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光影風華 >第432章:自編自導自演?
    電影市場化是必然的結果,隨着國內經濟發展越來越好,電影市場也開始受到重視,經濟的繁榮必然會帶動文化市場的繁榮,與香江簽訂了合作協議,開發國內電影市場是計劃中的事情,這點隨着政策的一步步落實,誰都知道這個趨勢。

    對第六代導演來說,這個結果算得上是苦憂參半,電影市場大了,他們拉投資會容易很多,但同時他們的影響力必然會隨着電影市場的繁榮而受到衝擊,而最要命的是他們必然要接收“招安”。

    無論是第五代導演還是第六代導演,他們幾乎跟上面的關係都是非常的微妙的,說是“招安”也好說是妥協也罷,仔細的觀察每個人的成名之路,基本上都是拍文藝片-拿獎-被禁-解禁這種路子過來的。

    以前他們的電影之所以影響力這麼大,其中有比較多的原因是電影市場畸形,商業電影實在少得可憐,幾乎所有的優秀電影人都是一門心思在搞文藝片,加上屢屢在西方各大電影節拿到好成績,無論電影是否符合觀衆審美,每一部都是名聲在外。

    八九十年代到爲什麼電影市場上幾乎是清一色的文藝片,一個是娛樂活動的貧乏,另一個是經過特殊年代的洗禮之後,人們對各種文藝作品的喜愛幾乎成了一種執念,可以說在那個年代,就是一個講究思想深度講究藝術的年代,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電影,以百花齊放的方式,誕生了大量的優秀作品。

    從藝術成就上來說,這些優秀電影人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是最值得稱道的一批,只是藝術電影在面對國內觀衆的時候,曲高和寡是難免的,這些對市場的培養跟開拓確實沒有什麼可能。

    賈章柯其實很疲憊,從1995年拍攝第一個短片開始,他的生活一直保持着同一個節奏,寫劇本、看景、找演員、建組、拍攝、參展,幾乎每一部電影都要同上面進行博弈,而每一次都讓他疲憊不堪,這種日子甚至看不到頭。

    他也希望自己的電影能上映,只是除了各種審查之外,他還需要對自己的作品做各種閹割,他實在無法做這樣的選擇,這些年耗下來,對於能否上映他基本上是絕望了。

    “這樣也好,起碼我能拍片,不管能不能在國內上映,起碼能拍就算是成功了。”賈章柯酒喝了好幾瓶,跟周白聊了很多無關電影的話題之後,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低垂的眉毛加上苦澀的表情跟語調,有種茫然的無力。

    賈章柯其實是有心結的,他很希望自己的電影能上映,可要他做自我閹割他真不願意,幾部電影中,即便是電影格調灰暗,可真沒有什麼爲了抹黑而存在的情節,完全只是符合真實的角色,甚至有部分他已經拋棄不用,也依然過不了審查關。

    賈樟柯的前面的幾部電影,全部是聚焦於小人物的故事,甚至是他自己的故事,

    “其實以前大家的相處模式改一改對我們所有人都有好處,他們也知道缺不了你們,別看每一次處理你們都要搜腸刮肚的想着怎麼壓制影響,可真要是沒了你們,他們未必就能順心了,總有各種各樣的破事的。”周白嘆了口氣,老賈心中的憋悶他是能理解的,只是這種事真沒有什麼對錯可言,上面只想要繁花錦簇美好畫面,對藝術家而言花團之下真實的土地纔是他們藝術的源泉。

    “你這話說的,要沒有我們這些不聽話的刁民,上面的怕是做夢都會笑醒嘍,不說這個了,你最近忙些什麼呢?袁湶一受傷,怎麼感覺你要做個全職的家庭煮夫啊?真不拍戲了?”賈章柯苦笑着說道,轉了個話題。

    “沒,就是休息一段時間,我寫了兩個本子,我之前答應周公子還有陳昆要跟他倆合作,拖拖拉拉的兩個月時間才把本子定稿下來,你幫我瞅瞅,給點意見?”周白喝口啤酒說道。

    “喲,又有新作品呢?你藏着掖着倆月等定稿纔跟我說,這時候還問什麼意見呀,你是來顯擺的吧?這事不厚道啊。”賈章柯來了興趣,半是抱怨說道。

    “前面寫得挺彆扭的,很多情節不滿意,改來改去花了很多時間,兩個本子的格局都不大,也不算大製作,甚至也沒有大場面,我基本是在結構上下功夫,爲此我還畫了部分的分鏡頭,只能是慢慢磨啊,你就說看不看吧。”周白無辜的說道,寫一個劇本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哪怕得到記憶碎片,也不可能獲知所有的細節,很大程度是要靠他自己。

    “別啊,看看看,肯定要看看,你寫的好故事也不是一兩回了,可惜不符合我的風格,不然我倒是希望你寫個本子給我。”賈樟柯說道。

    從包裏把兩個電影劇本抽出來遞給老賈,這貨接過來之前還專門的用紙巾擦乾淨手,然後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本子不錯,不過我怎麼發現你老是喜歡用這些俗套的結尾呢?細節寫得這麼好,很生活化,偏偏結局就落入俗套了。”看完之後,老賈點根菸說道。

    “大哥,我這兩個本子都是要推向市場的,你覺得我要是寫得雲裏霧裏或者給角色都安排個殘酷的結局觀衆會受得了麼?不俗套不行,現在想要好票房,敘事是必須重視的。”周白無辜的說道,就現在國內電影市場,這是必然的選擇。

    可以說,從國內電影市場大繁榮開始,絕大部分國內觀衆的觀影習慣幾乎都是靠着電視劇培養起來的,無論是什麼樣的電影上映,他們永遠都是期待創作者給他講個易懂的故事,如果不側重敘事的電影,很大部分人都覺得難以適應,對於電影表達的更深更難更加晦澀的東西,就提不起興趣了。

    這也就是爲什麼後來不側重敘事的導演根本無法在國內電影市場獲得成功,可以說這一代觀衆的觀影習慣已經就註定會有這樣的結果,說到底藝術這種東西本來就有審美層次在,電影市場觀衆的構成中,有很多觀衆把電影當做大型電視劇看,用一句比較簡單的話來形容那就是圖個樂呵。

    說白了百分之九十九入場觀看電影的觀衆,根本不瞭解所謂的藝術風格、剪切手法,討論一個電影的好壞,永遠是劇情好不好,三觀正不正,沒人對所謂的深度感興趣。

    這個不是觀衆的鍋,因爲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觀衆都是如此,只不過歐洲跟美國這些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注重藝術電影的觀影習慣培養,這一塊市場即便在無數的商業電影面前,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這也是爲什麼他們會有藝術院線的原因,人家都發展多少年了,這個真不能比。

    “也是,這個《交換人生》的本子,你打算自編自導自演嗎?”賈樟柯很敏銳的發現,這兩個本子,只有一個適合周白,所以纔好奇的問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