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一卷 第96章 較藝評人
    費氏沒能譏毀功成,反而卻觸及薛夫人的逆鱗,她心中大是懊惱,又豈能容得沈夫人得意?便佯作是謔趣,發出“撲哧”二字來:“顧娘子當兒媳的這樣謙遜,夫人您這位婆母卻自誇起來,越發引得咱們對顧娘子羨慕不已了,怎麼才能遇見把自己視若親出的婆母呢,沈夫人現今是沒有女兒,將來有了,怕是疼她都比不上兒媳呢。”

    春歸忍不住再看了一眼費氏:我固然是個平常出身,並不能夠八面張羅,更不諳熟高門女眷之間的應酬之道,但她也是極不高明呢,這“自誇”二字,豈不連薛夫人也一同涵蓋,有影射薛三娘也名不符實之嫌?

    怕是更該引惹薛夫人的不滿了。

    果然就聽薛夫人笑道:“沈夫人哪裏是自誇,顧娘子果然是有意趣的雅人,先說我們案上所供觀賞的瓶花,便是取擇於此園中盛放的茉莉,這纔是意趣天然,而並非爲了花會,特意從市集上購得。而邀人閒聚,本應是出於一時興起,少幾分造作奉迎,才能稱爲樂趣之事。又說顧娘子所下邀帖,是以茉莉芳會的名義,便在箋上描繪茉莉的折枝,細細聞那紙上餘香,若有似無間,正是茉莉氣息,這多細節承應,更顯雅趣意致。”

    費氏若真知諳進退之度,此時便該省悟再不適合以賓客的身份譏刺主家,但她在這樣的情勢下,卻還一味心急:“帖子上還寫明邀請我等調香,倒讓我迫不及待想要見識一下顧娘子在此一門,又有多少與衆不同的意致了。”

    她自己是沒察覺,言談之時已經透出更多的鋒芒和銳利了。

    “怕是得讓費娘子笑話了,單是瓶花一門,雖經先父授教,妾身也只是略識皮毛而已,至於香道,那就更是淺見寡識了,怎敢持布鼓雷門。”春歸連忙推辭:“待妾身承蒙婆母賜教,於此一門略有長進,纔敢斗膽賣弄,屆時或能爲娘子助興。”

    她當真不是虛僞的謙遜,是確然不懂如何品鑑香道,對於這一門,甚至來不及聽父親評議何爲優劣。春歸想自己頑劣的當年,還做過把父親珍藏的沉香片當成了艾草,用去薰驅蚊蠅這等暴殮天物的糗事。

    “沈夫人難道精通香道?”費氏心裏的訝異已經掩飾不住,居然把質疑脫口而出。

    “哪裏稱得上精通,無非閒時用來消遣罷了。”沈夫人心中暢快,謙遜起來也越發的自然。

    費氏卻越發不信,想她自己於香道一門,還是因爲外祖父十分諳通,在京城當年一衆熱愛香道的士人中,也是極富盛名,又因性喜澹泊,四十歲時便賦閒居家,而費氏的母親是家中最小的女孩兒,這纔有幸耳濡目染,深諳此門雅藝。費氏自小便跟母親識香薰香,又看閱了外祖父傳下的不少筆記著述,自信還能脫俗入品,可沈夫人何德何能也敢在雅集上賣弄品香?

    沈家不過一介市井門戶,靠着長女當了皇后才飛黃騰達,想當年豫國公沈壽全乍然富貴之後鬧的笑話還少了?買了一幅贗品,以爲是吳道玄的真跡,竟編造說是他沈家的祖藏,廣邀賓朋爲此舉辦一場賞鑑會,結果差點沒有笑掉別家的大牙。

    沈夫人諳知香道?她莫不以爲把香放在爐子裏點燃,裝模作樣稱讚幾聲“好香”,就能稱之爲品香?

    費氏打算悠哉樂哉看笑話。

    沈夫人卻毫不怯場,她僅管是市井出身,可姐姐選爲太子妃的時候,她年歲還小,對於琴棋書畫雖然沒有天份學了個不倫不類,可她天生嗅覺靈敏,那時第一次入宮,聖德太后賜她一個香囊,裏頭盛着的是十餘種乾花,經她鼻子一嗅,就能分辨出一半以上,聖德太后嘖嘖稱奇,她的香道,可是聖德太后親自授教的!

    費氏再是家傳有方,宮裏難道還會少了品香薰爐一類的著述筆記?更不缺乏深諳香道品流的女官,大大方便了切磋交流,在此門道

    上,沈夫人完全自信見多識廣。

    既是主人賓客都有了品香較藝的共識,負責周全的春歸也立即行動起來,由她率先撤走了沈夫人案上的瓶花,緊跟着婢女們也將其餘瓶花一一撤走。

    薛夫人看在眼裏,莞爾不語。

    心中卻是暗忖:費娘子這回恐怕是拿大了,她對香道這樣自負,小看沈夫人一定是不懂裝懂,但只看這事前準備,沈夫人顯然就是深諳其道。要知現今多少女眷,閒來無事時,雖說也學着男子們品香焚煙,往往要在香案上先供瓶花,以爲這樣能夠增添雅趣,殊不知瓶花本身就帶植卉的清香,會與焚香衝突,花下焚香可謂清泉濯足,都是大煞風景的俗事。

    又雖說是較藝,但其實這樣的雅較最忌衝突,就算要比個高低短長,過程也不能帶半點硝煙火氣,也往往不會逼着在座中人逐一試藝,誰有興致,誰便“請戰”。

    薛夫人先道:“我看沈夫人既有興致,費娘子又一貫諳擅,不如就由二位擇香焚品,我們便坐沐香風,只是要先推舉出一位評官來,又還要推一人以詩文錄事,纔不負這一場雅興呢。”

    “評官自是首推薛夫人擔當。”費氏搶先道。

    她已經勝券在握,於是心中暗自雀躍,要知她雖然諳識香道,也獲薛夫人相邀參加過數回雅集,也曾趕上過品香較藝,可她礙於薛夫人的情面,不好盡情發揮獨佔鰲頭,兩回較藝都有所保留,沒顯現出在此藝技上的見多識廣,總算這回不用謙讓對手,定要極情盡致,把沈夫人羞個無地自容。

    以薛家在汾州的聲望,以及薛夫人本身的才情,自然無人否定她這個評官,又有丁氏毛遂自薦,要當錄事,雖說也沒人和她競選,但費氏這回的心情可就不那麼愉快了。

    這個丁氏,今日居然一再替沈夫人做臉,她是吃錯藥了?

    原來丁氏的丈夫李濟,雖是職任一州同知,品極要稍高胡端一等,然則兩人卻不是隸屬的關係,且李濟可遠遠比不上胡端的根底,有施良行這麼一個座師,在袁閣老面前都算說得上話,故而費氏在丁氏面前就有了優越感,往常交往,隱隱以費氏爲主丁氏爲從,丁氏也從不逞強,只除了今日先是替春歸轉圜,此刻又主動要給沈夫人的宴會捧場。

    一時間便有婢女捧來香器,先是呈給了費氏擇選。

    只見托盤上並列着十二個白瓷香碗,每碗各盛香片,這是供給較藝者選擇,當選定了香片,又才擇選所需的香爐、香筒、香鼎等等器物,這就是時下講究的香道,根據不同的香息,搭配不同的器具,如此才能體現出焚香人的審美,以及對品香的感悟。當然比較的還有技藝,比如燒碳時必須要讓香碳燃燒充分,而搗灰時也有一定的技巧,轉孔入碳就更得精細,因爲轉孔的深度要依據香片的品種,稍有差錯,就會影響薰香的氣息。

    故而挑選香片就成了第一步,費氏萬萬想不到的是她竟然會輸在了這第一步上。

    沈夫人提供的香片雖多,卻有大半竟然是費氏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讓她根本無從分辨焚後氣息,那麼就更不論如何擇器如何施技了,而她能夠分辨出來的,又有幾樣是屬俗品次等,當然也有符合心意的一樣,費氏有把握能薰焚出幽幽蘭香,可她竟然只有一樣可選,想要獲勝豈不艱難?

    她是真沒料到沈夫人在此一藝上天賦極高,又有宮廷后妃的親自指點,竟然習得如何制香,而豫國公府雖然根底不足,卻是當代顯赫,自然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沈夫人這一喜好,甚至專設了制香的鋪子,按照沈夫人的配方調製出香片、香丸,又豈是市面尋常可見?

    本想大顯身手,結果出師不利,費氏在焚香的整個過程就是黑着面孔,轉孔時甚至數回失手,勝負就可想而知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