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一刀傾情 >第2006章
    厲秋風在京城錦衣衛南鎮撫司當差之時,常聽同僚說起朝廷黨爭,雖然沒有刀光劍影,卻比江湖仇殺更加兇險。一着不慎,不只自己丟了官職性命,連同家人朋友也不能倖免。後來他受了陽震中的派遣,假意救出燕獨飛,想查清青海派高手潛入皇宮,到底有何圖謀。沒想到這件事的背後隱藏着許多祕密,牽涉到正德皇帝遇害之事。此時聽馮渭講述昔年遼國朝廷之爭,厲秋風心下暗想,武林各大門派爲了江湖地位,尚不惜害人性命。那些大小官員爲了升官發財,不知道用了多少卑鄙手段。而耶律倍和耶律德光爲了爭奪皇位,使出的法子必定更加狠毒。韓延徽周旋於這些如狼似虎的契丹人之間,可以說是步步荊棘,稍有不慎,殺身之禍立至。此人能夠始終居於皇帝之側而不遇害,實有過人之能。若這番話真是他說的,此人爲官之術已是爐火純青,大明朝或許只有仁宗、宣宗兩位皇帝在位時的三楊可以與他相比。

    厲秋風思忖之際,只聽馮渭接着說道:“耶律倍原本一腔怒火,可是聽韓延徽如此一說,心下一片茫然,不曉得韓延徽這番話是什麼意思。韓延徽見耶律倍一臉驚疑,這才起身請耶律倍坐下,告訴耶律倍說,既然他到了韓家,大錯已然鑄成,自己即便想助耶律倍登上皇位,也無半點可能,不如仔細商議今後如何自保。

    “耶律倍越聽越是心驚,不由拍案而起,對韓延徽大聲說道,韓先生以爲我被困在東丹國那樣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定然無法翻身,卻不知道我已召集了三萬大軍重返京城。一路之上所遇城池無不大開城門,官員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到了京城之時,我麾下已有八萬兵馬,這等威勢,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比得上

    “韓延徽聽耶律倍說完之後,只是嘆了一口氣,口中說道,若是手下的人馬多,便能得了天下,當日先帝和太子殿下率領二十萬大軍南征,李存勖不過兩萬人馬,按理說應該束手投降纔是。可是先帝和太子殿下卻是大敗而回,這話又怎麼說

    “耶律倍被韓延徽揭了短處,心下大怒,可是韓延徽說的確是實情,他又無法辯駁。是以耶律倍雖然吹鬍子瞪眼,一時之間卻又無話可說。韓延徽請耶律倍坐回到椅子中,這才緩緩說道,大遼立國已近二十年,雖說老臣與太子殿下參照漢人典籍,制定禮儀典章,皇帝也頗爲讚許,可是契丹的皇室貴族、朝廷大臣、統兵大將,個個都看不起漢人,視漢人爲奴僕,防着漢人另有異心。

    “韓延徽說到這裏,略停了停,看了耶律倍一眼,這才接着說道,老臣浮沉半生,早已將世事看得淡了。其實老臣心下明白,先帝和太子殿下雖然待老臣極好,可是從心裏來說,是看不起老臣的。

    “耶律倍被韓延徽說中了心事,饒是他心狠手辣,卻也覺得有些尷尬。想要解釋幾句,又不知道如何解釋纔好,只能默然不語。韓延徽接着說道,太子殿下是一位極聰明之人,知道契丹人雖然彪悍無敵,可是能夠馬上奪天下,萬萬不可馬上治天下。爲了大遼的長治久安,這才與老臣商議,想要學着漢人的法子,爲大遼定下萬世之規矩,這樣纔可使大遼一代一代傳了下去。可是太子殿下雖然爲了大遼國嘔心瀝血,那些貴族和大臣卻並不願意向漢人學習。他們以爲老臣輔助先帝和太子制定規矩,是故意壓制他們,心下十分不服氣。因數未定禮儀之前,大臣見到先帝,只是抱拳躬身行禮即可,可是定了規矩之後,他們卻要三跪九叩,自然覺得麻煩。而且以前和先帝可以同桌共食,大碗喝酒,大口喫肉,席間還可以說說笑笑,何等快意而有了規矩之後,臣子只能離得先帝遠遠的,不能再像以前那般與先帝竊竊私語,說一些體已話。如此一來,他們有一些事情便辦不了。這份怨恨,他們自然不敢放在先帝和太子殿下身上,只能遷怒於老臣這樣的漢官身上。

    “前些年太子手握權柄,一直在朝廷和各地推行新政,已然惹惱了契丹官員。只不過太子殿下深得先帝信任,手中又有兵權,衆官員雖然心下不滿,卻也是敢怒不敢言。太后和二皇子瞧出其中的利害所在,這纔在暗地裏結交朝廷大臣和各地官員,許諾說有朝一日二皇子做了皇帝,一定廢除那些仿照中原王朝制定的規矩,以此換取大臣和官員的支持。

    “耶律倍越聽越是心驚,將韓延徽所講的事情與這些年的所見所聞一一印證。他原本是一個極其聰明之人,略一印證,便知道韓延徽所言非虛,心下不由悚然一驚,暗想韓延徽明明知道老二早就在背地裏對付自己,爲何不提醒我一聲,難道故意想看我的笑話不成

    “耶律倍心下驚疑不定,只聽韓延徽接着說道,雖然契丹貴族和許多大臣都對太子殿下心有不滿,不過礙於太子殿下強勢,卻也無人敢站出來反抗。老臣自然知道朝廷之中暗流涌動,不過自古以來,凡是朝廷變法,都會有人或明或闇跳出來阻攔。太子殿下深明事理,又極富智計,即便有人跳出來反對,也是螳臂擋車,只能自取其辱。只要太子殿下侍奉好先帝,登上帝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將這些制度推行一二十年,契丹貴族和官員漸漸適應,便不會有人再站出來反對了。

    “可是沒想到南征之時,太子殿下一時不慎,逆了先帝的旨意,使得先帝對太子殿下起了猜忌。後來東征渤海國,便是先帝設下的一計。渤海國雖然疆域不小,可是民貧國弱,又是苦寒之地,不能種植糧食,更加沒有放牧牲畜的草原。先帝一直沒有起兵攻打渤海國,並非是因爲渤海國兵強馬壯,而是因爲渤海國太過窮困,併入大遼之後,不只沒有什麼好處,還要爲渤海國的百姓送去糧食、牛馬,徒然背上一個大大的包袱。此番先帝突然決意消滅渤海國,便是想借着東征之名,將太子調出京城,將老臣這樣忠於太子的朝臣與太子分開,對付太子就更加容易了。

    “太子殿下爲大軍前鋒,沒費多少力氣便逼降了渤海國。於太子殿下來說,這當然是大功一件,可是先帝見太子殿下如此厲害,心下的忌憚又深了一層。他將渤海國改爲東丹國,又封太子殿下爲東丹國國王,便是要將太子殿下困在那裏,不能回到京城。說句實話,太子殿下名爲東丹國國王,其實與囚徒無異。先帝將太子一步一步誘入陷阱,皇帝的龍椅離着太子殿下可是越來越遠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