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末達人秀 >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
    孫傳庭與徐光啓看着高採離去的身影,兩人的神色很是輕鬆,後者卻突然問道:“孫大人,本官實在想不明白,高採不過是一個錦衣衛千戶,位階不過正五品,您爲何如此重視,不惜降低身價的親自相迎?”

    “呵呵....”

    孫傳庭很是沒有來由的淡淡一笑,顯得很是突兀,並未回答徐光啓的詢問,而是直直地迎向對方疑惑的目光,徐徐說道:“徐大人,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個月以來,凡是皇提拔的官員,年齡多是在三四十歲之間。手機端 m..”

    “而且,破格提拔、委以重任的年輕官員也是越來越多,根本不在呼朝堂的那些老臣反對。從武科開試的這一改革舉措來看,皇越來越倚重武將。”

    “如果梳理一下皇這段時間的爲政舉措,以及預判一些政策所帶來的結果,不難發現,照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武將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高,直至可以肩臣,甚至於超越。”

    然而,徐光啓的反應卻是很怪異,又是點頭,又是搖頭,緊接着拋出一句話,不知是在迴應孫傳庭,還是在喃喃自語。

    “真是搞不懂如今的朝局,越來越看不清咱們的這位新皇,這究竟是要幹什麼?”

    兩天之後,大名府的官道之,崇禎一行人遙遙地跟在一個數千人的押送隊伍之後,不疾不徐的趕着路,

    “李若珪,事情查得怎麼樣了?有沒有得到證實?”

    化身爲尤檢的崇禎直直地盯着前方的押送隊伍,目光閃爍不定,旁邊化裝成普通隨從的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珪(相當於副錦衣衛指揮使),聽到詢問,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張口回答了出來。

    “公子,已經確定了,根據先行的錦衣衛暗衛來報,打聽到的消息,這支隊伍壓送的米豆是從天津運到大名府,承辦的人員是開州的官吏,私自動用了地方的裏甲,允諾那些裏甲,以朝廷的賦稅抵扣行腳費。”

    “那他們怎麼起了爭執呢?”

    崇禎的眉梢挑了挑,這樣問之時,心已經有了某種猜測,雖然還不是真相,但也八九不離十。

    “公子,這也弄清楚了。”

    李若珪脫口而出,回了一句,似乎有着某種顧忌,害怕崇禎動怒,但也只是持續了那麼一瞬間,緊接着繼續說道:“這些裏甲之所以與承辦人員起了衝突,原因很簡單,在起運米豆的過程,他們聽到了消息,開州官吏口所謂的賦稅根本是子虛烏有,乃是杜撰而來,所以他們想要回應得的行腳費,而不是以賦稅或徭役地形式抵扣......”

    作爲一個明史專家,“崇禎”當然知道,裏甲乃是明朝州縣統治的基層單位,理論講,一里之內爲一百一十戶,推舉丁糧最多的十戶爲里長,其餘白戶分爲十甲,每甲有甲首一名,如此構成了裏甲制度,明朝行政的最基本單元。

    而裏甲制的存在,極大方便了官府治理地方,徵稅糧食以及各種徭役,也是通過裏甲完成的。

    裏甲的服役很簡單,平常之時,輪流服各種徭役,如此一來,不至於影響地方的正常生活,農事的照常進行。

    當然,不得不提一點,所謂的裏甲,僅僅是理論而言,並不一定一里內必須有一百一十戶,畢竟南北的實際情況不同,由於地域的差別,生活習慣的不同,村落的分佈特點也有極大的差異。

    崇禎心瞭然,明白的輕輕點頭,自語道:“按照朝廷的規定,對於這些負責押運的運夫,官府都要予以行腳費。這些開州承辦人員真是打得好主意,私自動用裏甲,以服徭役的名義前往天津,以眼前的情況來看,至少私派了兩千小車,每輛折銀二兩,如此一來,這些官吏最少也能貪污四千兩。”

    貓有貓道,狗有狗道。

    崇禎已經平靜了下來,不再那麼生氣,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明末各種巧立名目的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貪官污吏橫行,大官可以通過橫徵暴斂貪污,這些小官小吏也能以這種方式斂財。

    “公子,照這種形勢發展下去,越接近大名府城,從承辦人員的種種表現來看,挑毛病的動作將會越來越頻繁,恐怕那些裏甲很難拿到行腳費。”

    劉若宰策馬走了來,如此說了一通之後,看了看前方,進而又補充道:“而且,那些裏甲多是一些普通百姓,在起運米豆的過程,飲食起居的花銷都是靠那些承辦人員的。一旦沒有了喫食,即便承辦人員真得不付行腳費,他們也無法在大名府城生活下去。畢竟,告狀好辦,但結果卻需要一個過程,衙門的審理有一個時間段。”

    “不錯,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老百姓根本耗不起。”

    崇禎迴應了一句,話裏充滿同情之意,進而頗爲嘲諷的繼續說道:“何況,自古以來,有那麼一句話,民不與官鬥,這些開州的承辦人員雖然只是一些小吏,但也屬於官的範疇,若無意外的話,那些裏甲很可能選擇息事寧人,認倒黴。”

    這個時候,吳邦宰策馬走了來,稍稍落於人後,似乎是知道“崇禎”的秉性,喜歡別人的暢所欲言。

    “公子,小的倒不這麼看,反而覺得那些裏甲會據理力爭,不顧一切的討回行腳費,哪怕是鬧到公堂之,與那些官吏撕破臉?”

    “喔...吳邦宰,你怎麼知道他們一定會鬧,不惜得罪那些官吏?”

    “公子,你可能還不是很清楚裏甲的情況,除了里長和甲首之外,其他的人家生活的並不是很好,省着點用的話,二兩銀子足夠一些普通百姓一年的開銷。”

    崇禎聽得頻頻點頭,一點也不懷疑吳邦宰的這些話,據他所知,明朝時期的一個縣官,年俸也幾十兩,可以養活一大家子,僅此一點,足可見二兩銀子的購買力。

    趕路的過程,崇禎可是詢問過米價,二兩銀子可是能夠買到三百多斤大米。

    何況,對於那些普通百姓而言,尤其是現在的這種光景,怎麼捨得買好糧食?

    多是粗糧爲主,餬口度日,能夠果腹行,如此一來,二兩銀子顯得更加重要。

    崇禎偏頭看向了李若珪,突兀的問道:“對了,大名府現在的知府是誰?”

    話剛一說出,“崇禎”後悔了,腦海裏浮現一些歷史信息,想到了大名府的知府是誰,那可是明末時期赫赫有名的人物,李若珪的回答正好驗證了這一點。

    /50/5ml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