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
    伴隨着普魯士王國的沒落,曾經那個牛逼哄哄的容克貴族集團,同樣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

    事實上,容克貴族的衰落,不光是因爲戰敗,即便是打了敗仗,他們仍然是普魯士王國最大的一股政治力量。

    真正導致容克貴族集團衰落的原因,還是政壇上後繼無人。沒有辦法,戰場上死太多了,以至於後備力量跟不上。

    兩次普俄戰爭的直接結果,就是令百分之五十六的容克完全喪失了土地,更有百分之十七的貴族家庭絕嗣。

    後備力量損失慘重,原本政府中由容克貴族把持的重要崗位,不可避免的要讓出來。

    一個蘿蔔一個坑,容克貴族集團的收縮,同樣也伴隨着

    其他政治力量的崛起。

    隨着時間的推移,普魯士王國的政治格局也慢慢發生了變化。時至今日,容克集團雖然仍然是普魯士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但“軍隊擁有國家”卻徹底成爲了歷史。

    尤其是神聖羅馬帝國復立後,容克貴族集團的地位,再一次遭到了衝擊。

    在此之前,他們雖然喪失了對國家的主導權,但是憑藉對軍隊的掌控,無論哪個政治派系執掌普魯士,都不敢輕視他們。

    現在不一樣了,頭上多了一個老大。想要掀翻桌子,也必須要先考慮老大的感受。

    要不然早上才掀翻桌子,晚上平叛大軍就殺過來了,哪還怎麼玩兒?

    除了要錢之外,施利芬一行人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加強同維也納宮的關係。

    歐洲貴族是一家,可不是開玩笑的。別看神聖羅馬帝國復立才三年,但早在三十年前、或者說更早,容克貴族就和哈布斯堡王朝有過聯繫了。

    只要仔細研究弗朗茨分封出去的領主出身,就會發現很多德意志地區耳熟能詳的貴族姓氏,其中也不乏容克貴族的姓氏。

    一個兩個可以說是巧合,十個八個那就是非常巧合,可數量放大到千兒八百,那就不是一句巧合能夠解釋的。

    出現這一幕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德意志地區的土地都有主了,而貴族的兒子卻不一定只有一個。

    除非是大貴族,都能夠安排上。要不然只有長子能夠繼承家業,次子必須自謀生路。

    嫡系成員都是如此,旁系那就更不用說了。事實上,絕大多數貴族旁支,除了頂着一個貴族姓氏之外,就是一普通人。

    看着英法等殖民帝國在海外賺得盆滿鉢滿,德意志地區的民衆自然是羨慕嫉妒恨,其中也包括貴族。

    在維也納政府發出號召,宣佈加入殖民浪潮的時候,大家的反應還算平靜,當弗朗茨祭出分封大法後,那就再也忍不住了。

    甭管領地是否偏僻,但是能賺錢、能傳家的屬性,卻是存在的。對大多數人來說,縱使拿不到爵位,收穫一座農場也是不錯的選擇。

    隨着一次次移民政策的展開,越來越多的德意志民衆參與到了殖民運動中,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貴族。

    憑藉良好的教育,過硬的軍事素養,加上背後家族資源、人脈的支持,這些人很快就脫穎而出。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在歐洲大陸同樣適用,貴族世界同樣也是現實的。一旦發了家,甭管是旁系也罷、嫡系也好,在家族中的話語權都會大增。

    人都是有圈子的,到了海外自然有海外的圈子,再加上一系列的聯姻下來。神聖羅馬帝國還沒復立,德意志地區的貴族集團卻先一步合流了。

    既然在做大蛋糕的過程中,統治階級完成了合流,那麼德意志地區統一,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看似順理成章的事情,但這背後同樣是“有人得意,也有人失意”。

    雖然容克貴族也參與了其中,但三十年前殖民浪潮的巔峯時期,恰好也是普魯士王國的高光時刻。

    第一次普俄戰爭的勝利,普魯士從俄國人手中奪取了大片土地,容克貴族們也賺得盆滿鉢滿。

    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歐洲,參與到海外殖民運動的都是邊緣人物,能夠動用的資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等到第二次普俄戰爭失敗後,容克集團不光在政治經濟上賠了個底朝天,年輕一代更是大量陣亡,想要摻合都實力了。

    一步錯,步步錯。

    錯過了殖民浪潮,容克貴族集團損失的不光是殖民過程中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在神聖羅馬帝國復立後,容克集團在帝國中的影響力也微乎其微。

    事實上,受損的不光是容克集團,整個普魯士王國在帝國中的話語權都不高。

    儘管他們的軍事實力,仍然是所有邦國中僅次於奧地利的,但是論起話語權來,連前十都排不進去。

    一句話“朝中無人”。

    小邦國雖然自身體量有限,但是人家統治階級和維也納政府勾搭的早。提前就做了投資,早早將後輩送到了奧地利發展。

    海外殖民地有他們的人,帝國軍中有他們後輩,中央政府中同樣能夠看到他們子弟的身影。

    數十年過去了,是金子的早就閃閃發光了。當初的投資,現在就反饋到了政治上。

    朝中有人,總是能夠帶來一些便利的。若是普魯士軍方面臨的困境,擱在了其他影響力大的邦國頭上,問題早就被解決了。

    不就是缺軍費嘛,又不是沒有辦法解決。不說拿到中央軍的同樣標準,但是提高中央政府撥款標準,總是可以操作的。

    普魯士王國也是邊界,北邊是北歐聯邦、東邊俄羅斯帝國,妥妥的軍事重地。要求中央政府承擔40%的軍費,完全說得過去。

    除此之外,還可以接外派駐紮任務,以獲得中央政府的補貼。

    要是運氣好要是遇上了,沒準還能撈兩個作戰任務,那就啥問題都沒了。

    當然,從中央政府拿走的錢越多,受到的影響也會越大,自主性肯定要大受影響。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可能什麼好處都讓你佔盡了。喫誰的飯,爲誰賣命,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普魯士王國軍隊現在就擁有高度自主性,能夠從皇帝手中拿到軍費自然高不了。

    和所有沒有軍事威脅的腹地邦國一樣,中央政府只承擔25%的軍費。

    陸軍部給出理由非常簡單:沒有外來軍事威脅。

    不開玩笑,這是認真的。

    陸軍部還給出了合情合理的詳細解釋:俄羅斯帝國是帝國的盟友,不需要防備;而北歐聯邦實力有限,對帝國構不成威脅。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