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宋代王朝到五洲聯合帝國 >第七十四章景隴金殿國
    袁盛、李大忠苦等了半個多月,糧草才源源不斷地從新大理國都運送過來,加上小路綿延,非常不遍,要是通過海運,把大宋的糧草轉運給來,到達被佔領的越南,再走陸路應該比較方便可靠。只是現在海路的主要作用僅僅用於國際貿易,大宋的水軍還在不斷地擴充發展訓練中,尚沒有這方面的計劃安排。

    袁盛、李大忠邊等待物資準備工作,邊準備攻擊景隴金殿國的計劃。袁盛跟李大忠說道:“勐泐國就是景隴金殿國本身就是從大理分化出來的國家。分化的歷史起因是大理國權臣高升泰廢皇帝段正明,自立爲帝,改國號“大中國”。遭到多數貴族和部族頭人的反對,大理國陷入混亂,高升泰僅做了兩年皇帝便去世,皇位雖還予段氏家族,但諸侯割據已形成,各部族紛紛趁機脫離大理國的統治。大理國銀生節度使帕雅真南詔大臣詔龍細利之後脫離大理國,率傣族軍民沿瀾滄江南下,在景隴今景洪建立“勐泐國”,也稱“景隴金殿國”,李大忠迴應道:“我們大宋也跟這個國家關係比較密切,勐泐國爲了與大理國抗衡,向宋王朝稱臣,接受宋朝皇帝爲其頒發的虎頭金印。帕雅真在位期間,時而向大宋進貢,時而向大理進貢,在大理與大宋之間尋找平衡,以景龍爲中心,統一了勐佬今老撾北部、勐皎今緬甸東北部、蘭納今泰國西北部等廣大地區。勐泐國疆域南到真臘國北境,北接大理國,西與後果佔壁國今緬甸北部、雲南西部爲鄰,東與安南國今越南北部接壤,成爲疆域遼闊的東南亞大國。勐泐國在帕雅真的治理下,人口快速增長、國力逐漸強盛。這個國家的發展還是比較快地崛起了,還有比較高明的政治手段謀取自己的利益,還是值得欽佩的”,袁盛點頭同意,補充道:“爲了國家的發展,使用一些手段還是應該的。比較他們許多人還認同大理的文化及傳統的,對他們國家的老百姓還是可以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打着大理的興兵討伐國王的旗號,對老百姓應該是沒有什麼影響,把普通百姓和上層貴族隔絕開來,還是個比較有效的方法”,李大忠同意的點頭道:“是的,老百姓過自己的日子,不會在乎誰管轄,就是迴歸到大理也是無所謂的事情,關鍵就是貴族們的核心利益受損,他們肯定是反抗的核心力量,我們想辦法把他們分開,打出只要反抗的所有人全部剝奪享有的全部權利和利益,包括許多貴族的土地,只要發現反抗者全部給以沒收處理,把他們的土地送給擁護我們的人”,袁盛非常贊同,表示馬上就制定方案對景隴金殿國進行政治分化及利益拉攏工作,爭取對敵軍進行思想瓦解作用,並吩咐手下的作戰參謀給以詳細地規劃,馬上對敵進行展開政治攻勢。

    袁盛、李大忠留下一萬步兵精銳及一萬後勤人員,堅守糧草大本營,帶領其他的部隊騎兵2萬,步兵1萬,後勤補給人員1萬及大理的步兵三萬及象兵二萬出發,正式開始了對景隴金殿國的收復任務,對外宣傳要景隴金殿國迴歸大理國,對過去的一切不予追究,從現在開始,對大理國頑抗分子,給以剝奪所有利益的處罰,對於合作者給予重賞,把剝奪的全部利益全部轉讓給合作者。

    大軍所到之處,不是投降,就是被攻城拔寨被迅速消滅,根本一個小小的城寨抵擋不住我們先進攻城武器的攻擊,許多抵抗的城寨不到一個時辰都被我軍紛紛攻破,許多抵抗者都被完全消滅,對於投降者,不僅維護了他們的利益,還把城寨歸還給他們自己管理,還把附近頑抗的城鎮也一併獎賞給他們管轄,不過前提條件必須把所有的管理者的小孩全部送往新大理城進行學習教化,不同意者也堅決給予摒棄。結果,經過的小城鎮都紛紛打開了城門,和平地接受我軍的到來,然後保留自己的權利,把自己的小孩紛紛送往新大理城,表示臣服。

    大部隊直接逼近景隴金殿國的中心地帶清萊、清邁附近,這個時候,景隴金殿國的主力部隊再也沉不住氣了,再不出來進行反擊,整個國家就要被逐步吞併了。於是,在景隴金殿國國王道艾公的親自率領下,帶領全國的精銳部隊15萬步兵,3萬騎兵及3萬象兵大象就有1萬頭,總人數21萬,號稱3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我軍逼近的方向殺來。而我軍騎兵2萬,步兵1萬,後勤補給人員1萬及大理的步兵三萬及象兵二萬,總人數才9萬人馬,又加上是遠道而來,不熟悉地形,迅速決戰,不是穩妥的辦法。

    當袁盛、李大忠接到探子的彙報後,就開始琢磨商量怎麼消滅敵軍的精銳部隊。他們兩人首先分析雙方的優缺點:我方優勢是騎兵非常強悍,經過了無數次南征北戰,絲毫不亞於蒙古兵團,但是我方人數比較少,不利於進攻,只能防守;對方是人數衆多,還有主戰場優勢,但是士兵沒有我軍強悍,也沒有我軍經歷的衆多戰爭的磨練。尤其是騎兵根本就沒有經歷過北方大漠的洗禮,也沒有見過蒙古騎兵的彪悍與恐怖。經過對比分析後,兩人決定先佔領有利地形先進性有效防守,把騎兵全部派出去進行機動靈活處理,尋找戰機,用防禦的方式,誘導敵軍首先麻痹犯錯,給我軍的騎兵尋找到戰機,同時還可以分兵一萬進軍敵軍的都城,對敵軍進行恐嚇式的分心戰術,最終找到薄弱點,然後進行突擊,一擊而中,一戰而決勝負。所以,關鍵點第一是佔領有利地勢進行有效的防守,第二給騎兵部隊贏得時間和機會,完全把希望寄託於我方強悍的騎兵身上,用我方的優點來攻擊敵方的薄弱點,用有效的靈活機動對付敵軍的被動應付。如果敵軍的騎兵追擊,可以選擇有利的地形對其進行殲滅,相信經過戰火洗禮的2萬騎兵對付敵軍的3萬騎兵還是綽綽有餘的,消滅了敵軍的騎兵就可以完全發揮有效的機動效力,這也是勝利的前提條件,如果我方騎兵最後沒有爭取最後勝機,最後不得不使用最後的一個備用策略就是:在半夜某個時刻,進行對敵軍前後夾擊的戰術,我防守部隊從敵軍包圍圈突圍打擊,我方騎兵從外圍對敵軍進行突破打擊,然後敵軍混亂就給以殲滅,如果敵軍巋然不動,我軍只能突圍遠遁,在騎兵的掩護下不得不灰溜溜地逃走,然後再從新大理調集重兵重新再來,不過,這要給袁盛、李大忠的軍事指揮生涯帶來失敗的恥辱,不到最後,不會撤退,就是拼命地也要把敵軍擾亂,然後給予致命的打擊,袁盛、李大忠兩人經歷過許多次襲擊敵軍大營的攻擊戰,也深有經驗。

    對敵戰術已定,首先派出2萬騎兵去密切監視敵軍動向,伺機消滅敵軍的機動部隊騎兵,然後尋找敵軍的弱點和薄弱點,最後給予致命的一擊。大部隊迅速在尋找好的兩座小山上安營紮寨並修建牢固的防禦工事,等待敵軍的圍山攻擊。把我軍許多先進的武器全部搬運到山上,利用有利地勢對敵軍可以進行單方面的屠殺計劃,因爲我軍的拋物器和火炮及弓弩都是遠遠超過敵軍,等到敵軍進攻的時候,只能被我軍遠遠射殺,而對方沒有還手之力,他們沒有強力的武器能夠打擊到我方人員,唯一的厲害的象兵也對小山的山勢無能爲力,弄不好,大象受到驚嚇,攻擊起自己的人員,所以敵軍只能對我軍進行戰略性包圍,面對武裝到牙的刺蝟也只能望洋興嘆了,攻擊反而受到強烈的反擊,只能把我軍困死、餓死在山上。當然山上有泉水,還渴不死,但是所有的糧草也只能堅持一個月,一個月還沒有勝利的話,也只能考慮突圍決戰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