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寒門首輔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書
    秉持着考好四書試就考好了整場會試的定位,謝慎在構思了半個時辰後,開始小心翼翼的提筆蘸墨揮毫。

    謝慎按照順序答題,最先開始作四書試文。

    論語的題目是“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孟子的題目是“人之患在好爲人師。”

    中庸的題目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題目沒有什麼出奇的,因爲是會試,故而沒有截搭題出現,都是直接從四書中抽調一句,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謝慎寫完一篇時文用了半個時辰,又用了一個半時辰把剩下的兩篇寫完。

    如釋重負的吐出一口氣,謝慎趴在案几上稍稍歇了歇蓄力。

    接下來便是五經試的四道題目了。

    與四書試相比、經試就沒有那麼難考了。

    畢竟東西都是從一科本經中出的,很難有新意。

    謝慎又用了兩個時辰把四篇關於詩經的時文作出,總算是完成了會試第一場的考試。

    萬事開頭難,雖然比起鄉試,會試的考試環境好了不少。但實際上謝慎並沒有覺得這對考試狀態有多麼明顯的提升。

    會試的刷人比例不似鄉試那麼恐怖,但也絕不是走過場的,不然以王陽明的水準爲何會三次會試才上榜

    人有時還是需要外界加壓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亞聖之言,誠不我欺。

    離開了貢院,謝慎便約了謝丕、王守文一起去臨近貢院的酒樓喫晚飯。

    三人坐定後,各自點了些酒菜這便就考試的題目聊了起來。

    王守文覺得題目很容易上手,不太能拉開差距,具體要看房師的喜好。

    謝慎則認爲好的文章一定可以脫穎而出,不會被埋沒。

    三人聊着聊着就聊到本次主考官謝遷和王鏊身上。

    謝丕顯然還在爲老爹避而不見謝慎的事情羞愧,訕訕笑道:“慎大哥,那日的事情你切莫放在心上。父親大人也是爲了避嫌。”

    謝慎沒想到謝丕還會爲這件事情專門向他賠禮,淡淡笑道:“丕賢弟不必愧疚。主考官考前不得私見考生,這是朝廷規制。令尊不見我也是爲了保全名聲。”

    謝遷和王鏊都是名臣,前者的影響力似乎更大一些。由這二人出任會試主考官是絕對挑不出什麼錯來的,如果硬要挑錯只能說弘治朝的名臣實在太多,隨便挑一些出來都能勝任主考官的位置。

    譬如弘治六年的主考官李東陽,又譬如內閣老油條劉健。再譬如弘治三君子之一的馬文升。

    “考完了第一場,接下來的只需要隨便寫寫即可。”

    王守文的心情顯然不錯,能夠來京師參加會試他已經很滿意了。

    看着父親那驚訝又驚喜的目光,王守文難得的挺直了胸脯揚起了頭,雖然這樣翹尾巴的後果是被王華關了禁閉,但是王守文還是很驕傲。

    他是靠着自己的實力考取的舉人,並沒有藉助任何父輩的廕庇,這難道還不值得驕傲嗎

    會試若能上榜自然最好,即便不能上榜他也已經可以大喊一聲吾輩豈是蓬蒿人了。

    “你們聽說了嗎原督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少保屠滽屠大人被擢升爲吏部尚書了。”

    鄰近雅間的一名士子頗是玩笑的說道,引得一陣唏噓。

    “吏部尚書真的假的”

    “阮兄你這話說的,我還能騙你不成我舅公是吏部考功司的員外郎,他前日剛剛得到的消息。”

    “嘶,那可了不得啊。屠大人是正統五年人吧細算一算也已經五十有六了,能夠熬成吏部尚書算是無憾矣。”

    “誰說不是呢,多少人在官場中熬了一輩子也就是混個四品緋袍,想要再往上爬可是難咯。”

    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謝慎聽到這心中不由得一沉。

    屠滽這個名字不像李東陽、劉健、謝遷一般如雷貫耳。如果不是專門治明史的人幾乎不會知道。可謝慎偏偏是科班出身,自然對這位有一些印象。

    屠滽是浙東鄞縣人,成化二年中的進士。

    翻開他老人家的履歷表,就會很驚訝的發現許多御史的職位。

    監察御史、右僉都御史、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屠老大人幾乎是跟御史幹上了......

    好在他老人家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一步登天成爲吏部尚書。

    吏部爲六部之首,吏部尚書爲百官之首,謂之天官

    即便內閣慢慢取代外朝成爲權力的中心,吏部尚書仍然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強大力量,隱隱和內閣有分庭抗禮之勢。

    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天子想要分內閣的權,故而纔會允許吏部尚書作爲百官之首和內閣進行“較量”。

    吏部尚書和內閣首輔之間“越來勁”,天子越舒心。

    說到底這也是帝王心術的一種體現,司禮監和內閣的票擬、批紅機制也是此理。

    明代的言官是一個極爲特殊的羣體,謝慎前世治明史時就對這一塊很感興趣,一來是都察院的權力很大,二來言官彈劾上書不必負責任。

    也就是說如果御史參奏的事情被查實,那麼這個上奏的御史就會受到嘉獎,而如果查明他的奏報有誤,御史本人也不會受到任何懲處。

    穩賺不賠的買賣自然誰都想去做,言官們自然就前仆後繼的上書“鍼砭時弊”,漸漸的就會偏離天子的本意連帶着天子也開始噴。謝慎都能想象諸御史捲起袖子,吐沫星子四濺噴到天子臉上的場面。

    也就是弘治天子是老好人能夠忍得了,要是換了嘉靖,哪個臣子敢和他對着幹別管多麼德高望重都會被拖出午門廷杖。

    君不見那場著名的大禮議打斷了多少根忠臣脊樑。

    在謝慎看來,這位屠尚書顯然具備言官那一套能侃能聊的看家本領。

    謝慎對於這位屠大人的印象並不多,但總體印象還是積極的。

    這麼一位老前輩出任天官,自然是好事。

    不過......

    謝慎印象中這位屠尚書似乎屬於剛直不阿那種類型,簡單說就是辦事不會打彎兒。

    ......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