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
    奧地利在行動,英國人也沒閒着。爲了拉攏俄國人,英國外交大臣喬治親自訪問聖彼得堡。

    工業時代最顯著的標誌就是速度。中世紀從倫敦到聖彼得堡,通常要大半個月,現在僅僅只需要四五天功夫。

    航海技術的日新月異,將人類世界聯繫的更加緊密。凡事都有兩面性,聯繫緊密了,國際爭端也隨之增加了。

    踏出夾板,望着前方稀稀散散的迎接人羣,喬治的怒火已經升了起來。

    太敷衍人了,作爲不列顛的外交大臣走到哪裏都是最尊貴的客人,沒有想到俄國人居然如此不給面子。

    別說皇室成員了,就連沙皇政府高層也是一個沒來。僅僅只派了幾名低級官員過來,雙方的身份完全不對等,可以說是非常的失禮。

    當然,這是英國人的看法。在俄國人看來,就這待遇已經非常給面子了。

    英俄戰爭纔剛剛結束,兩國之間的仇恨正處於巔峯狀態。這個時候政府向英國人賣好,讓國內的民衆怎麼想?

    政客們都是聰明人,知道怎麼選擇對自己最有利。像接待英國人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任務,大家自然是一級一級往下推,一直到沒法推爲止。

    大人物們都不來了,歡迎人羣就更不會有了。戰鬥民族可不是浪得虛名,萬一混進了幾個熱血青年,要衝上去和英國人決鬥那就尷尬了。

    這種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翻開歷史書就會發現,俄國外交官因爲決鬥領盒飯的都超過兩位數,還包括大名鼎鼎的詩人普希金。

    生氣歸生氣,事情還是要辦的。現在的國際局勢對不列顛非常不利,一個處理不好世界霸主就要換人了。

    既然接待人員身份不對等,喬治自然不會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下船以後直奔大使館,連歡迎宴會都給拒絕了。

    ……

    “怎麼回事,爲什麼俄國人表現的如此冷淡?”

    喬治嚴肅的問道。既然是正式訪問,在此之前兩國外交部肯定是溝通過的。正情況來說,這種事先談好的,再怎麼樣也要面子上過得去。

    理查德·特魯利公使解釋道:“局勢非常的糟糕,就在一個月前奧地利人突然出手,在聖彼得堡掀起了反法浪潮。

    俄國民間反法情緒本來就很濃烈,親奧派又在沙皇政府政府中佔據了主導地位,上下推手很快就爆發了全民反法運動。

    等我們反應過來,準備採取措施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民間輿論的影響,加上親奧派的鼓吹,沙皇政府的政治立場恐怕已經發生了變化。”

    這不是他的責任,因爲英俄戰爭的緣故,不列顛一度撤離了駐俄使館。理查德·特魯利這個公使,實際上也就剛上任一個多月。

    這麼點兒時間,能夠理順日常工作,就已經算得上精明能幹。想要破壞奧地利的行動,就太爲難人了。

    喬治擺了擺手,非常體恤的說道:“算了,這不是你責任。法國人這個當事人都沒發現,何況是我們呢?”

    作爲不列顛的外交大臣,喬治還是很瞭解沙皇政府內部政治派系的,目前或者說近幾十年來,一直都是親奧派把持着大權。

    這是利益決定的,隨着俄奧貿易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被捆綁在了這條利益鏈上。

    不光沙皇政府中親奧派多,維也納政府中的親俄派官員同樣也多,這不是個人意志能夠改變的。

    當然,政治傾向不一定等於政治立場,本質上來說大家還是向着自己國家的。

    一般來說,這種傾向只是在不損害自家利益的情況,能夠發揮作用。

    即便是如此,不列顛也沒有辦法破壞奧地利的輿論造勢。畢竟英俄戰爭剛結束,沙皇政府中親英派根本就不敢冒頭。

    沒有地頭蛇配合,不列顛也沒辦法自己上啊!英國公使真要是站出來幫法國人說話,估計原本的反戰派,都能變成主戰派。

    不過喬治也沒有把沙皇政府的立場變化,當成一回事。國與國之間,能夠永恆的只有利益。

    在喬治看來,阻止奧地利稱霸歐陸是英俄兩國共同的利益所在。沙皇政府表現出的冷漠,只不過是爲了自擡身價。

    如果真對調停沒興趣,沙皇政府早就回絕了他這次訪問,根本就沒必要搞這些上不了檯面的小動作。

    “歐陸戰場上的局勢很不好麼?”

    理查德·特魯利公使問道。

    聖彼得堡的信息倒底還是要閉塞一些,就算是消息傳了過來,中途也被人添油加醋了,早就喪失了原汁原味。

    喬治點了點頭:“法屬意大利地區局勢不穩,半島上出現了很多游擊隊,法國人的南歐防線岌岌可危。

    在中歐戰場,法軍看似還保持着攻勢,實際上也是身心疲憊。部隊減員非常厲害,按照目前戰場上的情況來看,法蘭西最多再堅持一年,就要被奧地利給磨死了。

    戰場上的局勢千變萬化,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儘快安排我和俄國高層會面,組建干涉聯盟已經刻不容緩。”

    不是喬治沉不住氣,要急着和俄國人接觸,關鍵是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干涉聯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建成的。就算是聯盟建立了,還要協調各方的關係,一時半會兒根本就搞不定。

    要是內部關係還沒理順,歐陸戰爭就落幕了,不列顛的樂子可就大發了。

    ……

    幾乎在喬治抵達聖彼得堡的同一時間,俄奧兩國的談判也落下了帷幕。

    事實再一次證明,沒有什麼是錢不能搞定的;如果有,那一定是錢不夠多。

    真金白銀,維也納政府自然是不願意給,可是慷他人之慨,弗朗茨卻沒有壓力。

    在維也納政府承諾“沙皇政府一旦加入戰爭,將獲得不低於總戰爭賠款百分之二十的份額”後,沙皇政府就再也堅持不住了。

    作爲世界第三大列強,法蘭西的家底可是非常厚實的。戰後能夠的賠款,至少也是數十億神盾。

    按照最低的百分之二十計算,那也是幾億、甚至是十幾億神盾,相當於俄羅斯帝國好數年的財政收入。

    僅僅只是宣個戰,又沒有規定作戰任務,就能夠獲得如此豐厚的回報,完全出乎了俄國人的意料。

     

    ;在沙皇政府看來,這是難得奧地利人犯了糊塗,要是不快點兒簽訂條約,等他們反應過來就晚了。

    ……

    一切塵埃落定後,心情大好的俄外交大臣奧斯卡·希門尼斯終於想起了正在訪俄的英國外交大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