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農門辣妻:傻夫,吹燈上榻 >第182章 制勝關鍵
    一個好的故事,都要有幾個強有力的配角,齊玉珍講的這個故事更是如此,當故事講到大良這邊時,文昱楓和文默都顯得很興奮,其實這種興奮,應該說是一種情懷。

    舉個例子來說,有兩個國家,其中甲國插足乙國的事物,並且在乙國的某一個決定性的事物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對於甲國人來說,就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還有一種國家強大的錯覺。

    大良就是甲國,文昱楓和文默就是甲國人,白錦荷嘆息一聲,對於智商低下的人來說,表面的繁榮足以讓他們歡欣雀躍,因爲他們看不見繁榮背後的衰敗。

    齊玉珍的臉上並沒有文昱楓和文默的那種情懷,好像他只是一個講故事的,他依舊慢條斯理的說着。

    宋昌安將百夷寶藏給了宋昌盛,有了百夷寶藏,宋昌盛便有了與四皇子抗衡的籌碼,兩人第一次交鋒,四皇子慘敗。

    當時,四皇子想以強大的兵力,向鄭皇施壓,可是卻發現糧草欠缺,大將軍也被糧草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四皇子取出自己的私人銀票,準備籌備糧餉,可是鄭國幾家大型錢莊,卻拒絕支付銀兩,原因是收到當家人的命令,拒絕兌換皇室的銀票。

    被這些錢莊拒絕後,四皇子看着眼前的銀票發呆,他第一次體會到,有了銀票竟然兌換不出銀兩,四皇子一籌莫展,這就相當於一個百萬富翁拿着存摺去銀行,可是銀行卻說你的存摺不合法,不能取款一樣。

    不過既然有人提前斷他糧餉,那就怪不得他了,四皇子答應了良皇的條件,用銀票從大良購買糧餉,事成之後,將邊城割讓給大良。

    這個條件對雙方都很有利,大良有了四皇子的通用銀票,可以充實國庫,四皇子有了大良的糧餉,千軍萬馬便可任意調遣。

    只是他們這麼做,傷害了齊玉珍的利益,去年的那批糧餉,良皇爲了表明誠意,向四皇子提供支援,可是這批糧餉在龍源縣,被齊玉珍和頌王瓜分,頌王看到搜刮自大良的糧食,竟然要運到鄭國,大良的百姓餓得奄奄一息,卻將這麼好的糧食送給鄭國。

    所以頌王做了關鍵的決定,那就是撤出蓉城,並且幫助宋昌盛回到鄭國,結束這次戰亂。

    良皇的滿滿誠意沒有到達四皇子手裏,心中氣憤,便又籌集了糧餉,支援四皇子,並且派出了心腹中書令親自負責此事,可是此人的心中卻有兩個主子,一個良皇,一個是太子,在權衡利弊之後,中書令覺得還是應該給太子一些好處。

    就這樣又被齊玉珍和頌王鑽了空子,第二次盜走了糧餉,這一次可是決定性的,因爲鄭皇駕崩了,四皇子有兵馬,卻沒有糧草,宋昌盛有用不完的糧草,卻是兵馬不足。

    最後從邊城來了一支奇兵,宣佈支持七皇子,這支奇兵正是鄭皇派出去,迎接宋昌盛的那支兵馬,他們確定大良不會進攻鄭國後,一路披星戴月的趕回京都,而且鄭國局勢焦灼,必須靠他們速戰速決。

    有了這支兵馬和皇城禁軍的支持,宋昌盛優勢佔盡,這個時候四皇子做了一件蠢事,那就是搶劫百姓,這樣雖然讓他有了一點糧餉,但是卻失去了民心,宋昌盛繼位已是板上釘釘了。

    當宋昌盛坐在象徵權利的龍椅上時,四皇子也自立爲王,鄭國南邊的三個州被四皇子控制,四皇子的這一舉措,讓他失去了鄭國大臣的支持,而且大將軍竟然率軍歸順宋昌盛。

    敗局已成,四皇子回天乏術,自縊於南方行宮,良妃痛不欲生,兒子謀逆,連累母親,最後只能在冷宮中結束餘生。

    宋昌盛結束了鄭國的亂局,但是在爭奪戰中支持他的“崔家人”,讓宋昌盛心裏顧忌,他明白這一次的勝利,是因爲崔皇后選擇了他,否則鄭國沒有這麼容易結束紛爭。

    宋昌盛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冊封崔皇后爲太后,賢王爲一品王爺,崔太后心裏很高興。

    並且出使大良的人選,宋昌盛力排衆議,派遣賢王去大良。

    故事講到這裏,基本上已經結束,不過四皇子的慘敗,令人唏噓,他以爲依靠大將軍便可以成事,卻不知身處後宮的崔皇后以及她的“百夷寶藏”,纔是勝利的保障,一步輸步步輸,輕視任何一個人,都會爲你的慘敗埋下伏筆。

    大將軍最後歸順朝廷,宋昌盛雖然沒有奪了他的兵權,但是在這場戰爭中,起到決定作用的後起之秀,在兵部佔了很多席位,大將軍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過去了,往後的鄭國,宋昌盛給兵部重重壓制,最關鍵的是,兵馬的分散編配,徹底分散了大將軍的軍權。

    鄭國一切走上了正軌,大良卻還在深淵中苦苦掙扎,一場戰爭,一場變革,只是大良選擇了呆在原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