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
    亂七八糟的新聞報道,在調動民衆愛國情緒的同時,也影響到了英國政府。

    最先受波及的就是警務部,望着外面要政府公佈真相的人羣,警務大臣詹姆斯·墨爾德是一臉懵逼。

    反應過來後,詹姆斯·墨爾德立即下令道:“快派人出去解釋,華特斯遇刺案發生在阿富汗地區,不在警務部的管理範圍之內。

    想要知道刺殺案的真相,讓他們去外交部詢問。”

    警務部就算是再牛逼,那也只負責本土的治安問題,發生在國外的刺殺案和他們沒有一便士的關係,詹姆斯·墨爾德可不想承擔這無妄之災。

    ……

    警務部不願意趟這灘渾水,外交部同樣也不願意。不走運的喬治爵士,剛出門就被堵住了。

    一名記着開口詢問道:“尊敬的喬治爵士,我們需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不能讓英雄的血白流。”

    沒有毛病,一夜之間華特斯就被媒體刻畫成了英雄人物,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之下,依舊堅持維護不列顛的利益。

    刺殺案,貌似和威逼利誘扯不上關係,不過這都不是問題,娛樂新聞板塊的編輯們早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補充。

    如果不是時間太短,估計這些傢伙還能腦補出一個女主,再加一段浪漫愛情故事。

    提問的是倫敦日報記者,作爲時政新聞媒體,相對而言還是較爲公正的,只是沒有添加腦殘劇情。

    面對一羣記者,爲了維護自身的良好形象,外交大臣喬治不得不硬着頭皮站出來。

    “這位先生,事件的真相還在調查中,外交部並沒有收到相關消息,事實上我們在阿富汗還沒有建交,在當地也沒有外交使館。

    這次華特斯訪問阿富汗是受印度總督委派,具體詳細內容,你們可以去殖民部瞭解。

    案件的進展我們會密切關注,等有了結果,我們發佈公告。”

    儘管喬治說得都是事實,英阿沒有建立外交關係,華特斯也不是外交部的僱員,外交部除了關注外什麼也幹不了,但這個回答並不能令記者們滿意,太官面化了。

    一名記者質問道:“爵士,你不覺得這是再推脫麼?

    警務部說管不了,那是因爲刺殺案發生在境外,警務部無權過問,讓到外交部來。

    這個解釋我們信了,畢竟警務部的職權範圍只在本土,這是法律明文規定的。

    現在你又說以沒有建交、印度總督委派爲藉口,讓我們去殖民部瞭解真相,似乎也有道理。

    那麼你知不知道,剛纔路過殖民部的時候我們已經去問了,有官員說了涉外事件歸外交部負責。

    那麼這次刺殺案究竟該由誰來負責?民衆想要了解真相,又該由誰來給出答案?”

    華特斯遇刺案牽扯太大,外交部、殖民部、警務部都可以介入,也都有推脫的理由。

    現在被記者給堵住了,除了暗罵同僚黑心外,喬治爵士只能自認倒黴。

    略加思索過後,喬治爵士嚴肅的回答道:“這位先生,你提得問題非常有價值。

    但我們也必須要考慮華特斯遇刺案的特殊性,不列顛是一個法制國家,各部隊之間的職權有明確界定。

    在此之前,我們沒有處理類似事件的經驗。現在遇到了問題,難免有些慌了手腳。

    案件發生在萬里之外的中亞,具體情況我們誰都不知道,事實上截止到目前爲止,政府也只是收到一封來自印度的電報。

    請給我們一點兒時間,派人介入調查。如果大家擔心有人推卸責任的話,我會提議各部隊聯合組建調查團。”

    ……

    費盡了脣舌,喬治爵士才擺脫了記者。至於聯合調查團,那就是一個笑話。

    等調查團組建,從英國出發趕赴中亞,最快都是兩個月後的事情了。

    過了這麼長的時間,還有什麼好查的?幕後黑手早就處理掉了首尾,變成了無頭公案。

    ……

    本着獨痛苦不如衆痛苦的原則,喬治爵士沒有選擇獨自承擔壓力,而是果斷的選擇了和衆人分攤。

    “華特斯遇刺案明面上來看是宗教極端組織乾的,暗地裏有沒有黑手,我們都一無所知。

    有嫌疑的對象太多了,理論上來說,俄國人的嫌疑最大,刺殺華特斯可以斷掉阿富汗倒向我們的可能。

    不過這種極端措施,很有可能導致戰爭爆發,現在俄國人對阿富汗地區鞭長莫及,挑起戰爭對他們並沒有好處。

    其次是奧地利,前不久奧地利駐波斯公使

    造訪過阿富汗,主要目的是撮合俄阿結盟。

    奧地利公使剛剛離開就爆發了刺殺案,未免有些太過巧合了。問題是策劃這起刺殺操,對奧地利並沒有好處。

    一旦戰爭爆發,奧地利根本就無力阻止我們佔領阿富汗地區,唯一的價值大概是能夠打斷軍備競賽。

    只從這方面分析,法國人的嫌疑又超過了奧地利。畢竟法國政府的財力最弱,承受的壓力也最大。

    當然,別的國家也有不小的嫌疑。爲了挑起大國間的對立,很多國家都有下黑手的動機。

    也不排除沒有幕後黑手,就是阿富汗本土宗教極端組織的手筆,畢竟華特斯前面就已經遭遇多次刺殺。

    我們手中的資料太少,無法鎖定敵人的身份。民衆們想要真相,但是調查根本就進行不下去。

    阿富汗地區反英情緒嚴重,要是派人過去調查,恐怕連調查團成員的安全都無法保障。

    怎麼讓阿富汗政府調查,最後給我們一個答案吧?”

    喬治爵士把所有的可能性都亮了出來,絕對不是爲了追查真兇,更多的還是讓大家選擇“真兇”。

    不列顛奉行的利益爲上,誰是兇手對不列顛最有利,那麼誰就是幕後黑手。

    殖民大臣普里姆羅斯冷笑道:“爵士,我們根本就沒得選擇對麼?”

    選擇題沒錯,只不過是已經公佈了答案的選擇題。

    不是隨便挑一個敵人,就能夠獲得民衆的認可。一堆記者追着政府要真相,這背後要是沒有反對黨的推手,說出來都沒人信。

    真正夠分量,能令人信服的實際上也就俄法奧,還有一個弱雞的阿富汗。

    皇家海軍上不了案,要是把黑鍋扣在某個大國頭上,那就只能扯皮了,根本就不可能給國內民衆想要的交代。

    對格萊斯頓內閣來說,那完全是自找麻煩。

    海軍大臣阿斯特利·庫珀·基爵士警告道:“這是敵人的陰謀,他們想要挑起中亞戰爭,破壞我們拖垮法奧的計劃。”

    海軍大臣反對是必然的,一旦戰爭爆發,政府投入到軍備競賽上的錢就減少了。

    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和法奧兩國妥協,結束這場軍備競賽。

    財政大臣曉治·柴爾德斯:“破壞我們的計劃不可怕,麻煩的是我們想停下來,法奧兩國未必會領情。

    如果第二次阿富汗戰爭爆發,法奧兩國不甘寂寞,一面鼓動俄國人在中亞和我們對抗,一面繼續軍備競賽。

    我們的壓力就大了!”

    何止是壓力大,分明就是疲於奔命。兩邊都很重要,任何一頭出了問題,不列顛的霸主地位都會被動搖。

    外交大臣喬治:“沒有如果,而是必然會發生。法國人會不會支持俄國公使在中亞擴張不確定,但是奧地利肯定會支持。

    如果可能的話,外交部希望在第二次阿富汗戰爭爆發前,先暫停這場軍備競賽。”

    海軍大臣阿斯特利·庫珀·基急忙反對道:“這不可能!我們能停下來,法奧兩國可不會停下來。

    如果閣下不想看到戰爭結束後,世界第一海軍強國的名頭易主,就不要開這種玩笑。”

    國際競爭,從來都是“趁你病,要你命”,可沒有手下留情的說法。

    不要說法奧海軍超過不列顛,就算只是持平,也足以動搖他們的海洋霸主地位。

    歸根結底,現在有能力爭奪海上霸權的國家是三個,任何兩家開打都會便宜旁觀的漁翁。

    皇家海軍一旦失去了絕對的優勢地位,就只剩下的震懾作用,根本就不可能挑起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

    事實上,從十年前開始,皇家海軍的威懾力就在不斷下降。面對追上的法奧兩國海軍,英國政府並沒有太好的辦法。

    見爭吵升級,格萊斯頓首相揮手製止道:“打住,現在不是吵架的時候。局勢看似對我們不利,實際上也沒有那麼糟糕。

    阿富汗地區本來就是我們要拿下的,這次刺殺案只是提前了動手時間,並不影響我們的既定戰略。

    至於海軍軍備競賽的問題,除非法奧肯一起熄火,要不然我們肯定要繼續跟進。

    大家擔心無非是財政上的問題,但這並非沒有辦法解決。

    發動戰爭是爲不列顛討回公道,什麼時候動手,具體打到什麼地步,都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

    甚至我們還可以先向阿富汗人宣戰,給國內民衆一個交代,暫時不用出兵,等做好了戰爭準備,再發起進攻。”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