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
    任何行業,一旦形成了規模集成效應,後來者想要出頭都是非常困難的。

    即便是某個國家,靈機一動搞出了一款更先進的武器,也改變不了大局。

    武器裝備也是講究配套的,只有最適合的纔是最好的,而不是最先進的最好。

    兩邊一起賣軍火賺錢,擺明就是想要讓日俄兩國兩敗俱傷,以便從中牟取暴利。

    在國際上,這差不多是一個公開的祕密,各國高層該知道的基本上都知道了,包括沙皇政府也不例外。

    知道歸知道,需要尋求支持的時候,俄國人還是第一個想到自家的“好盟友”。

    玩兒政治的就沒有單純生物,大家都是無利不起早的主,要說維也納政府沒有算計,打死俄國人也不會相信。

    相比那些看不見的陰招,俄國人還是更喜歡這種擺在明面上的“牟取暴利”。

    &n... nbsp;畢竟,沙皇政府的錢大都是從神羅借的,維也納政府想要收回債務,就不能看着他們戰敗。

    在大多數時候,這種判斷沒有問題。當債務多到一定程度之後,那就變成了“欠債的是大爺”。

    只要維也納政府不想因爲俄國人債務違約,引發國內金融市場動盪,甚至是金融危機,那就必須要拉他們一把。

    可惜這次是一個例外,誰讓俄國人遇上弗朗茨這個來自“貨幣信用時代”的怪胎,根本就不把借出去的錢當成一回事。

    對比後世各國央行大水漫灌的財政政策,俄國人那點兒債務,還真不算什麼大事。

    只要擊敗了英國人,奠定了神盾的國際貨幣霸主地位。就算是俄國人債務違約,引發了金融危機,那也可以學習老美,拖人下水一起分擔損失。

    ……

    看了看文件上標註的價格,弗朗茨滿意的說道:“告訴俄國人,作爲一個崇尚自由貿易的國度,神聖羅馬帝國反對一切破壞自由貿易的行爲。

    帝國同遠東帝國之間的貿易,任何個人、組織或者是國家政府都無權過問,日本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對了,運輸通道打通了麼?不要協議都達成了,最後卻無法按時進行交易,那就砸招牌了。”

    “走私”是不存在的,作爲世界霸主,維也納政府從來都是最守規矩的。

    所以“軍火貿易”也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神聖羅馬帝國同遠東帝國之間的普通商業貿易,和正在進行的日俄戰爭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至於普通商品,爲什麼最後變成了武器裝備,或者是各類戰略物資,那就要去問上帝了。

    誰要是對這個問題好奇感興趣,可以親自去上帝跟前詢問,維也納政府甚至可以幫忙報銷路費。

    相比外界可能產生的“好奇心”,弗朗茨反倒是更關心運輸。幾十萬軍隊的戰略物資消耗,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如果是在神聖羅馬帝國內部,要運輸這些物資,無論是用船舶,還是火車都可以輕鬆搞定。

    真要是趕時間,把國內的貨運飛艇集中起來,也能解燃眉之急。

    可是到了遠東帝國,那就完全不一樣了。直接將貨送到交戰區,那明顯不現實。

    沿海地區都在日軍手中,就算是俄軍還控制着幾個要塞堡壘,也沒有能力衝破日本人的封鎖,把物資運回去。

    爲了保障物資的安全,繞道是必須要有的。遠東帝國只有少量的公路、鐵路,更多的還是原始的人力、畜力。

    一路繞行到目的地,路程距離恐怕絲毫不比從莫斯科到遠東近。唯一的優勢就是氣候環境相對較好,不像西伯利亞光趕路都要一年半載。

    腓特烈微微一笑道:“放心吧,父親。軍火商們可比我們積極多了,日俄戰爭剛剛爆發,他們就開始向遠東帝國調集戰略物資。

    政府只是居中調和,幫忙打通了官面上的環節,這點不難做到。

    日俄兩國都是入侵遠東帝國的主力,仇視兩國的人多得去了,其中也不乏政府高官。

    明面上他們不敢做什麼,但是暗地裏給日俄兩國添麻煩,他們還是很樂意做的。

    目前我們已經和當地的實力派搭上了線,加上我們運費給的高,當地人還是很配合的。

    最早出發的物資,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大草原,估計再過個把月,就能夠交到了俄國人手中了。

    這些物資雖然不多,但是也能夠解俄軍的燃眉之急。訂單缺口部分,我們從南洋地區就近抽調,最多半年就能夠送到。”

    利益動人心,哪裏有戰爭,哪裏就有軍火商。不需要政府專門去組織,僅僅是軍火貿易的暴利,就有人源源不斷的加入。

    在對戰爭的判斷和預估上,軍火商纔是最敏感的一羣人。弗朗茨甚至懷疑俄使館案剛剛發生,就有軍火販子開始準備了。

    當然,早做準備固然能夠搶佔先機,攫取最大的蛋糕;但是風險和收益並存,萬一判斷失誤沒有爆發戰爭,那就要悲劇了。

    每個時代都有軍火商賺得盆滿鉢滿,同樣也有軍火商賠得底朝天。若要評選十大高風險行業,軍火販子們絕對是榜上有名。

    雖說協議是維也納政府和俄國人達成的,但政府是要臉的,不可能親自下場玩兒走私。

    具體的交易操作,自然要由“背鍋”的軍火商來完成。反正軍火販子們的名聲都臭大街了,也不在乎多添上一筆。

    滿意的點了點頭後,弗朗茨突然補充道:“我聽說俄軍的軍紀非常糟糕,和當地居民的關係非常糟糕,這十分的危險。

    讓外交部出面警告一下沙皇政府,如果他們想要贏得戰爭,需要人家當地人配合的話,那就好好約束軍紀。

    要是做不到的話,這份協議現在就可以作廢。我們也沒有辦法,在當地人抵制的情況下,把物資送到他們手中。

    這是我說的,不需要避諱,直接原意轉達就是了。”

    具體效果怎麼樣,弗朗茨也不確定。反正有約束肯定比沒有約束的強。

    何況,他這個皇帝都親自出面警告了,縱使沙皇政府再怎麼心大,也不可能無視。

    不理解弗朗茨爲什麼這麼慎重,但腓特烈還是選擇了聽從。長時間的攝政,現在他已經不是從前那個遇事都問爲什麼的少年了。

    無數的經驗告訴他,不理解爲什麼,很有可能“爲什麼”就是字面意思。

    腓特烈也是親身經歷過的,很多時候一道普普通通的政令,都被下面一幫人解讀出了一連串的意思。

    要指責吧,人家又是在往好的方面引。不僅沒有危害,還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剛開始腓特烈還有些不適應,慢慢的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在他看來,弗朗茨現在對沙皇政府發出警告,要麼就是俄軍做的真過分,已經影響到了戰爭;要麼就是單純的看不過眼,想要改變這種局面。

    兩種結果都有可能,又都不怎麼靠譜。真要是想幫俄國人贏得戰爭,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拉着歐陸聯盟,一起對日本進行物資禁運。

    就如同菲律賓戰爭時期,爲了逼迫日本政府退出南洋地區,維也納政府就牽頭歐洲各國對日本進行物資禁運。

    後者更不用說了,但凡是同情心豐富的,都成不了大帝。

    具體可以參考自己叔叔,就是因爲同情心太過氾濫,理想主義太過濃厚,才被人從墨西哥趕了回來。

    這還是家族勢大,干涉大軍都冒了出來,震懾住了當地的實力派。要不然能不能活着走出墨西哥,都是一個未知數。

    對這位丟掉皇位的倒黴蛋叔叔,整個哈布斯堡王朝都沒有多少好感,包括腓特烈也不例外。

    倒不是因爲“踩低捧高”,本身就站在了食物鏈頂端,根本就不需要做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

    主要是因爲“傷錢”,爲了替墨西哥復辟大業籌集經費,馬西米連諾一世這些年沒少向他們“化緣”。

    要知道年輕時代,聽了這位叔叔的悲慘遭遇後,腓特烈也是慷慨解廊。

    不僅把自己多年儲存下來的零花錢,全部捐了出去,還自發的幫忙籌集資金。

    錢也就罷了,爲了家族榮耀,腓特烈也不會吝嗇那點兒零花錢。

    不奢求什麼回報,關鍵是錢花了出去,要看到實際效果啊!

    連續多年不見成果,擱在誰身上也有怨氣。時間長了,大家對馬西米連諾一世的好印象自然沒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