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礦業大王 >第302章 諸國叛亂
    逆流而上行船本來就比較慢,再加上不了解河水深淺,擔心觸底擱淺甚至翻船,所以只得慢慢跟在導航船後面前進。

    行船慢了一點,卻也可以更詳細欣賞印度河兩岸的風景。

    後世的印度河流域,密密麻麻全是村莊農田,基本上沒有什麼森林了。

    但這個時代的印度河流域,雖然跟恆河流域一樣都是印度次大陸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但是密度跟後世相比依然相差很大,所以除了村莊農田,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森林。

    有森林就能保持水土,因此跟後世的乾旱相比,此時印度河流域的水量要充沛得多。

    從這裏前往富樓沙,需要走近一千五百公里水路,沿途有幾個中心城市,每到一處,袁耀等人都停船數日開展貿易。

    沿途這些地處內地的貴族富商,因爲極少見過大漢商品,因此更加捨得花掉黃金白銀。如果不是袁耀必須要留下一定的商品拿到富樓沙銷售,只怕路上都被搶購一光。

    六十多歲的竺佛朔當年是被選派去西域傳教的,因此他需要去向貴霜朝廷覆命,然後再返回故鄉桃迪拉。他不想跟袁耀等人走走停停,所以袁耀派了一艘船先把他和支亮送到富樓沙,並且派了郭嘉跟他們去打前站。

    雖然當年的國王大臣多已不在,好在王室有文獻記錄,加上王室寺廟有些當年年少的僧人如今還認得竺佛朔,因此,他被當做到大漢傳教的功臣,一連數日在王室寺廟內弘法和宣講自己的傳教經歷,吸引了大批僧衆和浮屠前來學習,一時之間成爲富樓沙佛教界的大明星。

    六十歲的支亮,四十年前年僅二十歲便跟隨僧人支讖前往大漢。支亮全名支婁迦亮,實際上姓婁迦,名亮。因爲漢人把大月氏國簡稱“支”,在他們名字面前加“支”字以別國籍。

    由於漢人名字多爲兩字,因此,又對大月氏人簡稱“支某”,如支婁迦亮簡稱支亮,久而久之,大月氏人在中國便以國名爲姓。

    實際上支讖和支亮都出身大月氏貴族婁迦家族,婁迦讖前往大漢傳教,帶走數十名族人和奴僕,他們很多人在大漢娶妻生子,因此魏晉南北朝之後姓支中國人中,很多是他們以及其他來到中國生活的大月氏人的後代。

    聽說高僧圓悟大師支讖仍然活着,並且成爲大漢佛教領袖,婁迦家族非常高興,覺得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也一連多日大搞法事,歡迎支亮回家。

    原本對袁耀出使天竺多少有些擔心的貴霜朝廷,聽了支亮和竺佛朔的解釋,也便相信袁耀這次出使西方各國,真的只是爲了交好各國,開闢商道,而不是計劃與天竺共伐貴霜,原本緊張的神經終於鬆了下來。

    但是聽了郭嘉說明袁耀訪問的目的,是想跟貴霜簽訂永久和平協議,承諾除了遭受攻擊可以自衛外永不主動用兵,他們又覺得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袁耀船隊走走停停,走了將近一個月,最後穿過博德瓦爾高原和蘇萊曼山脈之間的大峽谷,左傳喀布爾河,便來到富樓沙(白沙瓦)。

    現任貴霜國王波調剛於三四年前的199年繼位,他與袁耀年紀相差不大。波調是中國人對他的稱呼,他的大月氏名字叫韋蘇提婆(vasudeva,也譯作瓦蘇德瓦)。

    有人叫他韋蘇提婆一世,因爲他是貴霜歷代國王中第一個叫韋蘇提婆的人;也有人叫他韋蘇提婆二世,因爲在貴霜帝國建立之前,大月氏部族時代已經有個首領名叫韋蘇提婆。

    在波調之前的兩位君主,對貴霜北部控制不力,康居、大宛兩個附屬國已經擺脫羈縻,呼羅珊、花剌子模原本在貴霜直接統治之下,如今也已脫離貴霜的統治,轉而投靠新興的薩珊王國。

    歷史上,此時正是波調厲兵秣馬,準備重新徵服北方的時候,並且數年後波調確實重新恢復了對北方的統治,然後一直靜觀大漢諸侯爭霸。直到曹魏統一北方,曹丕代漢稱帝,波調纔派人朝貢。229年,魏明帝曹叡封他“親魏大月氏王”的稱號,但他剛獲此封號不久便死。

    波調死後,薩珊王朝大舉進攻,貴霜帝國分崩離析,僅保留有印度河以東一小塊地區,數代之後印度笈多王朝興起,貴霜帝國殘餘勢力徹底消失。

    所以,人們普遍認爲,波調是貴霜帝國的最後一個國王。

    但在這個時空裏,由於大漢突然統一了西域,使得貴霜帝國對出征北方心存疑慮,擔心被大漢誤判爲要與大漢爭奪西域,畢竟,西域是大月氏的祖籍所在。

    此時貴霜帝國國力已大不如前,不想跟如日沖天的大漢正面交鋒,因此,波調把北伐的計劃暫時擱置。如今袁耀又親臨貴霜,他更加不敢在這個時候妄動兵馬。

    若是大漢向歷史上一樣仍然處在諸侯紛爭之中,此時波調恐怕早已在北伐之中了。

    波調年輕時雄才大略,成爲一代中興之主,後期殘忍暴戾,導致統治根基腐化,終致滅國。

    他又是一個鑄幣狂人,任內幾乎年年鑄新幣,如今還能看到他任期內發行的三十多種不同金幣和銅幣。

    此時年輕有爲,雄心勃勃的波調,見到同樣年輕有爲,卻奉行和平主義的袁耀,不同價值觀的碰撞可想而知。儘管兩人表面言笑晏晏,其實背後話不投機。

    二人不但話不投機,而且對比鮮明。

    一個雄心勃勃的尚武帝王,他的軍隊的武器裝備和戰鬥素養,卻遠不如一個和平主義者。

    而一個擁有最先進的科技,最強大的經濟,最精銳的軍隊的人,卻奉行和平主義。

    在一次宴會中,波調與羣臣觀摩了袁耀衛士的操演之後,波調心想:只要給他五千名這樣的士兵和裝備,十艘和平號鐵船,他可以數年之內征服天下萬國。

    波調不知道,其實袁耀與他一樣,也有稱霸天下的理想,只不過波調想用戰爭方式征服天下,而袁耀想用和平的方式去征服。

    雖然這兩種征服方式都有一個相同的條件,就是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爲後盾,但是征服的效果完全不同:武力征服得來的霸權,根基始終不穩;而在法律、條約約束下的和平擴張,由於它不但惠及統治者,更普惠廣大民衆,因此它的根基更加穩固。

    兩人會談數日,始終沒能達成和平協議。

    波調擔心簽下協議,不但他將永久失去北方的土地,而且治下各國恐怕也會紛紛宣佈獨立,所以他不但不願意簽訂和平協議,還一再暗示要收回花剌子模以告慰祖先。

    而袁耀也不能向他保證各國不脫離貴霜,更不能去遊說花剌子模歸順貴霜,因爲袁耀奉行自治原則,除了不允許戰爭,各國對自身歸屬擁有自決權。

    “看來,波調打算與我們虛與委蛇,敷衍了事,等我們感到無趣後自行離開。”一次會談結束後袁耀有些憤憤不平道。

    “沒錯,如果我們不能與他達成協議,恐怕很快他便出兵花剌子模和康居、大宛諸國了。”荀彧道。

    聽了衆人議論,曹操道:“我看,不如讓他出兵,我們再派馬超協助花剌子模擊敗他,到時候他自然無話可說了。”

    郭嘉道:“這當然可行,只是公子不希望這樣,一旦打起仗來,少則數千,多則數萬人喪命。”

    曹操一聽,搖搖頭不再說話。當年他徵徐州,要不是袁耀作梗,他都想屠淨徐州人,哪像袁耀這樣,打個仗死幾百幾千都受不了。

    魯肅道:“我看,也不必談了,直接警告他,如果他對各國用兵,大漢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荀彧道:“這當然是最後一招,不過只有不得已情況下才用,如今還不必撕破臉皮,畢竟我們還在人家地盤上。”

    張飛嚷道:“還談他個鳥,我跟惡來殺進宮去,逼那小子簽字完事。”

    劉備罵道:“你再亂說話,還想不想讓袁公爵放心給你推薦事做?”

    張飛笑道:“我也就說說罷了,如今我老張做事可小心了,處處合法合規,不信問問大家。”

    袁耀等人呆在富樓沙半個多月,該賣的東西賣完了,該玩的地方玩到了,也乘熱氣球觀看了著名的開伯爾山口。眼看波調沒有簽訂和平協議的意思,袁耀也越來越覺得留下來沒有多大意義。

    也許,真如曹操所說,讓他出兵,再將他打敗,如此一來才能讓他心服口服。畢竟,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也是需要犧牲生命換來的。

    就在衆人商議着準備離開富樓沙,繼續前往安息帝國訪問的時候,大事發生了:貴霜南部諸國宣佈響應袁耀的和平主張和自治原則,決定脫離貴霜帝國自治!

    袁耀等人得到這個消息頓時愕然。

    這個時候想離開也不是,不想離開也不是。

    想離開,只怕波調未必放行,因爲南部諸國用的是響應袁耀主張爲藉口,他一定懷疑是袁耀挑起的南部諸國叛亂,豈肯放走袁耀。

    但如果不盡快離開的話,袁耀等人可能有生命危險。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