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萬法無咎 >第八十四章 天人緣法立地根
    五六個呼吸之後,歸無咎環身井欄化作點點金屑,消散在半空。真傳令符的維持時間到了。

    歸無咎有些感嘆。他多費了些周折留下四人屍身,自然不是無的放矢。但這一場鬥戰,即便接下來一無所獲,單是鬥法歷練就是一筆寶貴財富。

    一年之前,他和火雲道人戰後,其實有幾分自傲。只因那是他第一次實戰交手,對手更是金丹修士。歸無咎自忖鬥戰的過程中,自己步步爲營,章法謹嚴,未曾露出一絲破綻。最終計中藏計,設下連環陷阱一舉致勝。歸無咎心中自許爲爭途之上的極漂亮的一戰。

    但是今日戰後重新審視,歸無咎看法卻有些許改變。與下界修士作戰,利用雙方的知見差別,勝負在一着之間就可塵埃落定。

    如他方纔看似處境極爲被動。但抓住了對方放鬆警惕的時機,“隱真寄託法”和“正位北辰小挪移”二術,超出李道人等四人預料之外,一擊便奠定了勝局。

    如此再回味第一次和火雲道人交手,自己雖未露破綻。但用計過深,反而失之於繁密和拖沓,缺乏了一擊致命的犀利。

    當然,這也是和自己實力高低、底牌多寡有關。正因爲處於自家洞府“三返權輿陣”之前,歸無咎無有後顧之憂。故能將“越衡真傳”這最後的護身底牌用作進襲。

    歸無咎將四人屍身收起。大手一揮展開一副圖卷。

    貞如島地形圖。

    此事在那無名荒島已經做過一遍。不過那時是贗品仿刻真品,現在卻是真品回摹贗品。刀劍鏟錐錘一齊取出,依照鋪散在地面上紫、碧二色光華恢復原貌。

    乘坐破浪錐前來時,歸無咎早已想好要在荒海外圍佔據一島嶼,權且當作一道門戶據點。隨意修煉一年半載,也不需要大動干戈。到時候若是白龍商會在荒海有更優越的堡壘,自己便及時聯繫商會三重境真人,坐享其成便可。

    但事實不如人意。白龍商會等受限於和餘玄宗的“君子之約”,勢力範圍被限定在中曲島中,研究五行雜玉所處的檀雲山、煙雲山、紫雲山所受監控之嚴密,遠非外圍島嶼可比。

    事實是明擺着的。對於中曲島,餘玄宗除了“地脈賦形珠”這等簡陋手段外。必定還有監控整座島嶼的完整法陣。

    一盞茶的功夫之後,戰場打掃得滴水不漏,是清點收穫的時候了。

    這一切自然在自家洞府之中完成。從現在起直到明日未時,歸無咎有將近十個時辰的時間消化這些外物。

    四道屍身整整齊齊的躺在地上。順手刻畫封物法陣之後,利刃輕閃,四枚金丹收入囊中。

    天下之物的物性有相反相成之理。對於人道修士而言,妖修的妖丹,魔修的魔丹均有一定用處。或煉成外藥,或修煉神通祕術,甚至可以當作精玉一類的大補之物直接煉化吸收。只不過過程繁複精密,非常人可知。

    而人修的金丹,於同類之間卻用處不大。妖修、魔修之道大致類似。

    相反相合,不傷其類,這是天地生人的道理。

    但歸無咎卻有些特殊。金丹二重鏡之後,此物於他大有用處,堪稱他修道途中的關鍵一步。

    半個時辰之後,六枚納物戒的禁制被破解。

    精玉總數達到了驚人的七十餘萬,相當於五六位元嬰真人的身家。實在出乎歸無咎預料,更算是一份意外之喜。其中桑道人納物戒中便有三四十萬。這些並非此行虜獲,而是當年他道途未斷時候,各方賞賜所得。

    原本歸無咎以爲,自己身家之富在下界可敵一宗一門。但品珍會上,先是爭購靈草是巧施計策,以撿漏的三目鸞卵胎交換所得。隨後謀取天演鍾,卻是求助於白龍商會。

    這讓歸無咎認識到,自己身上之物價值雖高。但多半是自家有用、又不能顯露人前之物。譬如那九品寶胎,依照玄墀閣內和七品寶胎的兌換功勳對比。估算其在下界的價值至少在六七億精玉。但是自己可以將之出售於人嗎

    論實實在在的精玉,或者物物相易的儲備,自己並不算多。估算總價值不超過五十萬精玉。以他九大上宗真傳弟子的身份,這實在是有些不足了。

    七十餘萬精玉,對於歸無咎自身財富,是一個極大的補充。

    將精玉先一步整理好,歸無咎再對其中寶物之類一一過目檢視。其中李道人、桑道人鬥戰之法都在雜卦算盤、青藤神通之中,攻守兼備。所用其餘寶物極少。

    而林道人、禿頭道人的儲物戒內卻雜物甚多。如金劍、鐵鏟、飛刀、短笛之類二三流法寶足足有六七件之多。剩餘法器一類亦足有二三十件。不過這些法器中,唯有一柄七寸短刺稍稍能入歸無咎之眼。其餘不過是廢銅爛鐵而已。

    法器法寶檢視完畢,所餘之物,除了星月門法袍、弟子令牌之外,便只有這五六十枚玉簡了。

    看來自己那份感覺,並不在法寶法器之中。

    歸無咎將星月門法袍靈符隨便收起一副,神情凝重起來。如果是應在神通一類,莫非是那等收貨盤膝坐下,將玉簡一枚一枚拾起,檢索其中內容。

    按理說,下界功法。豈能入得了九大上宗真傳弟子之眼。

    可是歸無咎現在這副狀態,分明是在尋找極爲重要的東西。

    五行命引書指真問玄篇乙木青藤訣一盞茶的功夫之後,一枚枚玉簡扔在一邊。未曾看過的,只剩下最後一枚玉簡。歸無咎深吸一口氣,暗暗告誡自己。即便無所得,亦當平心視之。

    將這枚玉簡放在額頭一靠,靈識一閃間,將其中內容攝入心神。

    三息之後。歸無咎睜開雙目,長身而起,大笑三聲。

    由下而上,此路通矣

    長嘯過後。

    歸無咎自嘲一笑:元嬰之路還成敗未定,自己卻在爲成就天尊之道歡欣鼓舞,真是樂觀過了頭。

    說來話長。

    三十六萬年前的古修傳承固然無有任何一門流傳至今。但九大上宗之人均知,當今世代,道法昌盛超邁古今。

    這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從種種蛛絲馬跡中可以得知,三十六萬年前的修士,並未能臻至“道術相須”的合一境界,遠不能和堪稱至淳的九大上法相比。此輩至多修煉到破界飛昇的前一步。最終能夠突破關隘的,必然只是極少數。

    可是如今修習上法臻於真君境界,按理說道法已經完滿無缺。那最後一步“斬天人二分”成就天尊,似應無任何阻礙,不該依舊如此之難。

    但越衡宗三十六萬載所出不到四十位真君,最終成就天尊的不過五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