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夏十三太保 >第422章 奔赴戰場
    要知道,當世可不只有夏魏唐這三個國家,其餘幾國可也都不是喫素的,他們均在虎視眈眈的盯着魏國這塊肥肉,任何一個稍有不慎或是行差踏錯,都會使得魏國這艘看似平穩的大船,落得一個萬劫不復的悲慘境地。

    正是因爲想通了這些,所以李孝誠才決定實施王猛爲自己定下的一箭雙鵰之計,先與唐魏兩國打消耗戰!反正現在的大夏是既不缺錢也不缺糧,這得益於變法所帶來的成果。

    至於魏唐兩國會不會中計,那就是後話了,若是兩國並未中計的話,屆時大夏再見招拆招也就是了。

    將李靖等人送走之後,李孝誠擡頭看了看天,見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於是他帶着宇文成都與一衆雪豹親兵徑直將皇宮走去。

    李孝誠決定在戰事結束之前的這一段時間裏,暫時將自己的辦公地點搬到乾清宮,屆時李忠於養心殿處理政務,而自己則在乾清宮處理軍務,如此亦可省去不少的麻煩。

    李靖等人於辰時點齊了兵馬,簡單的開了一個誓師大會之後,李靖便率軍出發了,一切從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由於軍情緊急的緣故,是以李靖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其實對於大夏士兵來說,誓師動員本就是可有可無的事情,因爲大夏士兵經過系統化的洗腦,他們早已將保家衛國這四個字給牢牢地刻印在了自己的血肉裏。

    大夏將士時刻保持着高昂的鬥志,他們的求戰意識非常的強烈,這得益於日常洗腦與大夏精良的軍備,前者很重要,後者卻也很關鍵,因爲優良的裝備是大夏將士們的保命符,更是他們殺敵立功的有力保障,在賞罰分明的大夏,沒有哪個士兵不想立功甚至於封妻廕子。

    大夏軍中流行着這樣一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此話出自李孝誠之口,這也是一種洗腦方式,他在大夏士兵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積極上進的種子,這句話中的潛臺詞是:只要你敢打敢拼敢殺敢幹,大夏朝廷便願意給你你所應得的一切。

    正因爲此,所以大夏士兵才並不需要所謂的戰前動員,李靖之所以搞了一個誓師動員,是因爲這是四萬名金兵所需要的,他們還未完全融進大夏軍隊的體系之中,他們的腦還未洗透,這種意識形態的東西需要通過時間來慢慢改變。

    還有一個極爲重要的原因是,這是四萬名金兵加入大夏以來的首戰,出於多方面的考慮之後,李靖才決定爲四萬名金兵開一個戰前誓師動員大會,如此亦能彰顯大夏對他們的尊重與重視。

    李靖率領着七萬大軍於辰時離營,繞過京城,徑直向丹城府方向行去。

    李靖的本意是不想因爲軍隊行軍而驚擾到城中百姓,可饒是這樣,仍然有數以萬計的大夏百姓簞食壺漿出城相送。

    這一幕看的宗翰、希尹等一衆金人均是一愣愣的。

    “只有這樣好的百姓,才能夠孕育出如大夏這般戰無不勝的軍隊,當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一衆金人如是想到。

    大夏百姓簞食壺漿亦步亦趨的跟在大軍的兩側,雖然他們人數衆多,可他們卻並未影響到軍隊的行軍速度,百姓們將籃子裏的雞蛋與喫食紛紛塞到士兵的懷裏之後,他們便立於道路兩旁,向將士們揮手作別,併爲其送上最爲真摯的祝福。

    直到大軍徹底消失在一衆百姓的視線裏,他們才三三兩兩的攜手向城內行去。

    蒲石河邊三三兩兩的橫躺着三四百具屍體,相對於唐國的十萬大軍來說,這些屍體似乎並不算很多。

    此事還得從頭說起!

    大夏文德六年七月十六日!

    當張宇於巳時09時至11時接到斥候稟報說唐國大軍出現在蒲石河邊之時,他於第一時間便做出了反應。

    張宇爲丹城府守將,而他的軍職則爲統兵三千人的旅帥,當他得知唐軍即將渡江之時,他連忙命人敲響了聚將鼓。

    大夏士兵的軍事素養極高,當三千名士兵在聽到聚將鼓之後,他們只用了不到半刻鐘的時間,便已完成了集合與列隊等一系列軍事行爲。

    張宇立於高臺之上,用目光掃視了校場中的衆人一眼,隨後高聲喝道:“唐國來襲,爾等速去穿戴盔甲,拿好各自的兵器與夏弩,多帶弩矢,而後與本將前往蒲石河迎敵!”

    “是!”,臺下三千人齊聲應道。

    一刻鐘後!張宇率領三千人馬出營,踏上了前往蒲石河的迎敵之路!

    當張宇抵達蒲石河邊之時,他看到江對岸密密麻麻全是人,而江面上更是停放着數不盡的木筏與小舟,唐軍正在做着渡江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李世民之所以將此處做爲渡江地點,是因爲他想跟李孝誠玩一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戲碼,當初李孝誠便是領軍於此處渡江從而進攻大唐,而此次自己亦要於此處渡江攻擊大夏,在李世民看來,如此才公平!

    酉時17時至19時左右,唐軍終於做好了渡江前的準備工作!而張宇亦已築好了防禦工事,他準備給唐軍來一個半渡而擊。

    張宇有些過於天真了,李世民可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張宇上了一課,十萬唐軍被完全鋪開,他們被化整爲零從多個渡口同時渡江,如此一來,張宇這三千來人立馬就抓瞎了。

    張宇的經驗與能力嚴重不足,初次單獨領兵難免經驗不足,而他的能力卻也是硬傷,他與李世民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好在張宇倒也還是一個聰明人,他很快便做出了應對反映,眼見自己佔不到便宜,他連忙領軍向後退去,邊退邊向就近的敵軍射弩,一些立足未穩的唐軍卻也被其射殺了不少。

    張宇率軍徑直退入了丹城府,發出八百里加急向京城傳信之後,他便緊閉城門,擺出了一副誓與丹城府共存亡的姿態來。

    丹城府依江而建,其東拒鴨綠江,西臨鞍城府,南邊便是連城府,而大夏京城則在其正北方,二者之間相距將近四百里,是以丹城府所處的地理位置卻也是極其的重要。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