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巔峯召喚 >第2555章:白起盡起三軍,岳飛張遼出塞
    第2555章:白起盡起三軍,岳飛張遼出塞

    作爲幽州刺史的衛鞅,聽到岳飛的話後,笑着搖了搖頭,同樣一臉自信的反駁道:

    “嶽都督此言差矣,我軍不出兵支援的話,冒頓就只有被消滅這一個下場,所以冒頓不敢不割地的。”

    白起會要求冒頓割讓城市,自然不是他自己的注意,而是衛鞅的主意。

    衛央算準了冒頓不敢拒絕,就算獅子大開口讓他割讓盛樂城,他不情願也只能咬牙答應,以求來援軍自保。

    白起聽了之後也覺得很有道理,所以才叫停了三路大軍,並向中行說提出以割讓城池作爲條件,畢竟大秦得到了盛樂城的好處很大。

    岳飛和公孫鞅,一個掌兵,一個執政。

    兩人相互配合,治理和幽州近兩年,一直都極爲融洽。

    岳飛也知道公孫鞅謀略超羣、算無遺算,不過對於這件事,他還是固執的認定自己的看法。

    畢竟冒頓的小氣,那可是出了名的,怎麼可能捨得割讓盛樂城呢。

    衛鞅話音剛落,一名士兵就跑進大廳,恭恭敬敬的將一封信箋遞交白起的親兵,又由親兵轉交給了白起。

    白起拆開一看後,嘴角不由自主的翹了起來,隨即恢復一如既往的冰山臉,淡淡道:“冒頓已經同意割讓盛樂城了。”

    此言一出,在場衆將瞬間炸鍋,岳飛更是一臉的震驚,不過很快就露出了狂喜之色。

    元蒙在盛樂城經營多年,這座城池已經是個堅固的據點。

    大秦若是能夠得到盛樂城的話,不但將把歸綏草原徹底納入版圖,也將在草原擁有一座堅固的堡壘。

    今後草原勢力若是想進犯幽州,就必須拔掉盛樂城這枚釘子纔行。

    “岳飛何在?”

    岳飛聞言先是一愣,反應過來後立馬站出,有些彆扭抱拳,大喝道:“末將在。”

    從來都只有岳飛給別人下令,而被人指揮還是頭一次,可誰讓白起是他的頂頭上司呢。

    白起並沒有察覺道岳飛的一樣,自顧自的下令道:“本督本督命你立即前往代軍,率領駐紮在代郡的兩萬鐵騎,由代郡進入草原,馳援冒頓,不得有誤。”

    “諾。”岳飛大喊道。

    “立即放出飛鴿傳書,給雁門關的張遼,以及鎮北關的霍冰傳令,讓他們也一同進軍。”

    “諾。”

    隨着白起一聲令下,屯兵於邊境的三支秦軍騎兵,都開始行動起來。

    代郡,長城,遠征軍大營,郡守以及諸多秦將,都在等候着岳飛的到來。

    得知幽州的兩萬騎兵,將從代郡出塞之時,代郡太守國淵,以及郡臣荀顗,就早早的爲出征大軍準備好了糧草和軍械。

    畢竟這可是大秦的第二次出塞,也是建國後的第一次出塞,絕對不容許有任何的差錯。

    甚至是代郡都尉公孫康,都準備跟隨大軍一同出征,而代郡騎兵並不在出塞範圍內。

    公孫康出自公孫家,其父公孫度也是一方諸侯。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三國時期其實有四個國家,而魏蜀吳之外的第四國,就是遼東公孫氏所建立了燕國。

    至於爲何沒有人提起?則是因爲燕國的實力太弱,而且存在的時間也太短了。

    瞭解三國的都知道,司馬懿‘百日徵遼’,只用了不到三個月就滅亡了燕國,創下了一個軍事奇蹟。

    弱到了這種地步,而且還不禁打的燕國,自然沒有和蜀吳兩國並列的資格。

    不過燕國雖弱,但那是相較於魏蜀吳兩國而言,而對比當時東北亞的鮮卑、高句麗、扶余等國,燕國同樣也是一個巨人。

    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公孫淵,這四代國君之中,除了公孫淵腦子有泡,在魏吳兩國之間反覆橫跳之外,其餘三人都是合格的諸侯。

    不過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讓他們對付曹操袁紹,自然是沒有這個本事,但欺負欺負草原各族,卻是各個在行。

    公孫氏四代人經營開發遼東,把四周異族都給揍了個遍,庇護一方百姓數十年,史書謂之“雄張海東”。

    司馬懿在滅掉燕國後,卻並沒有佔領遼東,而是把遼東百姓遷入幽州。直接葬送了公孫家經營了四代的成果。

    曹魏坐擁中原錦繡河山,土地肥沃,自然看不上遼東苦寒之地。

    可司馬懿視爲累贅的遼東,在周邊異族眼中可是個香餑餑。

    司馬懿遷走了遼東百姓,又沒有了公孫家的坐鎮,遼東很快就被周邊異族佔領,而這也使得異族的實力飛速暴漲,最終纔有發動五胡亂華的實力。

    也就是說,未來的五胡亂華,司馬懿也有着一部分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一世公孫度還是那個公孫度,可他的對手卻不是原史中的異族了,而是要強上百倍的滿清。

    可就算如此,公孫度也沒有認輸,哪怕是屢戰屢敗,他依舊堅持到了遼東,奈何與滿清的實力差距過於懸殊,最終不得不在戰敗後率殘部投靠了公孫瓚。

    公孫瓚對是否任用公孫度是心有顧忌,畢竟他和公孫度只是同姓同族,私下裏並沒有太深的交情,而公孫度之前的地位並不遜於自己,公孫瓚擔心他不甘於屈居自己之下。

    還是公孫軒轅出言相勸,公孫瓚才徹底打消疑慮,並且得到了重用公孫度。

    公孫瓚死後,公孫軒轅繼位,繼續重用公孫度,而公孫度也並無二心。

    之後公孫述反叛,公孫度以及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不願與其同流合污,結果都被公孫述所殺。

    可憐公孫度在遼東,和異族打了十幾年仗,對外有抗擊滿清之功,對內也是三十六伐董諸侯之一,結果沒能死在異族手中,反倒死在了公孫家之人的手中。

    至於公孫述,則在圍攻冉閔一戰中,被冉閔臨死反殺。

    公孫軒轅帶着公孫家降秦一起後,除了公孫羽、柳毅等將領,以及國淵、邴原、王烈、王修、徐幹、賈範等文臣之外,公孫度之子公孫康、公孫恭,公孫瓚之弟公孫範,之子公孫續,也都跟着一起投靠了大秦了。

    公孫一系的降臣,只要是能力出衆的難人,就都得到了嬴昊,而目前國淵已經做到了代郡太守,邴原也成了上谷郡太守。

    至於公孫家的青年子弟中,當數公孫康的能力最爲出衆,既能領兵,又能治理一方,降秦後又屢立戰功,於是就被衛鞅提拔爲代郡都尉。

    “太守大人,岳飛大都督他來了。”郡臣荀顗笑着彙報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