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農門辣妻:傻夫,吹燈上榻 >第412章 以茶論事
    在驛館休息了一天,早上起來,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推開窗,一股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白錦荷忍不住,多吸了兩口,記得剛來到這裏,還住在文家老宅的時候,下雨天在外面做飯的她,總會淋溼衣服,可是那個時候身上是溼的,心卻是熱的。

    文昱楓起來,看到白錦荷呆呆望着外面,不洗漱也不梳妝,他走到白錦荷身旁,看着外面的雨水,從房檐上流下,猶如一道雨簾掛在窗口,遠處的景色,深陷在雨霧之中,靜下心來細看,別有一番風情。

    喫過早飯,五皇子來到驛館,拜訪九賢王,兩個人說了半盞茶的功夫,就來到白錦荷的院子,九賢王將五皇子帶到客廳,讓吳尚過來請文昱楓和白錦荷。

    白錦荷正喂小浮喫奶,文昱楓一個人前去作陪,雖然對大良皇族印象不好,但是葉雲祈看起來比葉雲鴻順眼多了,不管是口蜜腹劍也好,笑裏藏刀也罷,見了人起碼有個好表情,不像其他幾位,總是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態。

    來到客廳,九賢王正和五皇子品茶,此茶是原國進貢的好茶,只是別人喝了,都說味道太淡,喝着沒意思,五皇子聽聞九賢王喜好品茶,特意帶了一份,讓人接了雨水,就地煮茶。

    文昱楓剛到,九賢王命人盛了一杯,雖說跟着齊玉辰學過品茶,但是白楊村那麼大點地方,怎能和京城相比,茶的味道自然不同了。文昱楓連着喝了兩口,竟沒品出這是什麼茶,這茶味道奇淡,但是淡淡中總能品出一絲芬芳,文昱楓又喝了一口。

    九賢王第一次見人這樣品茶,止不住好奇的問文昱楓:“喝了好幾口,知道這是什麼茶嗎”

    文昱楓正想問這位品茶大師,沒想到九賢王卻將這個問題拋給了他,文昱楓搖了搖頭說:“喝了好幾口,還沒喝出是什麼茶,不過這茶的味道清淡,隱隱有種甘甜,雖然不知名字,想必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茶”

    葉雲祈笑着說:“能品出其中的清淡,說明文兄也不是凡人,清淡清淡,人這一生,唯有清淡最難得”

    文昱楓聽了這話,心裏想着,清淡怎麼難得了,你是皇子,一生下來,就衆星拱月,你那裏知道普通百姓之苦,還清淡最難得,天天讓你粗茶淡飯,不出一個月,你再能說出清淡最難得,那才真算本事,哪像現在,喫飽喝足之後,無所事事,以煮茶消遣,自然覺得清淡難得了。

    九賢王聽了五皇子的話,只是微笑,一句話也不說,看外面萬紅落盡,無論怎樣的高風亮節,總歸會沉於泥土,這就是宿命。

    五皇子突然對九賢王說:“長公主昨晚一曲,當真驚豔滿堂。”

    九賢王笑着說:“皇姐隨性而爲,看待萬事萬物,自有她的說法,倒是我們,爲俗事拖累,太俗氣了。”

    五皇子也心有所感,輕聲說:“人道如茶,歲月如水,茶再好,水若太清,便少了味道,水若太重,味道又太濃,說來說去,還是火候,所以這樣的茶,你我喝起來,都感覺太淡,豈知不是茶太淡,而是你我心太重了。”

    九賢王想了想說:“五皇子是來做說客的想勸我無端的幫助大良如果抱有這樣的想法,我勸你還是少開尊口,鄭國不是活菩薩,渡得了一方人,渡不了天下人。”

    文昱楓聽了九賢王的話,才聽出了葉雲祈話裏的意思,難道說宋昌盛這一次獅子大開口,一口下去,良皇忍受不了了,所以纔派葉雲祈前來,一定是這樣的,文昱楓這麼一想,看待葉雲祈的目光,也變得冰冷起來,在他的印象裏,葉家的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五皇子也不例外。

    五皇子聽了九賢王的話,想了一會兒,笑着說:“齊家已經入了鄭國,難道這塊肥肉,還滿足不了鄭國,現在想要將大良趕盡殺絕,時候早了點。”

    九賢王聽了葉雲祈的話,不由得認真打量葉雲祈,葉雲祈的話,說明他看出了鄭國的意圖,只是他是如何看出來的九賢王不由得想起那天,他和宋昌盛議事,當時宋昌盛說出了他的想法,他還覺得鄭國對大良太仁慈了,可是經過宋昌盛的解釋,連他都心驚肉跳,宋昌盛是準備將大良當做家畜的養起來,可是一旦鄭國翻臉,這頭畜牲連填飽肚子都不可能,如何對抗鄭國呢

    宋昌盛的計劃非常隱祕,這個計劃有三個環節,第一環是大良東南方的雲東,雲東人心靈手巧,製作的工藝品美輪美奐,每年良宮裏大量的奢侈品都來自雲東,所以鄭國人決定大量採買雲東的奢侈品,然後將這些奢侈品運到鄭國的百夷地區,讓百夷人重新鍍金披銀,通過邊城運到大良。

    第二環便是九賢王這一次的目的,鄭國人在大良可以售賣工藝品。第三環是在第二環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開大良的門戶。

    這個計劃中,奢侈品起到了障眼的作用,真正的目的是斷了大良的糧食供給,雲東屬於大良的屬國,被大良壓榨了七八年,雲東內部反對大良bào xing的聲音,不絕於耳,所以這一次鄭國人將白銀源源不斷的送給雲東,但是大良和雲東能拿多少,那就各憑本事了。

    憑藉這一點,雲東的富裕是遲早的事,大良還能不能壓住雲東,就得看良皇的手段了,隨着雲東賺得盆滿鉢滿,大良內部也會想辦法偷師雲東,要不然雲東越來越富,大良越來越窮,這是良皇不允許的。

    等到這些東西,出了大良,又進了良宮,進了大良的大宗家,那個時候,即使良皇發現了癥結所在,他也只能飲鳩止渴,眼睜睜的看着大良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宋昌盛繼位之後,一直思考此事,以前他心裏有這個想法,可是要餵飽雲東和大良的官宦,即使掏空鄭國,也不一定能填飽他們,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爲齊家已經是鄭國的齊家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