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宋春歸 >第543章 除盡平州十萬兵8
    ;

    周南帶着自己的三百親衛,和周福一起先趕到香河,這裏還有周福手下的七名鷹衛隊的隊員。在周南這次解遵化之圍經過香河的時候,已經把周福和高守孝手下的鷹衛隊都撒出去了,好讓這些隊員深入平州路,打探平州路的情形,也好有的放矢做出對策。

    前幾日,隨着遵化城之圍解困,那些聽到消息的鷹衛隊的隊員,近處的,也陸陸續續回來了,只有出了榆關,潛入金國的幾個人還沒有回來,或者是送信回來。

    高守孝的那隊人已經派去遵化,方便遵化和東西各個方向上的消息傳遞。周南也沒做停留,只是帶上這僅餘的三名鷹衛隊隊員,回燕京城去了。

    上一次離開燕京城是初九,到現在已經快有十天了。雖然才只十天,可世周南卻有一種恍如經世的感覺。

    十天的時間,除掉了張覺,更是將張覺手下主力大軍打的七零八散,有的還歸降了自己。自己離開遵化的時候,還有最後一支張鈞的亂軍逃脫在外,還有大片的平州地域沒有收復。不過,周南已經不放在心上了。有高遠和楊可世二人指揮,無論從兵力上,還是從士氣上,還是從武器裝備上,在平州地界,已經是沒有對手了。平州路雖然還有一萬多人馬,可那些都是分散駐守各州縣的,還有駐守在與金國和大宋相鄰的邊界上的。兵力分散,又沒有了主心骨的人物來統領,放在平州兵馬面前的,只有一一被擊破的下場。再說了,高遠和楊可世還有二百多支炸箭,別說在平州地界了,就是在金國,也是所向披靡了。

    至於收復後的各個州縣的治理,自然有燕京城派去的官員入城上任,又有石嶽、陶谷分派到各城的守軍步軍,足可以牢牢把控這些州縣了。

    其實說到最能安定各城的,還是周南現在帶在身上,準備拿去給餘里衍的東西他這幾天和李石商量出的土地法令,還有將作監法令。

    只有人心所向,才能國運長久。等他的這些法令頒佈下去,老百姓能在這裏安穩生活,衣食充足了,纔會真正的擁護現在的朝廷。

    從香河到燕京城,不到半日便到了。周南讓自己的親衛和鷹衛隊都回自己的府上去,而自己則帶着周福直接去了皇宮,他要在去南朝東京之前,見見餘里衍和高芸,自己離開後,有些事需要二人去做。

    天色過午,周南帶着周福來到皇宮內,宮女見是駙馬,忙上前引導周南去往公主平日居住的偏殿。

    餘里衍和高芸剛喫過飯,正在說話,聽說駙馬回來了,大感意外,忙迎出殿外,二女上去與周南見禮,周南回過禮,只說自己還未喫飯,高芸忙讓宮女去給駙馬送上飯菜,並讓人帶周福到外面房間內,也送些飯菜過來。

    等高芸回到殿內的時候,只見周南正拿出兩沓子厚厚的文稿遞給餘里衍,餘里衍見高芸回來,忙喚高芸坐過去,二人一起拿着文稿翻看起來。

    飯菜送上來,周南也不客氣,在餘里衍對面吃了起來。周南對飯菜向來不講究,能喫飽就行,有肉更好。周南不緊不慢地喫着,終於餘里衍放下文稿,滿面喜悅地說道:“這兩則法令,不必給翰林院的人看了,妾身在檀州,早有更改農稅之事的想法,只是頭緒萬千,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敢輕易去改動,只是將稅定得和大郎想的一樣。慚愧,妾身思慮多年,竟不如大郎寥寥幾頁紙寫得詳盡。至於服過兵役之人,稅賦比常人更低,官府發給的土地可以租出,可以賣出,更是妾身未曾想到的。只是還需走個過場,派人謄寫後,發給留守司的人審定,若無更改或駁斥之處,便可頒佈執行了。”

    法令的權威,必須要有各個部門認可的經過。他對餘里衍問道:“土地法令只是我和手下人簡單商議後列出的一些條文,若要頒行地方,還需仔細考量,馬虎不得。不知公主對這將作監法令如何看可能施行”

    餘里衍還沒有說話,高芸在一旁笑着說道:“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彙集一起,組建將作監的事,公主姐姐已經在與翰林院的幾個姐妹商討了。只是沒有想到將將作監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專事研製,另一部分專事製作。”

    見周南看向自己,餘里衍笑着說道:“妾身這幾天正與虞敏等人在編寫召錄工匠和科舉的事。只是在山寨時雖然聽大郎說到過,可仍有疏漏之處。還是大郎思慮詳盡,天下工匠甚多,只是有極巧者,也有粗陋者,極巧者研做,粗陋者照模製作。如孔聖人所說因材施教,我們召錄工匠自然也應該因材分工。依妾身看,這將作監法令也可施行。”

    周南見餘里衍連着同意了這兩則法令,笑着說道:“公主也不要一力稱讚,其中還多有未盡之處,比如說召錄的工匠如何發給工錢若是有新研做的物事,該當如何獎賞”

    “這些微末小事,自然不須大郎費心。”餘里衍說道,“研做者除每月例銀外,凡有新品者,例銀加一等,另據起新品機巧、樣式等,賞賜銅錢百貫、千貫不等;依樣製作者,計其每日所制數目,按數給其工錢大郎,你這些已經定的很清楚了,所欠缺的便是按市價去算其例銀、工錢。這些自然有人去算,到時補充進來就是。”

    周南見餘里衍不只是嘴上隨便說說,而是在心裏已經弄透了自己編寫的這兩則法令的內容,大爲放心。

    餘里衍又讚歎道:“大郎,你可知,僅這一段工錢計算的法子,恐怕不久後,便要在燕京城百工之中推行了。”

    高芸在一旁聽餘里衍誇讚周南,問道:“大郎的這什麼法子,果真這般厲害麼”

    餘里衍在檀州時,城內除農耕之事,也有各行工匠,自然知道其中利弊,說道:“不只如此,只怕這些百工行當,要比以前興盛起來了。以前這些工匠們只得飽腹,今後凡多勞作者,其工錢也多,人人都要搶着多做了。當然要比以前興盛了。”

    周南見餘里衍竟然從中能看出激發工匠幹勁兒的事,不禁對餘里衍刮目相看,說道:“公主深悉其中道理,倒是我班門弄斧了。”

    餘里衍正色說道:“妾身雖知道其中之事,卻想不出辦法。還請大郎一併說說,科舉要做哪些安排”

    周南也不推辭,說道:“只有一點,須得明確:考試不能只靠詩詞經賦,還要考律法刑訟、會計籌算。將來各地用人做事,才能不致有誤。”

    “妾身記下了。”餘里衍又問道:“不知大郎要在城中住多久”

    周南答道:“今日晚間去拜見了舅父,明日我便帶芸兒去無憂寨,還有事要她去做,然後我便南下去南朝汴梁。”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