長期在外,在內需要尋求盟友,就只能尋求吳可敬了,這是下來莊林和宋清仔細想過今天的會議以後得出的結論。

    在會議上,吳可敬繼續彙報,而武南可恥的支持了吳可敬,按照他的話來說,我們只能暫時退讓了,英國人的數量優勢太厲害了,必須得退讓,亞速羣島本來是限制英國人和溝通南北大西洋的新秦國的海外領地和同華夏帝國的海上貿易通道的,可這個通道由於華夏帝國現在內部混亂不堪,沒有一個嚴格的戰略目標,對新秦國的支持已經出現了斷層,又因爲他們同新秦國的聯繫幾乎切斷了,使得他努力維持這條線路已經沒有多大價值了。

    這說的有些道理,卻暴露出他的恐慌和疲憊,是啊,誰能在敵人近一千艘戰艦的圍攻下,堅持這麼長時間,卻看不到勝利的希望面前不崩潰

    重要的是他無法得到新秦國有效的支持,費力開通的運河通道卻因爲華夏帝國的混亂而導致變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運河的戰略改變是莊林發起的,耗費了很多的精力和資源,卻最終使得這種戰略傾斜導致英國人提前緩過勁來,並且還製造了一個敵人,西班牙人。

    他甚至拿這件事情來公里莊林,使得他們這一批新秦國的功勳元老,新秦國的下一代領導者變得陌生和隔閡。

    而張思遠還不能被他們這羣人看到,本來劃分給武南,又因爲張思遠先前是服務於莊林的水師後勤部門的,屬於陸戰隊系列,這可以說沾上了陸軍,水師後勤部門,然後又到呂方手下鍍金,累功升遷,根本不是他的人。

    主要是張思遠的層次太低,還有就是功績並不能影響大局,武南被英國人包圍的心煩氣躁,失去了先前的冷靜,因此對於張思遠是不聞不問,現在張思遠可是他手下的一支分艦隊,他也只是讓副官和手下參謀通過以後,他簽字就行了,他們沒有去發掘和關注下面,他關注的是上層新秦國的動靜,想要重返上層。

    他已經認識到自己離開中樞太久了。

    不說是新秦國,現在的華夏帝國也不是很風光,因爲張強的那些兒子們雖然也有些本事,可就是沒有張強帶隊伍的本事,理想是好的,想法也有,但就是想法太多了,而且華夏帝國太龐大了,遠到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海外領地,陸上領地更是靠着北冰洋的西伯利亞,同大清國接壤,同時又同戰鬥民族俄羅斯接壤,又同中東的反覆小人奧斯曼帝國接壤,還同波斯帝國接壤,大的很。

    在張強在的時候是不斷吞併和和消化的過程,老大在的時候是消化後期的過程,當老二當了王儲並且成爲首相以後,卻開始內鬥了,老二同老大的心腹們內鬥,老三旁觀,老四遠走,後面那些兒子們一個成氣的都沒有,作爲帝王之家,卻學歪了,成了明朝的木匠皇帝,搞什麼藝術去了,不是明末史學研究,就是大清敗亡研究,就是華夏帝國崛起同西方殖民者從遠東退出的研究,要不就是玩復古,玩唐詩,玩各種其他的東西,以前老三樣搞過,後來擺正了心態。

    到了老三出任帝國皇帝的時候,老二退休不理朝政,老大已經過世了,老四也剛剛從二十年逃亡中拯救出來,在何好樂的保護下當一個傀儡王儲,過了半年才正式成爲新秦國國王。

    如今老三的大兒子王儲,老二的大兒子首相,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