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夏十三太保 >第418章 風雲突變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大夏文德六年!七月十六日!大夏與魏明秦漢等國簽訂的五年之約已過。

    大夏終於衝破了束縛,李孝誠原本還在思索着大夏的未來將何去何從,可現實卻並未容他細想,他極被動的被人從美夢中喚醒。

    喚醒李孝誠的人是張永!

    晴雯親自起牀爲李孝誠更衣!

    李孝誠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隨後用溼巾簡單的擦了把臉,問道:“什麼時辰了?”

    張永聞言連忙答道:“回主子的話,三更了!”

    李孝誠聞言嗯了一聲!沒再與之搭話。

    “真是該死!這不早不晚的,爲何偏要這會子來叫起兒?”,晴雯面露不悅道。

    張永聞言趕忙解釋道:“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並錦衣衛指揮使聯袂前來,說有十萬火急之事求見王爺,奴才知事情緊急,是以不敢有絲毫的耽擱!”

    李孝誠已梳洗完畢,晴雯幫他理了理衣服上的褶皺,隨後迷迷糊糊的將他送出了門。

    張永剛想躬身向晴雯告聲罪,只聽砰的一聲,晴雯重重地關上了門。

    張永習慣性的在晴雯這裏吃了一記閉門羹!

    李孝誠見狀則抿嘴笑笑,邊走邊說道:“這都當孃的人了,怎麼還是這麼個火爆脾氣!”

    李孝誠的話最終卻變成了自言自語,因爲他並未得到晴雯任何的迴應。

    李孝誠帶着張永徑直步入書房,在接受了衆人的行禮之後,李孝誠皺眉問道:“究竟發生了何事,竟搞得爾等如此般興師動衆?”

    王猛聞言連忙起身道:“實因事態萬分緊急,否則臣等定不會於深夜時來擾王爺的清夢!”

    李孝誠聞言衝王猛點點頭,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魏國兵敗,天下將亂,值此風雲際會之時,王爺定要早做打算!”,王猛說道。

    張永聞言被驚得輕輕的啊?了一聲,見李孝誠正面色不善的看向自己,他連忙伸手捂嘴,躬身向李孝誠告了聲罪。

    李孝誠見狀也只是微微一笑,並未加以苛責,他對張永還算是比較滿意的!

    沒再理會張永,李孝誠皺眉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王猛聞言衝張夢點點頭,示意由他來說。

    張夢見狀連忙從衣袖中取出一封密信,並遞給了李孝誠。

    李孝誠展開密信,一目十行的看過之後,他卻倒吸了一口涼氣。

    信中內容大致如下:“魏國於赤壁大敗,曹操已逃回許都!

    曹操逃回許都後,資助李世民糧草達百萬之巨,唐國目前正在整軍備戰,其意圖十分明顯,他們試圖跨過鴨綠江,于丹城府登陸,並向我大夏發起進攻!”

    此事還得從頭說起。

    當大夏被魏明秦漢等國逼的“閉關鎖國”之後,曹操便再沒有了後顧之憂,於是曹操的心思再一次的活泛了起來!

    在與羣臣經過了多次的討論之後,曹操終於下定決心,於大夏文德四年初,興兵五十萬號稱一百萬伐明。

    之後的兩年時間裏,魏明兩國於長江之上,你來我往打的是不亦樂乎,僅僅兩年的時間,兩國之間便經歷了大小戰陣不下五十餘場,期間兩國各有勝負,但擅長水戰的大明卻是隱隱的佔了些許的優勢,可也僅僅是優勢而已,明國並沒有能夠將優勢轉化爲勝勢。

    可就在不久前,曹操突然召集羣臣,說自己夜觀天象,發現未來數日的天氣皆以東南風爲主,而一衆文武對此則持不置可否的態度,就連他身邊一衆謀主也並未對此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

    其實曹操根本就不懂天象一說,他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爲他不想再這麼幹耗下去。

    一來,與大夏的五年之約將到,他得趕快結束眼前的戰爭,而後拿出更多的精力來盯緊大夏這顆眼中釘。

    二來,總耗在這裏也不是個事兒,但讓他就此罷兵他還不甘心。

    三來,曹操在賭,他不相信自己的軍隊會悲劇到在夏天的時候遭遇西北風。

    沒錯,所謂的夜觀天象不過只是曹操的一場豪賭,他賭的是自己纔是天命所歸,他賭的是夏天刮西北風的概率,他賭的是大魏的國運要比大明強。

    他賭了,結果他輸了,輸的一敗塗地,最終那場決戰整整持續了七天的時間,除前兩天刮的是東南風之外,其餘五天江面上刮的均是西北風。

    劉伯溫十分敏銳的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向朱元璋獻計曰:“火攻!”

    結果曹操的五十萬大軍,在熊熊燃燒的大火與吹的極其驕傲放縱的西北風的加持之下,損失極爲慘重!

    近二十萬名魏軍將士葬身於火海,近十萬名魏軍將士因營嘯而互相砍殺踐踏而死,被大明俘虜的魏軍將士多達十餘萬,而隨曹操逃回許都的人馬,卻不足十萬之數。

    曹操在逃回許都之後,連忙命程昱爲使者,前往唐國面見李世民。

    雙方在經過一番扯皮之後,最終商定,由魏國資助唐國糧草共計一百萬石,而作爲回報,唐國要立刻向大夏發起進攻,以此來爲魏國爭取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

    突遭慘敗的魏國已無力同時應付夏明兩國的兩面夾擊,所以他們只能用糧食來換取時間,以此來養精蓄銳,待解決了大明的追兵之後,曹操才能夠騰出手來對付大夏。

    李世民可一點都不傻,他之所以會毫不猶豫的答應曹操的條件,是因爲他別無選擇,基於對李孝誠的瞭解,李世民第一時間便做出了最爲正確的判斷。

    李世民認爲,當李孝誠收到魏國戰敗的消息之後,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再次做出攻伐大唐的決定,而早已積弱不堪的唐國必須要抓住這個先發制人的機會,他們只能通過以攻代守的方式來爲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與空間,最起碼也得將主戰場放在大夏境內來進行,否則大唐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李世民的決定卻也遭到了諸多的質疑之聲,一些人認爲,大唐的內亂纔剛剛平定,實不該於此時再次興兵,他們的想法並沒有什麼錯,他們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李世民的想法也沒有錯,因爲李世民是從全局角度來考慮問題。

    李世民在早朝之上對羣臣好一頓的苦口婆心與曉以利害之後,國內的反對之聲才總算是消減了不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