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難擇路 全文閱讀 >五百三十章好事成雙,長久的堅持終有回報
    解決兩個心頭大患,李得一帶着王壯彪和李無敵,滿面笑容回到封河城外的營寨當中。儘管李得一受了傷,但這些傷對於已經修成一層金剛通能的他來說,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復如初。現在他那些傷口就已經閉合,不再流血。

    都說好事成雙,喜事連連。

    解決掉留下的這兩個禍患之後沒過多久,這次李把總運送後勤糧草來守備團營寨,就順路帶來一個好消息。

    李得一長久堅持高額懸賞發現新技術以及種種福利待遇舉措,在定北縣,匠人們的身份收入都極高。尤其是定北手藝學堂,讓很多技藝精湛的匠人都成了堂堂的學堂夫子。

    而且直到如今,李得一仍舊堅持不接受任何來投靠的儒生讀書人,或者世家大族子弟。所以如今在定北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言論毫無市場。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那麼書讀完以後,幹什麼只能去考試,去當官。若是讀書人從事別的行業,只會被恥笑爲淪入下品不入流,是沒出息的表現。

    那麼當官幹什麼千里做官只爲財唄。這種言論,最終會導致大量的年輕人投入死水一般的官場,而不能對國家社會科技進步作出任何有利貢獻。前平周朝最終滅亡,就與這種社會現象有很大關係。

    而在定北縣,至今爲止親民官只有兩位,根本沒有官給那些讀書人當。由於嚴厲的治安維持,定北縣百姓的生活秩序極爲安逸,稱得上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安居樂業,很少有人爭訟,兩位親民官雖然管着數百萬百姓,但仍舊頗有餘力。

    現在的定北縣,孩子最小五歲就能上學堂,定北縣所有學堂均免費管飯,還可以住宿,紙筆也是學堂負責供給,因此百姓完全不用擔心孩子會上不起學堂。孩子上學以後,先學簡單的識字課程,等到十歲,識字課程上完,孩子可以自行選擇去哪個學堂學習。鋼鐵學堂,農學院,手藝學堂,這三個可以任孩子與家大人自己選擇。

    由於定北縣沒有所謂的儒士讀書人,就沒有高人一等的士人階級,加之世家大族都已經被掃清乾淨。所有的百姓自然就享有平等的待遇,所以這些百姓也不會擔憂自家孩子學了手藝、學瞭如何種地、學瞭如何鍛冶之後,就會被“讀書人”或世家大族,被他們嘲笑沒出息,被其鄙視,被諷刺爲賤民,被鄙夷爲操持賤業。

    在定北縣,學員從這三個學堂畢業之後,都能有很好的待遇,掙的錢用來養家餬口,娶媳婦生娃,絕對不用愁。若是技藝精湛,還會被聘用成爲學堂的夫子。要是能改進一樣技術,更會得到高額的懸賞和守備團戰兵待遇,因此現在百姓都很了一讓自家孩子去學堂學習。

    幾年下來,在李得一用心營造與維護下,定北縣終於爲匠人們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再過十幾年,就會發展成爲一個社會體系,最後慢慢穩定下來。

    而現在,這個已經顯出雛形的環境,已經開始回報李得一,回報定北守備團,回報定北縣。

    長久以來,李得一堅持鼓勵匠人進行技術創新,或者恢復重製出平周開國太祖時期的那些失傳的高級技術。在高額的懸賞刺激以及生活無憂的保障之下,終於有匠人還原出一項在平周開國太祖年間曾經大盛,後來又失傳的技術

    就是四輪馬車轉向技術世上現有的四輪馬車,僅僅是把四個輪子安裝在大車底下,這導致四輪馬車轉彎非常笨拙,而且負重也不大,並且需要大量牛馬拉動,因此極少有使用。定北守備團長久以來使用的板車,就是兩輪車,而不是四輪。

    但這次,修車匠人林成通過祖傳的技藝,以及持續不斷的長久試驗託李得一的福,定北守備團對他的試驗一直全力支持,從資金到人力、物力,終於成功複製出據說是平周開國太祖年間失傳的馬車轉向機構。

    這種機構前車橋與雙轅杆製作在一起,然後通過旋轉的樞軸與底盤連接起來,使得沉重的四輪馬車能夠輕易轉向。

    而且這位匠人林成還與定北鋼鐵學堂的夫子合作,摸索着製作出鋼製彈簧,加裝在馬車底部。

    這樣一來,全新的四馬車就此誕生。

    這種新式四輪馬車可由四匹或者兩匹馱馬騾拉動,速度極快,比兩輪的板車速度要快上近一半。而且這種馬車由於加裝彈簧支撐,馬車跑起來更平穩,也更能適應崎嶇較差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這種四輪馬車比起板車,能夠馱運更多的貨物。據說,每輛新式馬車最高能運送三千斤,但爲了穩定長途跋涉運輸糧草軍械,每車一般只裝一千斤上下貨物。

    這次僅僅憑着二百兩新式四輪馬車,李把總就順利運來這次後勤補給,用時卻比平時縮短近一半有餘

    以往運送後勤補給,若是遇到下雨,就必須暫停運送,讓隨行工兵營在前面鋪路,防止車輪陷入雨後泥濘鬆軟的泥坑當中。

    但現在,有了這種四輪馬車,只要稍微加快速度,就能徑直衝過去。即便車輪不甚陷入泥中,由於車底加有彈簧,只需少量兵卒用力,就能把馬車輕鬆拖拽出來。如此一來,大雨再也不能阻礙後勤營運送糧草。

    這新式四輪馬車一開進定北守備團大營,立馬就引起李得一主意。當他向李把總問明具體情況之後,高興地原地蹦了起來,大笑道:“師哥,俺說什麼來着太祖定亂演義這本書絕不是胡亂編造書裏說平周開國太祖當年,親制四馬車,車身多用精鋼條,負重三千斤有餘。平時用來運送糧草,若遇戰事,可首尾相連結成車陣,以爲堡寨禦敵。看看,師哥,這四輪馬車,果然造了出來雖然與書裏說的還有些差距,但足可證明太祖定亂演義不是後人胡編”

    太祖定亂演義這本書中描述平周開國太祖時期的軍隊時,提到當時光這種載重三千斤的四馬車,全軍就有八萬多輛,用來拉車的馱馬更是多達三十五萬匹。

    不少後世學者認爲這根本是無稽之談,不過是後世小說家故意誇大。是小說家爲了博人眼球,好提高這本書的銷量所採取的誇張說辭。

    甚至還有不少愛好考據的後世學者,他們找出當年平周朝第三位皇帝,玄宗皇帝時期留下的史料,查出當時全國纔有戰馬十八萬匹。平周開國太祖時期,天下剛剛從戰亂中統一,尚未恢復生息,那時整個平周朝的戰馬恐怕尚且不足十萬,哪裏可能有那麼多馱馬

    我想平周開國太祖這位穿越大神,若是知道後人如此否定他一生的赫赫功績,甚至還引用什麼史料,恐怕會氣得再穿越一次。

    圍着新式馬車不停轉來轉去,李得一興奮地大吼大叫。他終於能證明太祖定亂演義裏面說的確有其事,而不是胡亂編造

    小劉團長同樣也很高興,他更看重的,是這四輪馬車的戰略意義有了這四輪馬車,定北守備團的後勤運送能力就將極大增強。

    原本小劉團長一直在猶豫,將來把突遼國趕回草原之後,是否要繼續深入草原追擊。他並不擔憂守備團戰力不足,而是擔憂後勤跟不上現在有了這新式四輪馬車,困擾他的後勤問題,將徹底得到解決

    而且誠如師弟所說,這新式四輪馬車確實體積龐大,能夠藏運不少兵卒,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將馬車首尾相連起來,作爲抵禦敵人的臨時堡寨使用。

    小劉團長拉過李把總,問道:“這馬車能加裝鋼架支撐否”

    李把總道:“小劉啊,這樣造馬車能是能,就是咱們現在的鋼鐵產量纔剛好夠使,若是用在這新式四輪馬車上,恐怕就有些不夠。”

    小劉團長略尋思一番,對着李把總低聲道:“先在馬車左右加裝鋼鐵車欄,做一百輛這樣的新式四輪馬車出來,我有大用。在定北縣做好之後,下次一併運來。”

    小劉團長最近,一直在考慮接下來的作戰。北冀省中間是東西綿延數百里的大片平原。

    而且如今那阿史那豁耳日趨狡猾,他不惜放棄先祖的臉面與榮耀,早已不肯跟定北守備團正面作戰。

    下一步守備團必然會繼續往北推進,在平原與阿史那豁耳帶領的突遼騎兵作戰。到時候狡猾的阿史那豁耳必然會利用開闊的平原地勢,從四面八方的侵擾守備團步陣。如今在阿史那豁耳指揮下的突遼騎兵,早已不是那個只會正面沖垮對手的憨猛金狼騎兵。

    現在的突遼騎兵,更狡猾,也更兇殘。最近幾次與守備團作戰,一旦發現戰事不利,突遼騎兵就會毫不猶豫進行撤退。這種情況在以前,簡直不敢想象。

    以前的金狼騎兵,在戰場上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全軍戰死,要麼戰勝打垮面前的敵人,絕不會選擇撤退。

    可現在,突遼騎兵在阿史那豁耳帶領下,突遼騎兵早已習慣撤退,習慣從側面偷偷發起突襲,而不是正面猛攻。

    這就給小劉團長出了一道新的難題。

    長久以來,定北守備團步卒都是由自家精銳騎兵負責守住側翼,步騎配合,用金磚絕學兩輪鋪天蓋地的齊射,壓制住突遼騎兵的騎射,在靠近之後,將突遼騎兵擊敗。

    但現在,這種戰術在北冀省中間這片廣袤的平原上,恐怕行不通。以阿史那豁耳的狡猾多變,到時他必然會帶着突遼騎兵從各個方向發起突襲,仗着騎兵在平原上的速度優勢,對定北守備團發動多方位的攻擊。

    未完待續。看更多 威信公號:hhxs665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