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屍王小道長 >第258章 境地
    在外地人的常事中,蒙古人應該很能喝,但真實的就是,蒙古人能不能喝先另說,他們是不會讓自己喝的爛醉如泥的,等酒喝到差不多的時候,就不會再喝了。

    所以幾杯馬奶酒之後,飯桌上就比較隨意了起來,現在的蒙古人對待賓客是很照顧的,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只要不是牽扯到原則性的問題,那就基本上禮讓了,只有蒙古人與蒙古人之間,很多事情纔會真正較真。

    酒足飯飽之後,易塵他們就來到了專門騰出來的客房休息,這裏距離邊境線還有三十公里的路程,而這次的行動定在了晚上,邊境線上梁超已經打通了關係,有着一個通道可以過去,時間是半個小時,半個小時內是不會有人管的。

    休息了一整個下午之後,一行人繼續上路,這次的車輛換成了扒犁,一共兩輛。

    兩輛扒犁,前面做了三個人,分別是閆雪、易塵和梁超,後面四個人,就是鐵板酒瓶子他們。

    而物資被集中了一下,放在了兩個小的鐵扒犁上面,就有點像那種大爺大媽們逛菜市場用的拖車,這種環境下能拖不少東西。

    所以每一輛扒犁後面,都跟着了一個小尾巴,拉長了距離。

    雖然馬的力量很大,但是畢竟這麼多人和東西,所以天黑上路之後,速度並不快,遇到一些比較陡的地方,易塵他們就會下來,讓馬拉着貨就行了。

    看上去倒是挺心疼馬兒的,不過可悲的是,這兩匹馬自從被梁超的蒙古朋友們選中之後,就註定是回不來了,畢竟人出去就不是簡單的事情,所以這出去之後,也就沒有必要再把馬兒弄回來。

    廣闊的雪原之上,並沒有海拔太高的山,而是有一些高度在百米左右的突破,翻過三個土坡之後,就是邊境線的位置。

    天空中瞟着一些小雪,所以星光和月光也就無從談起了,等離開蒙古包大概十公里之後,外界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光源了,只有gps手機上傳來的微弱光芒,儘管只是這一點光芒,卻能夠在很遠的地方看到。

    所以易塵他們並沒有使用手電之類的東西來照路,內蒙這地方屬於高原了,而且是國內除了青藏高原之外的第二大高原了,內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從西北向東南略呈弧形分佈,是中國多風地區之一,年均風速46米秒;是中國湖泊較多的地區之一,常年有水的湖泊湖水淺,面積小,或爲雨季湖。

    內蒙古高原是中國重要的牧場,草原面積約佔高原面積的80,屬歐亞溫帶草原區的一部分,是中國最大的綿羊及山羊放牧區和中國駱駝主要產區之一。內蒙古高原平均每平方千米僅3人。

    內蒙古高原形成歷史久遠,早在距今1.3億年前就奠定了高原地貌的基本輪廓。此後,地殼相對穩定,經過長期的風化、流水和風蝕等外力的剝蝕作用,把高地削平,低地墊高,致使原來起伏不平的地表趨於平坦均一。

    這個作用在地

    貌學上叫準平原化。到了距今200300萬年以來,地勢才明顯上升成爲高原。近萬年來,高原變得愈來愈乾旱,河流很少,地表植被稀疏,水力侵蝕作用非常微弱,風力作用強盛,使很多地方粗沙礫石遍佈,甚至石骨巉露,形成戈壁和沙漠。

    活動在今天內蒙古境內的北方各族主要有林胡、樓煩、東胡和匈奴。

    戰國時期,林胡和樓煩活躍在內蒙古高原上。匈奴強大起來以後,林胡和樓煩又歸屬了匈奴。

    春秋戰國時代,東胡人的活動地域大致在今天的呼倫湖以東、嫩江以西的大興安嶺山脈北段和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

    這一地區,森林繁茂,禽獸衆多,綠草如氈,水系如網,是古代居民以漁獵、採集和畜牧的主要區域.東胡人在這裏從事着畜牧、漁獵和採集的生產方式,孕育了漁獵文化。

    春秋時期,經過長時期的歷史發展,匈奴吸收了諸戎、狄成份而強大起來,戰國時被漢文獻稱爲匈奴。

    初見於漢文字史籍記載的匈奴,主要活動在今天內蒙古境內的陰山及河套一帶。公元前310年左右,匈奴地域已與戰國的燕、趙、秦三國相鄰。

    戰國末年,匈奴東界已達燕長城以北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東部一帶.戰國中後期,匈奴廣泛分佈於今天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匈奴人在鄂爾多斯高原、河套地區和呼和浩特平原曾經長期駐牧,生息繁衍,生居死葬。

    從以上具體史實可以看到,戰國時代內蒙古高原的大部都在北方遊牧民族的掌控之下,從事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秦漢時期,匈奴民族部落和中原人各自建立了兩種政治體制、經濟模式和文化內涵的集團,在長城沿線進行了密切接觸,遊牧和農耕兩大文化發生了激烈碰撞和交融。

    在戰國末期,當時的燕國、趙國以及秦國的領土已經拓展到今天的內蒙古地區,後來中原的華夏民族便逐漸開始遷移到內蒙古南部地區定居。

    大約在公元7世紀以前蒙古族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一帶,後來西遷到了鄂嫩河上游不爾罕山和克魯倫河一帶。在我國唐代史籍中稱爲“蒙瓦”,遼史中稱爲“萌古”。

    公元11世紀,他們結成了以塔塔爾爲首的聯盟,強大一時,因此,“塔塔爾”或“韃靼”曾一度成爲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稱。後來西方通常就將蒙古泛稱爲韃靼。

    公元12世紀,蒙古族已經散佈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並分衍出乞顏、札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

    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爾、翁吉剌、克烈、乃蠻、汪古諸部。

    它們大小不等,經濟文化發展亦不平衡。遊牧在草原上的被稱作“有氈帳的百姓”,主要從事畜牧業;居住在森林地帶的被稱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從事漁獵業。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