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九十二章、好消息
    國際糧食價格猛然暴跌,奧地利國內糧食價格同樣受到了衝擊,糧食價格跟着暴跌。

    奧地利本土的糧食價格,一直都低於國際市場,這次終於和國際接軌了。

    不光是糧食價格再下跌,別的農產品價格同樣在跟着下跌。資本家們已經在努力拖市,但在龐大的供應量面前還是徒勞無功。

    隨着國際糧食市場的動盪,大量的原糧被拋售到了市場上,同樣也衝擊到了成品糧出口。

    以麪粉出口爲例,不但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了百分之九,就連出口總量也萎縮了百分之四。

    這是維也納政府向英國傾銷陳糧的後遺症,拿到便宜原材料的英國資本家們努力生產,擠佔了原有的市場。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麪粉無法長期存放。想要攪亂英俄糧食交易,只能用原糧進行衝擊。

    價格下跌、出口萎縮,從事農產品出口的企業日子不好過了,尤其是技術含量較低的加工行業。

    在奧地利農產品加工業,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擁有產業工人數量超過三百萬,光從事麪粉加工的企業,都超過了八十萬人。

    這後面還牽扯到了數千萬農民,糧食加工業受到衝擊,勢必會影響到新糧收購。

    維也納宮,弗朗茨放下了手中的資料,端起了茶杯,淡淡的清煙升起,清香四溢。

    “必須要儘快穩定國內市場,國際原糧交易價格暴跌,成品糧交易價格要不了多久也會暴跌。

    資本家們是撐不了多久的。在利益面前,沒有幾個人能夠保持理性,成品糧市場也穩定不了多久。

    國際市場無法控制,能保住多少份額算多少,不必計較一時的得失,但是本土和殖民地市場我們必須要穩住了。

    國內的糧食消耗量增長速度將近百分之二,只要撐上兩三年,等歐洲各國的農民破產潮爆發,我們就可以度過危機了。

    不過,政府還是要採取更加積極的政策,不能等市場自發調節。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浪費,要不然前期積累的優勢就被白白浪費掉了。”

    增加消耗量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增長,其次纔是經濟發展民衆收入增加,消費量隨之增加。

    弗朗茨之前提出的吸收歐洲各國移民,實際上也是增加糧食消耗量的一種手段。

    當然,吸收移民的主要目的還是爲了勞動力。奧地利的殖民地面積已經很龐大了,想要把這些地方開發出來,這需要大量的人口。

    即便是最受重視的非洲大陸,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移民,奧屬非洲的總人口才堪堪破千萬。

    這個數字還遠遠不夠,別的殖民地更慘,因爲人口數量太少,連最基本的開發都做不到。

    農業大臣霍爾斯站了起來,從文件夾裏拿出了一份報表,走上去遞給了弗朗茨。

    “陛下,農業部建議將農產品進口關稅上調,避免外來農產品衝擊本土市場;同時實施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對國內成品糧價格執行建議指導價。

    對利益受損的成品糧出口企業,農業部建議對出口部分,給予他們退稅補貼,彌補一部分損失。

    這是具體措施,還有相應的配套計劃。計劃實施後,本土的農產品銷售價格會在最短時間內穩定下來。”

    上調農產品進口關稅,這是針對俄國人。最近幾年,俄羅斯帝國的糧食出口只是減少,並不是完全消失。

    只不過這部分糧食並沒有直接進入國際原糧市場,而是賣給了奧地利的糧食加工企業,加工完成過後再銷售到國際市場上,也包括返銷回俄羅斯帝國。

    奧地利能夠在國際農產品出口市場上,佔據高達百分之七十的份額,這裏面也少不了俄國人的貢獻。

    現在俄國人產能大爆發,奧地利已經喫不下了,加上這些年各國瘋狂提高糧食產量,國際市場供過於求,農業部自然是優先保護本國貴族、農民的利益。

    最低糧食收購保護價,也是保護農民利益的措施之一。包括後面的本土成品糧銷售指導價,也是其中的一環。

    簡單的說,就是政府制定一個成品糧零售價格區間,企業只能在這個範圍內定價。

    在此之前,維也納政府就有農產品最高銷售限價,現在加上了最低限價。

    “自由市場經濟”,很遺憾奧地利有市場經濟,卻沒有自由市場經濟。政府插手市場,也不是一兩次了。

    當然,如果是和國際民生無關的行業,維也納政府是從來不插手的,比如說:工藝品、奢侈品之內的,那都很自由。

    初略的看了一遍,弗朗茨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後面的計劃都不錯,不過提高農產品進口關稅暫時不能實施。我們提高了關稅,俄國人肯定會採取反制措施,提高奧地利工商業製品的關稅。

    這次風波侷限在農業上就夠了,再波及到其它行業,所帶來的後果更加難以控制。

    我們可以在執行最低糧食收購價的時候加以限制,只是針對本土、本年度新糧;對企業的退稅補貼,也僅限於採用本土糧食加工出來的產品。

    爲了避免企業騙取補貼,一旦申請領取退稅補貼,企業半年之內禁止採購外來農產品。”

    弗朗茨還記得原時空德俄翻臉的一個重要原

    因,就是因爲農產品關稅。當然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俄國人沒有底氣和奧地利翻臉。

    只是一味的激化矛盾沒有好處,儘管因爲經濟發展不好的緣故,俄羅斯帝國的市場不怎麼樣,可那也是奧地利工商業製品的一個重要銷售市場。

    況且,俄奧同盟還沒有土崩瓦解,兩國簽訂的貿易協定仍然有效。除非是毀約,不然調高關稅就是一個笑話。

    在協議範圍內有明確規定,每次增加的關稅,不得超過原來稅率的百分之五,同一項商品三年內只能調節一次。

    俄奧兩國農產品貿易關稅4%,在這個稅率基礎上提高百分之五,那就是4.2%。就提高這麼一點兒,弗朗茨還不如不調。

    沙皇政府多次提高奧地利工商業製品稅收,都沒有改變奧地利商品鋪滿了俄國商店的貨架,就足以說明了問題。

    在雙方的條約範圍內,就沒有一項商品的關稅稅率能夠超過百分之十,大部分都只有幾個點。

    想要越過去簡單,那就是毀約。這種條約可是弗朗茨好不容易纔忽悠俄國人簽訂的,怎麼可能主動毀約呢?

    從這方面來說,農業大臣的大局觀還是有待提高的。不過這點兒小問題,弗朗茨非常大度的包容了,技術官僚不能要求太高。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