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寒門首輔 >第二百章 超越時空的棉花種植技術
    可惜,本朝考的實際並不是四書五經,而正是朱子集註。

    光讀懂原文並沒有什麼用,要的是理解朱子他老人家的意思。

    這一點很關鍵,這就相當於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升級版,準確的講應該叫獨尊朱子。

    謝慎只得感慨朱子的思想更迎合統治階級的需求,便是把亞聖孟子放到朱熹的那個時代,官家也會選擇更實用的理學。

    按下這些閒話暫且不提,卻說譚芳的狀子被吳縣令打回去後惱羞成怒,當即就要給乾爹李太監寫信。

    若不是幕僚何綸極力勸阻,那封信就送出去了。

    譚芳之前就因謝慎挨板子受辱如何能嚥下這口惡氣,只是何綸分析的頭頭是道他也不好駁斥。

    最終譚芳決定等有機會進京當面向李太監哭訴。

    至於謝氏族人則被譚芳當作發泄對象趕了出去。

    謝七叔爲首的一衆謝氏族人直是雲裏霧裏。

    來時那譚員外分外熱情,怎麼才幾天的工夫態度就發生了急劇變化

    餘姚城裏的貴人,還真是捉摸不透

    無奈之下謝七叔和一干族人只得憤憤不平的離開了餘姚城返回句餘山去。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便是四月中旬。

    謝慎發動了王守文,謝丕家的一干佃農到海塗嘗試種植棉花。

    關於海塗種植棉花的具體技術謝慎也不算十分清楚,只能說知道一個大概。

    他將一些重要點講給佃農聽,佃農紛紛表示讚歎。

    想不到瘦弱斯文的小相公對農事也有了解,當真是叫人欽佩

    人總是喜歡於劃分羣體的。

    原先謝慎在這些佃農的心中不過是一個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只讀聖賢文章的小相公,但現在他卻是一個可以值得交心的朋友。

    至少在棉花種植這一塊,謝小相公懂得比他們都多

    能和兩家的佃農交流感情,謝慎自然也十分樂意。

    他也存有私心,便是從這些佃農中選出個身材健碩魁梧的作護衛。

    上次謝家的護衛被大哥謝方辭退後謝慎又去牙行了幾次,但每次都是失望而歸。

    照理說護衛從族人中選是最爲合適的。但謝家那些族人的性子謝慎可是領教了。他們不來喫白食謝慎就謝天謝地了,實在是用不起

    故而謝慎只能退而求其次,從兩位好友府上佃農挑選。

    王守文和謝丕自然是拍着胸脯作保,自家佃農都是品行良好的,可放心挑選。

    但佃農畢竟不是奴僕,還得他們本人同意纔是。

    謝慎一一問過去,發現有意向到謝家做護院且符合謝慎用人條件的只有一人。

    這人名叫魯種田,名字倒是十分符合莊戶人的身份......

    謝慎和他簡單交流了一番便表示他明日起可以來家中任職了。

    這魯種田身材魁梧,足足有小山一般高,硬件條件實在是好。

    加之魯種田家中只有其一人,沒有親戚子女拖累,可以一心撲在護衛事業上。

    畢竟護衛是個搏命的活,平日裏沒事還好說,一旦出了事那就是你死我活的大事。

    有家室拖累的人很難做到拼命,那謝慎僱傭他們做護院也就沒了意義。

    從沿海灘塗回到家時謝慎心情大好,當即給小蘿莉講了一段儒林外史,望着小蘿莉如癡如醉的眼神謝慎十分得意,打趣道:“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公子我好有才華”

    小蘿莉這纔回過味來,哼道:“纔不是呢,明明是這故事好,和公子有何關係。”

    謝慎搖了搖頭不與小蘿莉鬥嘴,而是鋪紙研磨準備寫一封信叫鄭訓導託人捎給寧員外。

    這些時日一直被瑣事纏身,疏忽了和寧員外的交流很是不該。

    既然是合作伙伴就要保持頻繁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維繫感情。

    生意無外乎人情,這點是謝慎兩世爲人總結出的精華。

    何況寧員外不僅僅是合作伙伴還是競爭對手。

    如果謝慎對他表現冷淡,很可能會被寧員外誤以爲是心存戒備,從而淡化和謝慎的合作。

    在生意的初始階段謝慎還沒有能力甩開寧員外獨自經營,抱大腿是最正確的選擇。

    何況寧員外這個人還是蠻有意思的,至少在眼下謝慎不用擔心背後被人捅刀子。

    謝慎在信中提了一些自己對茶葉經營的看法並詢問了寧員外這些想法的可行性。

    當然,謝慎還向寧員外對大哥謝方照拂表示了感謝。

    一封信寫好謝慎便直接到縣學而去。

    這件事太過特殊,叫陳虎兒去他還是不太放心。

    此時鄭訓導正自在堂屋內打盹,被腳步聲驚醒後四下張望一番見來人是謝慎苦笑道:“謝賢生來的真是巧,爲師剛睡下沒有盞茶的工夫你便進屋了。”

    對於這位鄭訓導,謝慎的感觀發生了一些改變,總體觀感還是不錯的。

    “學生叨擾了。”

    謝慎拱手賠禮道:“學生這裏有一封書信,還想請恩師代爲轉送給寧員外。”

    “哦,放下吧。”

    鄭訓導點了點頭,輕聲道。

    其實一封信由誰送是很有講究的。

    謝慎當然也可以自己派人去送,但效果絕對不會有鄭訓導來送的好。

    寧員外既然在信中告訴謝慎鄭訓導的過往,就是希望他能成爲一座橋樑連接二人。

    這樣二人都不會覺得突兀,可謂美哉。

    “正好明日爲師要去一次杭州府,便幫你把信捎去吧。”

    “哦恩師要去杭州府”

    對此謝慎還是感到有些驚訝的。

    縣學訓導的日常職務就是教授縣學諸生學問,沒有別的職責。故而他們因公外出的機會是很少的。

    鄭訓導訕訕一笑道:“寧員外每年壽辰爲師都會前去祝壽,今年自然也不能例外。”

    原來如此

    看的出來鄭訓導對當年寧員外伸出援手,給他提供西席先生職位十分感動,故而每年寧員外壽辰他都要去祝壽。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如果當時不是寧員外雪中送炭,鄭訓導別說考中舉人了,連喫飯餬口都是一個問題。

    滴水之恩當涌泉以報,鄭訓導這麼做也算寧員外沒看錯人。

    ......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