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東漢末年 >第三百二十七章 交州之行(三十二)
    正是前後滑動的減少,使得騎在戰馬上的人可以具備一定的衝擊力。因此,在漢武帝時期,使用着高橋馬鞍的大漢騎兵們終於可以手持長長的騎槍縱橫馳騁在大漠上,利用堅固的鎧甲與鋒利的環首刀,將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充分展示了農耕文明統一王朝的強大經濟實力和鐵與火所形成的龐大軍事力量。

    爲了更有效地殺敵,也爲了更好地保護那些精銳的大漢鐵騎,騎兵們的裝備自然是越來越精良。與穿着皮裘的匈奴人不同,中原騎兵的防禦裝備從皮甲到鐵甲,應有盡有。而如此精良的裝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便是每個騎兵的重量大大增加。整體質量的增加雖確實可以增大沖鋒時的衝擊力量,卻也使得騎兵上馬成了需要人幫忙的苦差事。因此,便出現了只是在上馬時幫助全副武裝的騎兵登上戰馬,而在上馬後則失去作用的單邊馬鐙,簡稱爲單鐙。

    早年曆史學界對於單鐙是否是馬鐙還有一番爭論,此時則大約普遍認爲單鐙並非真正的馬鐙。不過,即便是單鐙,其出現的確切年代,目前仍然沒有定論。然而,無論從其外形還是製作方法來看,單鐙都爲馬鐙的最終成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湖南長沙金盆嶺曾出土過幾組陶土製作的戰馬模型,這個模型的馬鐙或在左邊或在右邊,都是單邊的馬鐙,而且陶俑的騎乘者都未曾將腳伸入馬鐙之中。這個墓大約是在西晉惠帝永寧二年,亦即公元302年。不過,在南京象山,距此約二十年後,晉元帝永昌元年,亦即公元322年的墓中所發現的陶俑,則是兩側鞍下皆有泥塑的近三角形鐙。

    也就是說,由單鐙向雙面馬鐙的過渡時期,大概便是在公元300年左右。換句話說,歷史上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大約是未曾出現雙邊馬鐙的,無論是關羽、張飛,還是呂布、趙雲,又或者是典韋、馬超,他們所騎乘的戰馬最多不過是一個高橋馬鞍罷了,他們都必須像肛腸科中犯了痔瘡的病人一般夾緊屁股,在戰馬上努力保持平衡,使自己不會從高速奔馳的戰馬上掉下來。

    作者注:終於有機會將馬具的發展過程寫下來了,這是許久前潛陽對大家的許諾。不過這一章只是對馬具發展歷史一個極粗淺的概括,於真正的馬鐙的形成與發展尚未曾進行論述。潛陽欲從馬鐙的外形與製作方法對雙邊馬鐙到底是怎樣逐步形成的,南北兩支在馬鐙的製作和外形的設計上是如何合流的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回答,只是章節太短,論述和對比又太長而枯燥,爲免湊字數之嫌,文中便不再贅言了。若實在有對此實在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給在下留言,人多的話,在下會單開章節論述,當然在章節開頭要事先言明,以免對此不感興趣的同學花了冤枉錢。

    最後還是感謝大家的支持。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