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女子道學院 >第八十五章 一步億年
    ,最快更新女子道學院最新章節!

    喊上一個閨蜜,開着她的車,到了神州歷史上古郯國的地界,喊上當地的一個朋友帶去,這是一條崎嶇蜿蜒的路。沒有熟人帶,真的不好找。

    麥坡地震活斷層遺址位於高峯頭鎮麥坡村,平常以地震斷裂帶稱呼,包括斷層陡坎、斷頭溝等構造地地貌和古地震遺址,是寶貴的自然遺產,對於開展構造運動和地震地質研究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在遠處停好車,慢慢的走過去。四周是農田,這一塊是空地,兩邊的土色截然不同。

    站在上面完整的土地上,一腳路這邊一腳踏那邊。這一步跨越的是億年的差異。

    這一邊是現今的泥土,屬於現代。因地震造成了斷裂,那邊的泥土層成型在一萬年前。兩種截然的不同,這一邊是黃土,那一邊是紅土,對比性很強。

    對比古今,一股豪情壯志。

    一步億年

    隔了兩個時代對視,億萬年與當今。

    鐵血豪情昨日事,今朝重走修行程。

    看麥坡遺坦一起歸來。

    去看恐龍印跡。

    古郯恐龍足跡化石羣的發現屬於偶然也是必然。橫亙於四個縣的馬陵山,海拔不高,但狀如奔馬,恐龍時代的地層出露較好,一直延續到沭的岌山,在沒有山頭的低矮丘陵裏,第四紀耕土層之下幾十釐米就可見白堊紀岩層。

    國內知名的恐龍獵人與化石愛好者在該地探索時,意外發現了該地密集的恐龍足跡。爲了研究這批珍貴的足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考察了這批足跡。

    一般來說,一個恐龍足跡點的恐龍足跡種類都是寥寥一兩種,但李莊足跡點的恐龍足跡卻包括了肉食性恐龍留下的三趾型中型獸腳類足跡、小型獸腳類足跡、微小型獸腳類足跡,以及兩趾型小型恐爪龍類足跡;植食性的窄間距蜥腳類足跡,寬間距蜥腳類足跡,以及鳥類足跡共七種類型,整體超過300個足跡。

    “該區域從來沒有發現過恐龍骨骼化石,所以只有恐龍足跡可以告訴我們,這裏生活過什麼恐龍。”

    “此地恐龍足跡的多樣性令人震驚,這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白堊紀恐龍公園!”

    侏羅紀世界中的blue就屬於馳龍類。

    在這些恐龍足跡中,最令學者興奮的是四道並列的兩趾型足跡,侏羅紀和白堊紀的兩趾型足跡大多數屬於恐爪龍類恐龍所留。恐爪龍類恐龍包括馳龍類與傷齒龍類,前者最著名的要屬《侏羅紀世界》中那羣兇猛的掠食者,後者則屬於最聰明的恐龍物種。這類恐龍的共通之處就是它們都長着大型彈簧刀般的第2腳趾,在行走時並不與地面接觸,於是就留下了兩趾型的足跡。

    馳龍類的腳部只有兩個趾頭接觸地面。

    “它們每個足跡只有7至8釐米長,組成了四道行跡卻始終保持平行狀態,這是典型的羣居性的體現。”,此前足跡學家發現的恐爪龍類恐龍足跡大多數是獨行俠,只有一例是平行的行跡暗示着羣居,這讓古生物學者對科普讀物與影視中,羣居生活的伶盜龍(又譯迅猛龍)打上了大大的問號,此次我們發現首例小型馳龍類確鑿的羣居性的證據,可以說爲這個爭議畫上了句號。

    這批足跡發現於較爲潮溼柔軟的古沉積物上,所以足跡的部分特徵不是很明顯。研究團隊使用了三維攝影法爲足跡化石製作了數字模型,使得足跡的輪廓、深淺一覽無遺。經過詳細研究,學者們最終將足跡歸入猛龍足跡。據計算,這些小恐龍的體長約1米,奔跑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每秒2.4/米。

    “此地生活的恐龍太豐富了,最小的肉食恐龍只有50釐米,而最大的能達4米,它們穿梭在體長約9米、10米的大型植食性恐龍身旁,旁邊還有羣羣古鳥在水畔覓食,此時一羣小型馳龍類蜂擁而至,對一個觀察已久的目標羣起而攻之,是一部絕妙的恐龍世界大片!”

    又去尋那棵老神樹。

    “千年光陰,一息流轉,老神樹看了這千年的世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