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末達人秀 >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
    然而,在崇禎眼裏,這個後手現在完全沒有必要了,不僅僅是因爲大明的民生、政局等等,已經重新步入正軌,主要還是在於他那無以倫比的自信,北方的遊牧民族,不管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亦或是契丹人等關外民族,根本就沒有機會打到關內,也不絕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邊境的同化政策正在暗中實行,漸漸同化其他種族,直至其他種族消失,不再有什麼契丹族、女真族之類的,只有漢人,只有大明子民。

    在北方的邊境之地,越來越多的雜居村落出現,其他種族之人和漢人生活在一起,和平共處,更是結爲連理,進行通婚,弱化他們的種族觀念。

    毫無疑問,打敗那些遊牧民族並不是最難得的,難的是如何讓其真心歸順大明,從此不再反叛,而這,唯有同化之策最佳,教化與改變他們的觀念。

    這個時候,隨着腦海裏涌現出更多的歷史信息,崇禎心中一動,忍不住地有一個大膽的猜測,歷史上的那個朱由檢,在李自成即將打來、兵臨京城之前,多次想要遷都南京,卻遭到百官的強烈阻撓,頻頻建言,破壞遷都之事,恐怕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撇開其他的原因不講,單單是兩京制的存在,就讓大明的那些文官集團感受到了威脅,尤其是京師的官員,還是形勢十分危急之時,這種危機感將會倍加強烈。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人的貪慾如此,權力絕不會遜色多少。

    何況,自古以來,官商勾結,就是不絕如縷,在這背後,是權力與金錢的掛鉤,簡而言之,就是有權就能有錢,權力比金錢更重要。

    自然而然地,有時候,某些人心裏的權力慾勝過一切,在他們眼裏,什麼民族大義,什麼國家安危,都不過是過眼雲煙,抵不過個人的絲利。

    毫無疑問,一旦朱由檢遷都的話,在南京主政,皇權不變,官權卻發生了轉移,勢必要啓動和實行另一套行政班子,大明運轉的所有衙門,都將會以南京六部爲主。

    也就是說,像六部這些衙門,京師的六部將會與南京的六部進行角色調換,地位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在面臨手中的權力很有可能被剝奪之時,不管是尚書之類的,還是末流小官兒,都只是虛職,卻無實權,利益薰心的情況之下,那些不顧大局的文官,當然會強烈反對朱由檢的遷都想法。

    而且,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這句話雖是皇明祖訓,卻也並未死死的限制住君王的言行,大明的皇帝就必須死守北京城,哪怕是強敵來犯也不容更改啊

    此刻,細細回味之下,“崇禎”就好像再次恢復了那個歷史學家的身份,越想越覺得有理,不管是朱元璋,還是後來的永樂大帝朱棣,都是久經沙場之人,在生與死的泥沼中掙扎過,不可能做出這樣迂腐的規定。

    畢竟,在這兩位皇帝的一生之中,並不是那麼順利,並不是永遠都是勝利,也不是沒有過逃跑,又怎麼可能將自己的子孫限制於一座城池之中,等死呢

    一念及此,崇禎忍不住地得出了這麼一個定論,朱由檢的自殺於煤山,多次未能遷都成功,不過是中了那些官員的文字遊戲,被人給耍了。

    守國門,並不代表就要死過門;死社稷,大明在,社稷就在,又何談君王死社稷

    何況,遷都南京,又與皇明祖訓有什麼相違背的地方

    這一刻,隨着思維越來越活躍,崇禎忍不住地有了更多地猜測,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提出的那些歸順條件,恐怕朱由檢不是不想答應,只是再次中了文官的文字遊戲,再次被愚弄了。

    畢竟,京城的防禦力那麼低,城破更是遲早的事情,或許有一些官員心裏認爲,李自成打進京城,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至於提出了歸順條件,更像是一種虛以爲蛇,迷惑衆人的手段了。

    所以說,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心思活絡的這些官員,自認爲看明白了這一切的他們,就會按照他們的思路去做,去迂迴“示好”李自成。

    就好像是讓李自成擁有更充分的理由攻打京城,也在反襯朱由檢的摳門。

    就好像是在製造那麼一個景象,就好像是在向世人說,喏,你看,我李自成並不想造反,還是對大明有着盡忠之意,只要皇上答應那些條件就行,我李自成就率衆北上,抵禦滿清韃子。

    簡而言之,這些官員爲李自成鋪了這麼一條路,更加的平坦。

    當然,這並不是憑空猜測,而是有着一定的根據,如果那些官員真得那麼鐵骨錚錚,真得那麼熱血忠誠,李自成攻城之時,他們爲何不跟着死守京城

    尤其是城破之後,爲何沒有跟着自殺殉葬

    不管是多次的遷都想法未能成功,還是一口回絕了李自成的歸順、要求封王之意,最終落得個煤山自縊身亡下場,這兩種猜測都有很大的可能性。

    而且,做出這樣的猜測,“崇禎”還有一個依據,城破之後,那些自殺殉國的文官武將、書生和百姓,有幾人是勸說過朱由檢不要遷都的官員

    也許,結合種種依據而言,最大的猜測理由還是,不管遷都與否,還是朝代更替,死得只會是帝王,君王沒有其他選擇,那些官員就不一樣了,完全轉投他人,還可以美其名曰,良禽擇木而棲,名臣擇主而事。

    這是一個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讓那些官員再無心裏障礙地另擇他主,依舊是榮華富貴,錦繡前程,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以後的生活。

    呼~

    似乎是不堪其負,被這些沉重的想法所影響,崇禎心情沉重的同時,忍不住地暗暗長舒了一口氣,以緩解胸中的憋悶,自我疏導一下情緒。

    這個時候,崇禎的腦海裏忽然浮現了一句話,百官誤我,朱由檢自殺之時的悲憤之言,這也許朱由檢臨死那一刻的頓悟,想通了諸多事情。

    當然,這句話的所謂“百官”,並不是在說文武百官,而是指那些玩文字遊戲的官員,慫恿他朱由檢堅守皇明祖訓的那些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