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
    限制陸軍軍備,沒有什麼好保密的。除了孤懸海外的英國人外,其他歐洲國家都是受益者。

    普俄戰爭受影響的不僅僅只是普俄兩個交戰國,鄰居們也紛紛擴充軍備,各國的陸軍規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膨脹。

    這是奧地利開的壞頭,爲了保證自身安全,擁有隨時干涉戰爭的能力,維也納政府率先進行擴軍,然後引發了連鎖反應。

    截止到目前爲止,奧地利的陸軍規模已經膨脹到了94.7萬,號稱百萬大軍也不算過分。

    擴充現役部隊的同時,維也納政府還以訓練的名義,動員了大量的預備役。

    如果弗朗茨願意,一個星期內就能夠組建兩三百萬軍隊出來,足以應付各種突發事件。

    沒有辦法,這年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已經不存在了,不得不做好最壞的打算。

    普俄戰爭如果一方輕易贏得戰爭,誰也不敢保證人家會不會膨脹起來,幹出偷襲奧地利的蠢事。

    弗朗茨不喜歡把安全寄託在別人身上,自然要擴充實力了。

    除了安全上考慮外,還有就是債務問題。這年頭收賬也不是輕鬆的活計,沒有實力誰認識你啊?

    現在普俄兩敗俱傷,作爲勝利者的毛熊,也沒有賴賬的資本,沙皇政府看上去還很安分,自然是不需要武力討債了。

    在反戰主義盛行的當下,維也納政府這個時候提出裁軍,完全是符合時代主流的。

    唯一不高興的大概只有英國人了,在大家不削減軍費的情況下,陸軍花得錢少了,就意味着海軍能拿到更多的錢。

    結合現在的國際局勢,要是還不知道奧地利的目的,倫敦政府就不用混了。

    知道歸知道,倫敦政府這個時候很難進行破壞。裁軍是衆望所歸,符合各方利益,不是忽悠幾句就能夠讓大家放棄的。

    ……

    唐寧街首相官邸

    外交大臣愛德華:“普俄戰爭太過慘烈,歐洲反戰主義的高漲,歐洲民衆極度缺乏安全感。

    奧地利人選了一個好時候,這個時候提出裁軍,恐怕不僅僅只是爲了裁軍,種種跡象表明奧地利正在準備建立新的國際秩序。

    裁軍只是召開國際會議的藉口,在限制陸軍規模的同時,他們應該還會同歐洲各國簽訂一份安全保障性條約。

    大部分歐洲國家都缺乏安全感,沒有人能夠拒絕這樣一份條約,唯一有實力阻撓的只有法國人。

    只是歐洲各國一直都非常警惕法國人,大部分國家都把他們視爲歐洲動亂的源泉,這個時候法國政府恐怕沒有跳出來阻攔的勇氣。

    從巴黎傳來的消息,法國人已經同意了奧地利的裁軍計劃,估計普俄談判結束後,奧地利就會召開國際會議,建立新的歐陸平衡體系。

    本來歐洲大陸穩定了下來是一件好事,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法奧兩國的戰略重心可能外移了。

    如果我們的推論沒錯的話,要不了多久新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就要開始了,接下來不列顛將面臨最殘酷的挑戰。”

    法國人拉的仇恨值太高,不是短時間就能夠平復的。這就註定了新的歐陸平衡體系,他們只能是參與者,而不是主導者。

    誰都知道普俄戰爭後,歐洲政治格局要重新洗牌,倫敦政府也是要有準備的。

    原計劃是北德意志帝國誕生後,就拉攏法國人一起建立歐洲新秩序,只是他們晚了一步,奧地利就搶先動手了。

    本傑明首相點了點頭:“如果奧地利人的計劃成功,這就是第三次維也納體系了。

    假如我們現在給他們搗亂,並且拉攏法國人,有沒有機會構建以不列顛爲核心的歐陸體系?”

    外交大臣愛德華搖了搖頭:“這非常難,且不說我們還沒有拉攏法國人,就算是獲得了巴黎政府的支持,成功率也不會超過三分之一。

    最近一些年,我們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下降的非常厲害。尤其是普俄戰爭後,我們扶持的普魯士王國廢了,話語權下降的就更厲害了。

    法國人更慘,他們的實力不比奧地利弱,影響力也不比維也納政府弱,但他們的影響力大都是負面的。

    一部分是拿破崙當年留下的,另外一部分則是吞併意大利地區付出的代價。除了西班牙外,法國人在歐洲大陸上再也找不到一個盟友。

    從我們收到的情報來看,法西關係也在逐漸冷淡。如果要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恐怕西班牙人也未必會支持他們。”

    政治是很現實的,不列顛在歐洲大陸的棋子廢了,干涉歐陸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大家自然不買賬了。

    拉攏了法國人,在增加了影響力的同時,也要接受法蘭西帶來的負面影響。

    比如說:比利時、瑞士、德意志聯邦,這些受法蘭西威脅的國家,就會情不自禁的站在對立面。

    就算是英國人能夠把他們勉強拉過來,也不要指望人家出力。

    許諾再多的利益都沒用,只要法蘭西不放棄對他們的窺視,問題就無法解決。

    至於讓法國人放手?

    &

    nbsp;想想就行了,沒有經歷過社會毒打,又成功吞併了意大利地區,正是法國人膨脹最厲害的時候,憑什麼聽英國的?

    英法關係早就結束了蜜月期,原本被時間掩蓋的英法世仇,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兩國報紙上,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想讓法國人放棄自己的戰略,繼續給他們當小弟,根本就不可能。

    無論誰做皇帝,英法關係都必須轉冷,不然爆棚的民族主義就會令巴黎政府崩潰。

    原時空普法戰爭後,英法都對抗了很多年,要不是德二帝國接二連三的昏招,英法也站不到一起去。

    現在法蘭西可感受不到威脅,所以英法關係必須惡化。涉及到了政治,利益決定了一切。

    暗自盤算了一遍,本傑明首相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罷了,國際秩序儘快建立起來,對不列顛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奧地利想要主導,就讓他們主導吧!

    有條約約束,我們接下來的北德意志計劃,也會更加順利。剛剛建立了國際秩序,維也納政府總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吧!”

    主導歐洲新秩序,能夠獲得的收益不僅僅只是聲望,更重要的還是推銷自己的理念。

    人都需要包裝,一個好的包裝,能夠讓人在社會生活中更容易獲得成功,國家也不例外。

    大國競爭是全方面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缺一不可。主導建立國際體系,無疑是擴散自家影響力最快捷的模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