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東漢末年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交州之行(四十七)
    至於在江湖上的名聲,郭斌早便安排人在陽翟縣內大肆宣揚,流通各地的陽翟縣商旅對此的宣傳也是不遺餘力。做生意本就講究個交通四海,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嘛,因此但凡是郭斌手下出去的商隊,都極樂意於途中救助落難之人。這麼多人打着郭斌的名聲替他做好事,哪裏會不出名

    況且陽翟縣中醉仙樓的總店,還承擔了爲郭斌宣揚仁德的重任,但凡過往的江湖人士,只要不是常常去混喫混喝的熟面孔,大多可以得到一頓酒肉兼具的飯食招待。至於遊手好閒,浪蕩鄉里,乃至不務正業之人,陽翟縣中早已絕跡。

    這改變城中風氣的動作,着實花了郭斌不小的功夫。貧苦人家的子弟,但凡是不務正業、坑蒙拐騙的,自有縣衙大牢招待,可富人家的子弟,一旦不務正業起來,卻難管得很了。他們一不偷,二不搶,就是整日裏混跡酒樓茶館,喝喝花酒之類的,欺男霸女總是極少數,都是鄉里鄉親的也注意個影響不是

    也算是託了黃巾之亂的福,何曼率軍圍城之際,城中糧食施行配給制度,不勞動者不得食。陽翟縣中的豪門大戶平日裏不愁喫穿,住在城裏的也多是靠近縣城的幾家,他們家中人口多,耗費也多,家中存糧雖頗豐,可絕大多數都存在城外莊子裏。何曼帶着大軍圍城,陽翟縣城附近幾個莊子便少不了遭罹戰火,而且城門不開,外面的糧食又運不進來,故此城內的大戶們便不得不尋求官府的幫助了。

    因此,這家中的僕婢多得運送物資,幹不動活的公子和老子們,便被徐庶安排到陽翟縣學中教課。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識文斷字的,雖不懂得陽翟縣中系統教學的內容,教授初入學的孩童幾個生字,或是給軍中士卒與參加夜學的平民老百姓教點兒字,那還是綽綽有餘的。

    正是因爲徐庶的這一番極具創造性的作爲,使得陽翟縣中的識字率在黃巾之亂、大軍圍城之際,竟有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當然,這也與趙雲守城得力有關,所幸郭斌也援助得及時,因此何曼大軍並未曾有太多時間攻城,守城的任務自也不太緊張。城中最大的危機反而成了糧食問題,所幸自從郭斌擔任陽翟縣令以來,便一直加大府庫中的糧食存量,這時候終於扛了過來。

    所謂人之患在好爲人師,孔聖人也有教學相長的說法,自從開始在縣學之中教書以來,公子哥兒們算是找到了人生價值,便是黃巾之圍去後,繼續留在縣學中教書的也大有人在。陽翟縣學有司馬徽等一大批聲震士林的儒宗坐鎮,也算得天下知名的學府了。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