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
    紛紛擾擾的國際局勢,沒有影響到奧地利的近東開發計劃。打鐵還是需要自身硬,要不然機遇送上了門,也把握不住。

    近東開發計劃從1884年啓動計劃,到現在已經過了4個年頭。

    4年時間對一個國家來說,只能算是一個小插曲;對一個地方來說,卻可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和4年前剛剛經歷戰火的一片蕭條相比,今天的近東地區,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一條條鐵路宛若游龍一般在前進;一座座小鎮拔地而起;老城還在被拆除,新城已經開始建立。

    在短短的四年時間內,奧地利向近東地區移民三百餘萬,控制了大部分地區。

    “近東開發計劃進展還是太慢了,按照現在的速度,再過十年都不一定能夠完成。

    國際局勢日益緊張,歐陸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等待,政府必須要想辦法加快近東地區的發展。”

    在外界看來,近東地區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推進,但是落到弗朗茨眼中,還是太慢了一些。

    四年過去了,近東地區還是一片大工地,除了建立一批小鎮外,稍微大一點的項目都在進行中。

    原本計劃十年之內完成近東地區的開發重建,現實告訴了弗朗茨,根本就做不到。

    卡爾首相大驚失色道:“陛下,我們的近東開發進展已經非常快了。再盲目加快速度,後面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進度不是不能加快,但是在保證工程質量的情況下,已經很難再加快了。

    畢竟這年頭工程機械設備少,全靠人力肩挑背扛。制約近東開發計劃迅速完成的,不是奧地利政府不努力,而是社會生產力跟不上。

    弗朗茨不是學工程機械的,在這個問題上根本就幫不上忙。就算是能畫出後世的設備圖,那也只是外觀圖,內部長啥樣完全是一無所知。

    靠外形圖仿造工程設備根本就不現實,很多機械設備內部涉及到的基礎科學知識非常多,沒有跟上去前根本就造不出來。

    弗朗茨搖了搖頭:“國際局勢風雲變幻,時間不等人。短時間內近東開發計劃無法全部完工,那就對項目進行分級,優先保障重要項目。

    比如說:道路、橋樑、車站等項目,要排在首位;新城建設項目晚一點兒也沒關係。”

    弗朗茨承認自己是急了,可是直覺告訴他,歐洲局勢失控之日已經不遠了。

    不在戰爭爆發前,將鐵路網鋪開,爲本土連通非洲打下基礎,他實在是心裏沒底。

    卡爾首相提醒道:“陛下,我們發出警告之後,法國人已經做出了讓步,現在法比德三國已經走上了談判桌。

    從目前的歐洲局勢來看,法國人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歐洲大陸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還非常小。

    我們制定的近東開發計劃是一個整體,各個項目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放緩沿途的城市建設,一味的加快鐵路建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鐵路運行都會陷入嚴重虧損狀態,經濟上非常不合算。”

    歐洲戰爭一時半會兒打不起來,這不是卡爾首相個人的看法,奧地利政府中大部分人都這麼看,甚至可以說99%的歐洲人都持有這個觀點。

    法比德之間只是一點兒小摩擦,法國人的做法最多算是軍事威脅下的政治訛詐。

    最大的戰爭風險也就來自於兩大同盟對立,然而現在兩大同盟之間只是英俄兩國關係惡化,法奧只能算是列強之間正常捅刀子。

    弗朗茨搖了搖頭:“虧損就虧損吧,反正我們從來都沒指望近東地區的鐵路賺錢,提前完成無非是多虧一點兒。

    爲了取得戰略主動權,這點兒代價,我們還是能夠承擔的。”

    經濟帳再重要,也比不上國家戰略安全。鐵路貫穿近東地區,意味着奧地利對法蘭西形成了戰略上的優勢。

    當然,這是建立在歐陸戰爭持續下去的背景下,要是一開始就分出了勝負,這項計劃也就不重要了。

    有時候弗朗茨都在想,要不要效仿普魯士,來一個先下手爲強,打法國人一個措手不及。

    只是考慮到英俄兩國後,弗朗茨就果斷放棄了這個誘人的計劃。成功了收益有限,輸了那就要賠上了褲衩。

    不主動挑起戰爭,不等於弗朗茨什麼也沒做。法國人敢向比德兩國提出霸王條款,實際上也是奧地利放縱出來的。

    看似法國人佔到了便宜,殊不知也將自己推到了歐洲各國的對立面。

    明面上大家表現的跟軟弱沒有做什麼,可是潛意識裏的“法國威脅論”,已經浮現在很多人的腦海中。

    不要指望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憑藉這份兒“潛意識”,真要是法奧戰爭爆發了,大家站隊的時候先天就會傾向奧地利。

    ……

    1888年11月24日,經過了一系列的討價還價之後,法比德三國在巴黎簽訂了《煤出口協定》。

    沒有任何意外,法國政府大獲全勝,根據條約規定:比德兩國將在未來五年內,平價向法國出口五千萬噸煤炭,其中優質焦煤不得低於八百萬噸。

    “平價”兩個字道盡了比德兩國的心酸,雖然條約上沒有明確解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超低價。

    具體表現在,條約簽訂之後不到一個月,法國國內的煤炭零售價格整體下跌了近五分之一。

    煤炭價格下跌,受益最大的還是鋼鐵行業。1888年的最後一個月,法國鋼鐵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

    這只是一個開始,受能源價格下跌影響,法國工業開始煥發第二春。

    拿到好處的資本家們,沒有忘記給政府唱讚歌。一夜之間拿破崙四世就成爲法蘭西最偉大的君主。

    好話誰都愛聽,看着報紙上的花樣式的表揚,拿破崙四世也樂在其中。

    很快拿破崙四世就高興不起來了,嚐到了甜頭過後,資本家們並沒有就此滿足,反而想要更進一步。

    “平價煤”,再怎麼便宜,也比不上自己拿到手中利益更大,何況平價煤也不怎麼好買。

    法國政府的施壓,無非是逼迫比德兩國對出口到法蘭西的煤炭減稅,煤礦企業仍然是要盈利的。

    就算是政府簽訂了條約,資本家照樣可以不買賬,很多企業在條約簽訂後,反而提高了賣給法國人的出廠價。

    甚至有部分民族資本家,乾脆拒絕出售煤炭給法國人,以示對不平等條約的抗議。

    比德兩國政府也是有節操的,他們減稅就已經觸及底線了,要他們逼迫企業降價出口,根本就不可能。

    三國簽訂條約過後,法蘭西從比德兩國進口的煤炭數量不升反降,“平價煤”確實存在,只是買不到而已。

    從國內的的煤炭價格下跌幅度也可以看出來,法國進口的煤炭價格也僅僅和國際市場持平,想要低於市價拿貨比德兩國的煤礦企業不配合。

    政府確實減稅了,可是人家就是不願意降價。大家都是資本家,誰不想多賺點兒啊?

    現在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國家之間的矛盾,而是資本之間的矛盾。

    按照常規手段,法國資本自然奈何不了比德兩國的煤老闆,只能向政府求助。

    ……

    凡爾賽宮,拿破崙四世皺着眉頭問道:“你們覺得鋼鐵行會的提議,怎麼樣?”

    外交大臣卡雷爾·卡德萊茨:“陛下,我們剛剛和比德兩國簽訂條約,這麼快就違約,國際社會上交代不過去。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比德兩國政府也不存在繼續讓步的可能,要是強硬逼迫他們交易恐怕會適得其反。”

    事實上,從一開始卡雷爾·卡德萊茨就反對過分逼迫比德兩國,主張利用統一採購合同壓價。

    怎奈國內的資本家們不配合,大家都自由慣了,將採購權送給政府怎麼行麼?

    事實證明逼迫確實解決不了問題,三國政府確實達成了協議,可人家國內的企業照樣抵制。

    雖然天價煤的情況不復存在,可是想要低於國際均價採購廉價煤,仍然不可能實現。

    比德兩國很多企業拒絕向法國出口煤炭,不是資本家有多愛國,主要是被國內的愛國主義給逼的。

    民族主義已經崛起,現在和法國人做生意,就要頂着賣國賊的帽子。

    不光是煤礦企業,比德兩國很多企業都不在和法國人合作,全社會都掀起了抵制法國貨風潮。

    這纔是法國資本家們,急着尋求政府幫助的原因。

    要是不壓制兩國的反法浪潮,法蘭西在國際上本就不多的市場,又要丟掉一部分。

    經濟大臣艾爾莎:“政府幹涉確實可能帶來不確定的風險,可是現在的局勢已經失控了。

    如果政府不干涉,我們不僅拿不到廉價煤,還會丟掉在比德兩國的市場。

    種種跡象表明,這背後還有英國資本在推波助瀾。帶頭抵制向我們出口煤炭的幾家企業,背後都有英奧資本持股。”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