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
    歐陸各國一起坑俄國人,大陸聯盟陷入內鬥,大洋聯盟終於獲得了短暫的喘息之機。

    最先受益的就是日本,不同於原時空的一帆風順,這次日俄戰爭可是一波三折。

    尤其是馬六甲海戰失敗之後,西班牙海軍隔三差五過來找麻煩,搞得日本帝國險些崩潰。

    航線安全受到威脅,運輸船隊時常遭遇襲擊,後勤物資供應不足,前線的日軍自然要受影響。

    如果不是靠官兵們的一腔熱血撐着,恐怕戰線早就崩潰了。即便是如此,戰線也從海參崴一路退到了鴨綠江畔。

    失敗的陰影籠罩在日本人頭上,絕望的情緒不斷蔓延,日本政府甚至已經開始準備後路。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活躍在日本海,經常搞事情的西班牙海軍突然間不來了。

    緊接着歐洲大亂的消息又傳了過來,日本政府那顆沉到了谷底的心,再次活躍了起來。

    尤其是收到西伯利亞鐵路中斷的消息後,日本人覺得自己又行了。歐洲各國一起坑俄國人,簡直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

    “不要忙碌樂觀,局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從世界範圍來看,大洋聯盟依舊處於下風。

    歐陸聯盟的內鬥並不激烈,有維也納政府在上面壓着,各國最多也就在暗地裏下黑手。

    現在各國互相針對,除了往日裏積累下來的矛盾外,主要還是爲了戰利品分配。

    可是分享戰利品的前提條件是贏得戰爭。在贏得戰爭這一點上,歐洲各國的立場是一致的。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紛爭,神聖羅馬帝國沒有直接參與進去。真要是衝突繼續升級,維也納政府肯定會出面調停。

    眼下我們的當務之急,不是擊敗俄國人,更不是開闢殖民地,而是想辦法生存下來。

    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英國人身上,我們必須要考慮大洋聯盟戰敗之後,需要面臨的新國際局勢。”

    一盆冷水潑了下來,澆滅了軍方的盲目樂觀,伊藤博文只感覺心累。

    遠東戰場的局勢確實發生了逆轉,但是這種逆轉的背後,人爲操控的因素太明顯了。

    西伯利亞鐵路中斷,俄軍的後勤補給出現問題,可日軍的後勤也好不了多少。

    要不是敵人的海軍故意放水,日本政府想把戰略物資送到前線都困難,又何談其它?

    擊敗俄國人,吞併遠東,進而圖謀整個東亞。

    這樣的戰略計劃,伊藤博文想都不敢想。除非大洋聯盟贏得戰爭,作爲戰勝國的日本,或許有機會向前邁幾步。

    要是大洋聯盟戰敗,作爲戰爭中的失敗者,日本能夠保住本土就不錯了,殖民地那是想都不要想。

    山縣有朋:“伊藤君,你太悲觀了吧!英國人在這次戰爭中的表現,確實令人失望,可也沒有到馬上就要戰敗的地步。

    我研究過歐洲戰爭史,這種大規模的戰爭,持續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都有。

    反倒是之前的反法戰爭,在不到兩年時間內結束,纔是真正的另類。

    以大英帝國的底蘊再怎麼不濟,同神聖羅馬帝國抗衡三五年,總是沒有問題的。

    等他們分出了勝負,我們早就在遠東站穩腳跟。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奧地利人是不會勞師遠征的。”

    沒有毛病,歐洲歷史上的歷次陣營對抗,持續時間都很長。

    主要原因在於生產力限制,大家的國力都有限,無法支撐長期連續作戰。

    通常都是打着打着,雙方都撐不住了,就先休兵回家,過段時間繼續開幹。

    進入19世紀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之前的反法戰爭,就是其中的典型。

    雙方都能夠支撐數百萬大軍脫產作戰,直接對決就行了,沒必要搞那麼多過場。

    時代不一樣了,以往的歷史經驗,參考一下就行了。要是沉迷其中,被帶偏是必然的。

    這些問題,軍方並非想不到。主要是利益動人心,沉迷其中已經是當局者迷。

    一面要應付國際變局,一面還要壓制國內軍方不該有的心思,不心累都不行。

    ……

    相比日本的激進,大洋聯盟的其它成員國,就要理性得多了。

    歐洲確實亂了,可混亂在可控範圍之內,真正局勢失控的只有俄羅斯帝國。

    明顯是各國看戰爭勝利在即,提前將俄國人踢出局,減少一個爭奪戰利品的。

    何況,陷入混亂的也不光大陸聯盟,大洋聯盟同樣後院起火。

    不列顛陷入了罷工反戰浪潮、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雙重衝擊,大英帝國同樣需要時間滅火,短時間內無力發起全面反擊。

    合衆國鬧的就更歡了,不光爆發了反戰浪潮,部分州甚至單方面宣佈退出戰爭。

    想加入就加入,想退出就退出,彷彿是沒有長大的孩子,就是任性。

    遭受戰爭衝擊的墨西哥、哥倫比亞,做出的反應就更激烈了。

    1905年7月24日,波哥大發生政變,原來的共和政府倒臺,新政府正在積極展開外交行動,想... 行動,想要退出這場戰爭。

    能不能全身而退不知道,反正對第一個退出大洋聯盟國家,維也納政府很給面子,前線已經停火,就等談判結果了。

    墨西哥自從馬西米連諾政權倒臺之後,就陷入了軍閥混戰中,中央政府也僅僅只是名義上的統一。

    這樣的國家,顯然不具備對外發動戰爭的能力。

    墨西哥共和政府能夠維繫到現在,英美都是出了大力的。要是沒有國際勢力介入,有維也納政府支持馬西米連諾的復辟早就成功了。

    參與這次戰爭,完全是背後老大施加了壓力,加上合衆國確實派出了援兵,這才鼓足勇氣梭哈了一把。

    然後,悲劇就開始發生了。寄予厚望的合衆國精銳部隊,剛上戰場就上演了一出花樣式送人頭。

    儘管墨西哥軍隊也是烏合之衆,可是內戰打得多了,大家的戰鬥力沒怎麼漲,但是戰場上保命的本事卻蹭蹭上漲。

    詭異的一幕就出現了,同樣是打了敗仗,墨西哥軍隊的傷亡還不足美軍的三分之一。要知道參戰的墨西哥軍隊,可是美軍人數的一倍。

    亮瞎眼的傷亡數字,落到墨西哥軍閥們眼中,就得出一個——“合衆國精銳戰鬥力不如自己的結論”。

    這個結論一出,大家對大洋聯盟贏得戰爭直接喪失了信心,至少中美洲戰場是沒有希望。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