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 >第一章大宋紹興三年的發展
    在淮河流域的洪水之中,還是有部分百姓受到了損失,不過這樣的損失,是朝廷可以進行撫卹的。

    至少跟比往年發生大的災害的時候相比,這一年的損失,以及最後的結果都要好得多。

    這種提前進行防洪防旱的措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並且也爲之後,繼續推動一些農業設施的建設,爲這些農業防治工程,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參照答案。

    整個紹興三年,農業收入整體提高了三成,商業收入提高了五成左右,李綱對這個結果也感到不可思議。

    或許你會說商業爲什麼會發展的如此迅速,因爲在南方,已經開始真正的,在進行商品經濟的發展了。

    首先是土地,更多的不再僅僅只是侷限於生產,相對比較滯後的糧食作物,例如水稻的種植,而是多品種的開始種植荔枝、柑橘、茶葉,還有田間魚塘裏的魚類、家禽。

    在國家的鼓勵之下,普通百姓都在不斷的擴大種植和養殖規模,而這些農產品在產出之後,能夠向其他進行糧食生產的地區,購買自己需要的糧食,進行商業交換。

    在這種農業產品的初級商業交換的過程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商業的收入,而這些商業收入,並不是整個商業活動的結束。

    在商業交流的過程之中,還會產生各種附帶的消費,以及商業方面的稅收,這都是大宋的收入。

    在商品經濟交換、流動過程之中,所產生的各種餐飲、住宿、娛樂之類的商業消費,同樣是會給大宋,帶來一定的稅收收入。

    在這增加的五層商業收入之中,佔着非常大比例的,是和溪洞蠻族之間的商品往來。

    溪洞族從大宋這邊,購入了許多需要的食鹽、調料、茶葉,而將類似於耕牛,或者是他們當地出產的普通的糧食作物,賣給了大宋這邊的百姓。

    在這些交易之中,大宋這邊也是能夠獲利,因爲跟他們進行貿易的,主要是由官方進行授權的幾個商會,說白了其中的利益,全都是由大宋的官府佔去。

    到紹興三年的時候,農業的發展已經不僅僅,只是侷限於普通的精耕細作的農業,又或者是防洪防旱的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

    各種相對比較立體的生態農業系統,也在秦檜的構思之中,由朝廷的主持之下,在各個地方慢慢的推展開來,最爲實用的自然是已經非常成熟的,南方一帶的桑基魚塘系統,山間的小盆地水土流失農、林業保護系統。

    還有除此之外的,南方山地的各種梯田種植,北方嚴重的鹽鹼地,或者是高原田地之中的,果樹種植和養殖業配套的農業體系。

    這些都在不斷的嘗試之中,慢慢的發展,同時也已經摸索出了一些相應的規律。

    秦檜之前只是提出了自己的事情,對於具體的農業發展,他基本上插不上怎麼手,不過能夠提出這樣的設想,已經非常的不容易了。..

    現在私下裏,已經有很多人都說,秦檜是個內政天才,其實他並不是,他只不過是多了幾千年的知識儲備而已,這些知識大部分還都只是紙上談兵,真要是讓他自己上,最後絕對什麼都做不成。

    好在大宋在各個領域,都有各種各樣的頂尖人才,就算秦檜只是提出了一個設想,他們也可以把各種設想變成現實,所以秦檜在很多時候,還是很佩服這些古代的聰明人,他們不比後世的人差,他們唯一缺少的同樣只是知識儲備。

    和之前年度相比,紹興三年這一年,其實也發生了不少和戰爭,甚至比從建炎四年到現在,發生戰爭的數量還要多,波及範圍還要廣。

    只不過和之前,大宋面對金國或者是西夏的戰鬥,有很大不同的是,現在大宋的軍隊的戰鬥力,比歷史上大宋軍隊的戰鬥力要更強一些。

    其中很多面對的農民起義的軍隊,甚至可以做到跟對方一戰即勝,基本上不會出現特別多的傷亡,而面對的對手也從金國,變成了僞齊的軍隊,而僞齊的軍隊之戰鬥力,絕對無法跟金國的戰鬥力相媲美。

    在大宋跟僞齊的交戰之中,大宋從最開始到現在,一直保持着強勢的位置,這和歷史上的情況有非常大的不同。

    要知道歷史上的紹興三年,僞齊派出李成的隊伍,不但擊敗了大宋的荊襄李橫的五萬大軍,同時幾乎將整個現在湖北地區,全部都給打了下來。

    最後在危難之際,還是因爲有岳飛出馬,纔將這一地區給搶了回來,同時付出了非常慘痛的代價。

    但是現在大宋面對僞齊的時候,從頭到尾還沒有輸過任何一場戰鬥。

    當然,孔彥舟從南邊過來,翟興的軍隊也沒有輸掉戰鬥,同時也保證了自己的領地沒有丟失,不能夠算輸了,翟興的手下軍隊被擊傷的數量,比擊殺孔彥舟的麾下的數量要多得多。

    至於跟西夏的戰鬥,損失的人馬數就更少了,只不過在數百人左右,而其中還有另外一部分,是西夏國的人馬,打跟大宋沒有太多關係的涼州吐蕃六部的戰鬥,對於這些人的死傷,大宋不需要支付相應的撫卹的費用。

    大宋這邊跟歷年的戰鬥相比,死傷的人數變少了,在撫卹經費這一項上面,節省了不少的開支。

    節省下來的軍費,就讓大宋的財政支出寬裕了很多,這寬裕出來的錢,在秦檜等人的建議之下,被投入到了各種新式裝備,還有例如修路、防洪設施建設、疏通河道等,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面去。

    這技術發展上大部分的資金,還是投到了軍事裝備的研發上,這也是爲了大宋之後進行戰鬥的需要,是完全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

    而投入資金最大的一塊,便是火器的研究,在大宋的中後期,實際上已經有了火器的應用,秦檜希望火器這樣的戰爭利器,能夠進一步的發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