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商海巨鱷 >第九百三十四章 責無旁貸(四)
    第九百三十四章 責無旁貸(四)

    “齊叔,領頭羊的人選雖然難找,可真要下定決心,其實也不會難到哪去,在準備就緒後,小侄手中的金石集團人力資源部可以幫着對有意競爭者進行篩選,最終的人選確定上麼,小侄也可以出面考覈上一下,當然了,最終還得齊叔您來定奪。”

    國內的管理人才雖是急缺,但並不是沒有,實際上,不少國企內部就有着衆多的璞玉,只不過因着體制的僵化,難以脫穎而出,最終被磨得個棱角盡失,似海爾張銳敏、蜀中長鴻老倪那等最終殺出來的帥才實在是太少了些,絕大多數的國企領導人都是中庸之輩,根本派不上大用場,對此,郭文峯自然是很清楚的,也早就有了解決之方案。

    “好,有你阿峯出面,我沒啥可不放心的,接着往下說。”

    郭文峯肯出面幫忙,齊書記還真就沒啥可擔心的——沒見金石集團各家子公司都經營得紅火至極麼,那些人才可都是郭文峯一手提拔起來的,靠的就是郭文峯的過人之眼光。

    “國企改革要想形成體系,光靠以點帶面是不行的,還得有合資體系之配合,另外,對毫無前景可言的小企業,就必須痛下拍賣甚或是關門倒閉之決心,咱們先來說一下合資體系好了。”

    “資本都是逐利的,前景太差的企業,哪怕規模再大,都引不來資本的合作,我這頭挑選了榕城一化、二化以及電機廠、電器廠四家企業出來作爲改革的試點企業,具體來說就是我金石集團出資金出技術出管理,與上述四家企業進行合資,對企業進行產業重組,力爭在最短時間裏讓企業迸發出新的活力,如此一來,國有資產不單不會流失,反倒能迅速增值。”

    郭文峯之所以參與榕城的國企改革,看重的僅僅只是齊書記本人,至於說到經濟效益麼,那反倒是其次,實際上,就金石集團目前的發展速度以及規模來說,他對榕城這些中小型國企根本沒啥興趣可言。

    “哦,能說說具體的合資方案嗎?”

    郭文峯所提的四家企業在國內雖然排不上號,可在榕城麼,卻都算是大企業,每家企業都有着兩千人以上的員工,若是真能將這四家企業盤活了,那榕城的工業體系之發展也就能走上了快車道,自由不得齊書記不動心的。

    “簡單來說,就是我金石集團下屬的夏海日化對一化、二化進行兼併,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並對現有的人員進行考覈,淘汰掉冗員,並將離退休人員安置到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中去,兩家企業共用金石日化的各種品牌,只要質量上不出現問題,企業的盈利必然可期。”

    “至於電器廠麼,則同樣可由金石愛華音響有限公司進行兼併,技術改造以及管理模式更新上都以愛華音響有限公司爲主,產品經營方面亦然如此,只要市裏充分放權,企業的盈利同樣不成問題,唯一稍麻煩些的就是電機廠,我打算跟櫻花國方面聯繫一下,看能否引進幾條先進的摩托車生產線,先生產摩托,等條件成熟了,再上汽車項目,投資的規模相對較大,預計總的投資應該不下十億美金,時間上恐怕得稍延後一些。”

    在不計較目下之得失的情況下,榕城一化、二化以及電器廠的兼併改制都不算啥難事,無外乎就是資金投入多少的問題罷了,郭文峯根本不會放在心上,然則要上馬摩托企業就沒那麼簡單了,榕城電機廠本身是不具備這等能力的,要上馬,就得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這其中牽涉的方方面面可就多了去了,具體何時能搞定還真就不太好說了的。

    “唔,依你看來,汽車項目能在何時上馬?”

    相較於化工、電器等中等規模的投資而論,齊書記明顯對汽車項目更感興趣一些,這也不奇怪,汽車項目纔是真正能拉動地方經濟的大項目。

    “最快也得三年之後,齊叔,咱們榕城不單缺乏相應的配套企業,也沒有相關的工業基礎,目下能先將摩托車廠建起來,已然是極限了的,唯有等技術基礎打紮實了,才能考慮引進汽車項目,心急是真喫不得熱豆腐的,不過您放心,我這幾天就會先跟櫻花國的朋友們打個招呼,摩托車生產線的引入應該很快就會有消息的,實在不行,我再讓芬蘭的諾基亞集團出面聯繫一下歐洲的企業,年底前應該就可以開始着手組建榕城摩托車廠了的。”

    對於齊書記心急着要上大項目的想法,郭文峯可以理解,奈何涉及到技術以及設備的引進問題,急是肯定急不來的。

    “行,只要項目能落實就好,遲一點也沒關係。”

    聽得郭文峯這般說法,齊書記的老臉不由地便是一紅,也自沒好意思再多言催促。

    “咱們先前已經談過了以點帶面以及合資兩種模式,那麼接下來要談的問題可就有些棘手了,那便是對前景黯淡的小企業的關停並轉問題,這其中的度之把握無疑很難,集體企業倒也就罷了,所有制在於集體,讓他們獨立出去自負盈虧也就是了,至於那些小國企,我的意見就是拍賣,賣不出去就止損關閉,只是如此一來,就肯定會有大批的職工下崗,這個問題不解決好,社會隱患必然增多,不知齊叔對此可有何穩妥的應對之策嗎?”

    不是所有的國企都有着挽救價值的,也不是所有的國企都能一改就起死回生的,在經濟大潮下,註定會有大批的國企面臨着倒閉之結果,這是無法避免的客觀事實,對此,有着前世記憶在身的郭文峯可是有着極其清醒之認識的。

    “這……”

    齊書記在決定以國企改革爲履新的突破口時,考慮的都是中等規模以上的企業之改制問題,對那些小型國企的改革還真就不曾深入思考過,此時被郭文峯這麼一提醒,不由地便愣住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