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唐樂聖 >第61章 大唐的基本面
    事實上,此前朝廷也不是沒有派官員具體治理各羈縻州,可是,他們到了地方上之後,大多是橫徵暴斂,加劇了地方部落收支失衡的速度,逼的他們不得不走上叛亂的道路。

    而一個後世接受過現代文明教育的人,回到了古代,會覺得古代的戰爭爆發的非常沒有必要,把心思放在提升生產力,加大產出上面,所有的生存資源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何必打生打死。

    可大家,卻都把心思,放在相互搶劫,剝削,上面,拖延了這個民族的進步,甚至,幾度讓這個民族的文明出現倒退。

    像蘭池胡,或者大唐靠西的羌,氐諸胡所生活的地區,距離長安最多不過一兩千裏距離,甚至,有近些的部落,距離漢人生活的州縣城池的距離還不到百里。

    這在後世來說,就是生活一個省,一個市,一個縣,甚至同一鄉鎮的老鄉,爲了點喫穿用度的東西,去以命相搏,在哥舒翰看來,簡直是太不值當了。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哥舒翰這樣的論調,此前朝堂並不是沒有人提出來過,不過,最終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

    以大唐現如今世界第一的產出,以及超大的疆域版圖,並不是不能很好的養活治下的七千多萬人口。

    而且,皇帝,也有讓天下太平的意願。

    但是,有一個因素,會讓所有美好的幻想都破滅。

    那就是人性。

    人性都是趨利的。

    沒有戰爭,讓武將上升的通道被堵死,武將就不幹。

    沒有橫徵暴斂,在朝堂當官的士大夫,就不能發財,不能奢靡享樂,他們也不幹。

    讓那些少數民族的部落頭人,交出權利,放棄他的統治剝削地位,他們也不幹。

    最終,只有把災難放在那些羈縻州和邊州的百姓身上,讓將門,士大夫羣體,和各個胡人部落的首領們獲得利益,纔是一個相對來說,權力層的人們覺得最合適的狀態。

    這種狀態,就造就了當下的社會現狀。

    誰想要改變這個現狀,都會成爲當下所有的既得利益者的敵人。

    就好像,後世的一些傳聞中說的一樣,有人發明了可以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或者一些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新技術,而這個發明者,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背景支撐,卻通常會被掌握了類似石油資源的財團,或者一些別的投資項目的團體,請殺手幹掉。

    因爲,這個發明者觸犯了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所以,但凡像李龜年這樣穿過來久一些的後世人,把問題看清楚了之後,會想辦法不參與政治,這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得到的一個能夠讓自己活的輕鬆一些的方法。

    哥舒翰是新穿來的,他還不瞭解這裏面的道道,等時間稍微長一些了,他就會明白,就算是皇帝,想要跟大多數人對着幹,也不行。

    一旦有外敵寇邊,這些武將,當權的士大夫們,都出工不出力的話,就會有山河傾覆的危險。

    所以,再牛逼的皇帝,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聽從將門或朝堂士大夫的建議,站在權力階層大多數人的一方,甚至,要用與將門,士大夫聯姻,來鞏固自己的皇權地位。

    否則,他的位置就坐不穩。

    畢竟,這是一個說造反就造反,幾乎每過一段時間都有人造反的唐代,皇帝的危機意識特別強。

    而唯獨普通平民,命賤如草。

    他們智慧不高,要求也少,基本左右不了這個國家的意志,李隆基能夠派軍隊把侵犯他們的叛軍幹掉,爲他們死去的親人報仇,他們就非常感激了,哪裏會去考慮爲什麼會有這場叛亂。

    一個空前強大的王朝,卻內部叛亂連連,這是哥舒翰十分想不通的事情,但這個情況,它確確實實存在,存在即合理。

    所以,對於李範聽完自己的話之後,只是笑着向他點了點頭,就轉身離開的結局,哥舒翰也覺得很正常。

    政治,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

    但是,過好自己的安逸日子,卻是不難,也是他穿過來之後的理想,所以,他並沒什麼好惋惜的。

    “或許,我現在明白龜年兄不願意出仕做官的原因了。”在看到了李範表現出來的態度之後,差點被哥舒翰的言論說動了的王維略顯落寞道。

    歷史上,他之所以更願意做一個享樂於山水田園之間的王天真,或者王浪漫,或許就是他把這些東西都看透了吧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當初李龜年棄官而走,只是單純因爲逃婚。

    後來,在梨園幾位大家的教導下,他才逐漸把這些東西看透徹了,想明白了。

    不過,正當他以爲自己解脫了,爲此慶幸得意的時候,卻又被皇帝強行封了一個芝麻小官,以後專管大唐的三大音樂機構,與妓子藝人爲伍,這就讓他有些鬱悶了。

    東花廳之中,李範過來了之後,李龜年總算能夠告辭回家了,如果再聊下去,他可能要把很多後世的觀念都抖出來。

    因爲李隆基的智商不低,而且,十分喜歡尋根問底。

    在他籌謀封禪的這個時期,對所有能夠提升國力的東西,都十分的感興趣,迫切的想要做出一些成績,以求能夠讓自己更加實至名歸。

    “哎,只可惜,在爲政之道上,他和他爹一樣,是一個只知道動嘴皮的務虛派。”待得李龜年告退了之後,李隆基望着他遠去的背影道。

    就拿剛纔他所說到的馬履來說,他就只是猜想,用鐵片裝釘,或許能夠解決馬掌易磨爛的問題。

    而李隆基要的,是確確實實可用的解決方案,要是靠猜想就能做成事,那麼世界上,哪裏還有什麼能難的到人的東西。

    然而他卻不知道,任何東西,在設計打造之前,得先有一個好的慨念。

    在後世,這種先進好用的慨念,可是非常有價值的,他是造出好東西的前提條件。

    而且,人有了目標,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知道困難在哪裏,比完全不知道困難在哪裏,可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李範對李龜年的性格,自然也是再瞭解不過了,這人比較貪財,除了在曲藝方面功力很紮實之外,其它任何方面,都是半桶水,而且疲懶的很,一身的富貴病,講究起來,比他這個王爺也絲毫不差。

    然而,人有一個特長,就有其可取之處了,尤其是他的特長,是自己和李隆基所喜愛的東西的時候。

    “臣弟剛纔在中花廳中,倒是遇到了一個可能比較實幹的人才,只是,陛下若是用他,可能會有不少麻煩。”李範在李隆基的對面案几落坐道。

    “是麼你倒是給爲兄講講。”李隆基來了興趣道。

    要知道,李範現在雖然有太子太傅的官職掛在身上,但實際上,那就是榮譽職稱,並不實際管理事務,他本人,也很少過問朝政,更加別說向自己舉薦什麼人才了,今天,倒是有些意外。

    很快,李範就將自己剛纔在涼亭中與王維和哥舒翰聊的那幾句,複述給了李隆基聽,倒是聽的李隆基連連點頭。

    同樣,也十分認同李範剛纔的觀點。

    如果真的如這個人所說的去調整朝廷的現有政策的話,恐怕從朝堂到民間,都會有非常大的阻礙。

    因爲,時至今日,他已經不是在沿用太宗時期的民族融合政策了,剝削各羈縻州,輕減中原地區百姓的稅賦,已經是朝廷的核心政治手段之一。

    收復失地,並且實際統治所有大唐曾經名義上統治的周邊地區,是李隆基政治方向上最大的追求。

    爲此,他不惜開啓各種征伐,把所有不服,全部都打服。

    而他上位之後,所有對武將和士大夫的凝聚力,也都是來自於這個核心政治方向,驟然轉變這個核心方向,基本是不可能的。

    是以,李隆基聽完之後,只是道,“此人就是李龜年身邊那個身手了得的哥舒麼回頭高卿倒是可以安排人關注一下。”

    高力士聞言應道,“諾。”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