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三十九章、漁翁現
    英法奧三國結盟的政治構想,其實早在數年前,英法奧軍備競賽過後就出現了。.xianni.

    皇家海軍在軍備競賽中,沒有能夠完成兩強標準,英國政府中的有識之士,認爲繼續對抗下去很可能會導致法奧聯手,不符合不列顛的利益。

    就有人提出三國結盟,企圖用盟約形式約束法奧兩國擴充軍備,同時奠定不列顛的世界霸主地位,建立以英國爲核心的國際秩序。

    這份計劃顯然太理想化了,因爲三國在利益上的衝突,構想始終是構想,無法變成現實。

    時至今日,法奧都不承認英國人是世界霸主。沒有人想要低上一頭,法奧兩國民衆也是傲氣十足的,僅僅是面子上大家都受不了。

    看歐洲報紙就知道,國際上公認的是英法奧三足鼎立。英國人海軍上有優勢、經濟上有優勢,但是在陸軍上卻差之甚遠。

    本來在海權時代,海洋霸主就是世界霸主。但是這個年代的世界中心在歐洲大陸,法奧兩國在大陸上的影響力更大。

    老大壓不住老二、老三的時代,霸主地位就變得有名無實。不對,就連這個“名”都沒有得到世界公認。

    前不久倫敦政府突然決定推動三國結盟,除了要瓦解法奧同盟外,更多還是要讓世界霸主的稱號名副其實。

    英法奧三國結盟,聯盟的老大自然就是世界霸主。這不僅僅只是一個虛名,還有一系列的利益。

    頂着這個名頭,在海外擴張的時候英國人能夠更加輕鬆的獲得利益,法奧兩國也可以獲得好處,只不過沒有英國人這麼大。

    其中最大的一項利益就是貨幣霸權,世界霸主的名頭無疑會讓英鎊的地位大增,可以一舉壓垮神盾和法郎成爲世界貨幣。

    三國結盟涉及到的利益非常廣,談判開始不久,就陷入了僵局。突然爆發的英布戰爭,讓這個聯盟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尤其是柏林和聖彼得堡,一旦英法奧三國結盟,就沒有他們的機會了。

    所有人的都知道英布戰爭的背後是英奧博弈,大家的目光都投降了維也納和倫敦,想要看看兩國的反應。

    結果非常的令人遺憾,維也納政府若無其事,倫敦政府也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這只是外界的看法,實際上倫敦政府並不平靜。這個時候和奧地利發生衝突,已經影響到了他們事先的計劃。

    戰爭既然已經爆發,那麼說什麼也晚了。不列顛也是要面子的,不可能因爲忌憚奧地利,就退縮回去。

    本傑明迪斯雷利首相在心裏已經給德爾福總督一個不堪大用的評價。當然要是仗打贏了,這個評價還是會發生變化的。

    和對錯沒有關係,主要是動手的時間點不對。如果拉攏了葡萄牙人,兩家聯手將奧地利人驅逐出南非地區,那麼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做不到這一點的情況下,僅僅只是爲了兩個布爾共和國就動手,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

    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的金礦還沒有發現,鑽石礦到是初露崢嶸,不過現在的鑽石價格不高,這點兒利益還不足以令本傑明首相動心。

    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是倫敦政府沒有獲勝的把握。單獨面對布爾人自然不在話下,有了奧地利參與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大家都是一個圈子裏混的,對方有多少手段,基本上也心中有數。換上一套軍裝,就出現在戰場上的小伎倆,又不是沒有玩兒過。

    與其說是布爾共和國,現在還不如說是德裔共和國,就算是混幾萬奧地利軍隊進去,都不算出戲。

    內陸地區作戰,雙方的後勤壓力都很大,誰也談不上有多少優勢。

    麻煩的是奧地利在非洲大陸的優勢太大,有源源不斷的兵力補充,這就讓本傑明迪斯雷利首相心中沒底。

    本傑明首相開門見山的問道:“路易斯爵士,對布爾人的戰爭,你有什麼看法”

    毫無疑問,這次戰爭殖民部是有參與的。不然光德爾福總督,可沒有能力組織三萬大軍出來。

    殖民地擴張意味着財富,甭管政府是虧了還是賺了,下面參與的個人或者是公司,總是血賺的。

    這次戰爭的背後,同樣有利益集團在推動,布爾共和國的鑽石礦不足以令倫敦政府動心,但是足以令南非地區的殖民者動心了。

    前幾年南非殖民公司因爲衝得太快,和奧地利殖民團隊發生了一系列的武裝衝突,最後實在是堅持不住,在兩國政府介入後才休戰的。

    這次他們就是推動這次英布戰爭的主力,和仇恨無關,反正死得都是底層打手,高層之間還談不上血海深仇。

    主要是周邊擴張的道路都被堵死了,要是不對布爾共和國下手,他們就只能去納米比亞喫沙子了。

    這個年代的納米比亞可沒有礦產賣,早在15世紀歐洲殖民者們就來到了這裏,然後又離開了。

    沒辦法,半沙漠性氣候,就算是想要種田都沒有產量,想要挖礦投入和產出又不成正比。

    除了適合打魚外,貌似就沒有什麼收入了。南非殖民公司也是有追求的,要打魚留在本土當漁民就好了,幹嘛萬里迢迢跑到南非呢

    殖民地的官僚們都非常清楚,再不動手就永遠沒有機會動手了。他們來殖民地都是爲了發財的,可不是來混日子的。

    有這麼多人想要打,有理想、有抱負的德爾福總督,自然是從善如流。

    英國殖民部自然不會打擊底下人的積極性,打贏了功勞有他們一份,打輸了責任甩鍋給德爾福總督就可以了。

    殖民大臣路易斯爵士,並不是這一屆的內閣成員,和本傑明首相不是一路人,他上位是各方妥協的結果,拖延一下上報時間也就不奇怪了。

    路易斯瞎扯道:“首相閣下,這件事情我也是剛剛纔知道,我們南非的電報線路不是很穩定,上一次的報告漏洞了很多內容。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前線的進展還很順利,電報上說我軍已經向前推進了上百里,布爾人是一觸即潰。

    如果奧地利人不參與,我想贏得這次戰爭沒有任何問題,現在可以爲我們的小夥子們準備慶功宴了。”

    本傑明首相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心中已經有了決定,要是戰爭打贏了也就罷了,要是輸了就讓眼前這個討厭的傢伙滾蛋。

    作爲親信的外交大臣麥克林,當即反駁道:“路易斯爵士,你的推測都是建立在可能的情況下,現實可能恰恰相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