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魏能臣 >1154.第1154章 以子代父,認祖歸宗!
    品書網 .

    “古之時,姓、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以女子爲傳承心的稱姓,以男子爲傳承心的稱氏,爲重人倫之根本,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隨着母系社會的瓦解,姓的概念逐步被削弱,到了秦漢時期,人們乾脆把姓、氏合一,子女全部繼承父親的姓,正式形成了父系社會!

    姓的來源較複雜,有以封地爲姓者,如大名鼎鼎的商鞅,乃是衛國公孫的後代,本名叫做衛鞅,後因變法有功,受封秦之商地,故而改名商鞅,子孫皆以商爲姓!

    有以居住地爲姓的,如春秋時期,霸主齊桓公的一些子孫們,住在國都臨淄城東門外,稱之爲東郭大夫,後代以東郭爲姓了,東方、西門,南宮……皆是如此!

    有以官職爲姓的,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尉、史……,還有以職業爲姓的,陶(製陶)、屠(屠宰)、庖(廚師)、梓(木工)、車(制車)、蒲(編織)……不計其數!

    因此,姓對國人極爲重要,不但是聚攏宗族血親的標誌,還能透露出一個人的出身來歷、地位高低,那些特別窮苦之人,甚至沒有姓氏,石頭、柱子、狗蛋的亂叫一輩子!

    閒言少敘,書歸正傳,曹操的生父曹嵩是夏侯氏之子,後來過繼給了大宦官-曹騰,奸雄面臨一個大難題,建立魏公國之後,自己是繼續待在曹氏,揹負‘閹孽餘醜’的罵名,還是認祖歸宗,回到夏侯氏家族呢?

    夏侯氏原出於姒姓,乃是大禹王的血脈,周武王滅商之後,封禹的後裔於杞,後滅亡於楚人之手,子孫逃到了魯國,又被加封爲侯爵,世人稱之爲夏侯氏,也是夏禹後裔的侯爵!

    夏爲國第一個王朝,擁有天下正統之名,大禹因爲治水有功,更是被尊奉爲神明一般,如果曹操改姓夏侯,並以大禹的子孫自居,以後篡奪起漢室江山,起碼有一個合理的藉口!

    “老夫本是夏侯氏血脈,爲大禹王之嫡系後裔,後因通家之好,家父過繼於曹氏,擔任血脈傳承之重任,如今有人屢屢奏,建議老夫認祖歸宗,重回夏侯氏族譜之!

    百川東流,終歸大海,認祖也是情理之,不過嗎,家父過繼曹氏,已經傳承三代,老夫也年過五旬了,生爲曹氏之人,死進曹氏宗祠,不敢再做其他之想了,以免日後無顏見父祖於地下!”

    對於大禹後裔的身份,曹操是非常看重的,想要作爲一張政治底牌,可是隨之話鋒一轉,並沒有迴歸夏侯家族,曹孟德還是曹孟德!

    一方面,如果曹操改姓夏侯的話,難免會引來罵名,說他是朝三暮四、數典忘祖,曹仁、曹洪、曹休、曹真這些將領,也會離心離德的,對於曹營集團的壯大,可是極爲不利的!

    另一方面,曹操是極有個性的人,別人越是諷刺他的出身,他越要逆水行舟,也明白的告訴世人,自己擁有的偌大基業,不是承蒙祖輩之餘蔭,而是一手一腳、一刀一槍開創出來的!

    曹操還是曹操,並沒有改變姓氏,這個決定一做出來,曹姓將領心花怒放、手舞足蹈,他們的政治地位保住了,夏侯家的將領則面沉似水,對這個結果非常不滿,對曹氏也有了怨恨之心!

    曹操狡猾無,在凝聚曹氏人心同時,也不願失去夏侯氏的支持,故而想出一個兩全其美之策,可以更好的團結兩大家族!

    “孩兒們參加父親、參加叔伯兄弟,以及各位朝大人!”

    屏風後走出三個少年,皆是七八歲的年紀,一個個粉嫩可愛、舉止不俗,他們都是曹操的血脈,分別爲十二子曹玹、十三子曹峻、十六子曹矩!

    奸雄治武功除外,‘內功’也很厲害的,共計生了二十五個兒子、七個女兒,而且遺傳基因優秀,這些孩子們聰明伶俐、相貌端正,竟沒出一個歪瓜裂棗,不知羨慕死多少人呢!

    “曹氏、夏侯氏皆是老夫的血親,理應同榮辱、共富貴,互相輔助纔是,故而老夫決定了,把膝下三子曹玹、曹峻、曹矩,過繼給驃騎將軍,諸位意下如何呀?”

    曹操平衡兩大家族的辦法,可謂是巧妙至極了,是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過繼到夏侯惇的膝下,讓他們改姓夏侯氏,替父親認祖歸宗!

    夏侯惇性格剛烈、武藝過人,在沙場立下許多功勞,如今官拜驃騎將軍、高安鄉侯,乃是朝有名的權貴人物,別的方面也還如意,是年過四旬、始終沒有子嗣!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國人對於血脈傳承,看的財富還重要呢,一個人如果生不出兒子,往往會過繼一個侄兒,來繼承自己的爵位、財產,免的斷子絕孫,無人養老祭祀!

    曹操看這一點,才挑選出三個兒子,準備過繼給夏侯惇,二人雖非同姓,卻是親堂兄弟呢,血緣關係極爲親近,過繼子嗣也是情理之,且有兩個好處:

    一則,三個兒子替父親認祖歸宗,可以安撫夏侯氏族人,讓他們繼續效忠曹操,也能彌合曹氏、夏侯氏之間的矛盾,變成真正的兄弟之族!

    二則,夏侯惇是家族族長,三個孩子過繼爲子,可以繼承他的爵位、地位,也是說,從此曹氏、夏侯氏的族長位置,都會掌握在曹操的子孫手!

    “存亡續絕,恩同再造,丞相大人一番美意,小弟真是沒齒難忘,必定鞍前馬後、赤膽忠心,方可報厚恩於萬一!”

    在子嗣傳承問題,夏侯惇一直很是苦惱,如今有了三個伶俐的兒子,自然是心花怒放了,連忙的跪地叩謝厚恩,又把三個孩子拉過來,一個個喜歡的不得了!

    “孩兒們拜見爹爹--身體康健,長命百歲!”

    三個小傢伙也很乖巧,沒因爲過繼而懼怕,反而圍攏在夏侯惇身邊,一口一個爹爹的叫着,頗有一點爭寵的意思呢!

    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在丞相府當,不過是庶出之子,也不太受父親的寵愛,以後某位兄弟繼承基業,他們最多封個侯爵,給一片小小的封地,做個鄉下土豪罷了!

    如果運氣不好,再捲入奪儲之爭,沒準小命弄丟了,曹丕、曹植、曹彰都是野心勃勃,如狼似虎之輩,殺起兄弟絕不會手軟!

    過繼給夏侯惇不同了,他們一舉變成嫡公子,驃騎將軍府的偌大家業,三人平分也能富貴一生了,還能躲避奪儲之爭,何樂而不爲呢!

    至於曹操嗎,擁有二十五個兒子,送出幾個不太喜歡的,也沒什麼捨不得的,反正以自己的身體狀況,再生十個八個也沒問題!

    “丞相大人親愛兄弟,以膝下之子過繼,天下人無不敬服!”

    “夏侯將軍喜得貴子,從此後繼有人,真是可喜可賀!”

    …………………………

    羣臣紛紛的前,恭喜夏侯惇有了兒子,對於奸雄的高超手段,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化解了宗族矛盾,博取了好的名聲,又給三個兒子安排好前程,真是一箭三雕呀!

    隆重恭喜之後,羣臣又回到了座位,一個個鼻觀口、口問心,全都默不出聲了,因爲大家心清除,接下來要決定的,是冊封魏公國世子!

    “國有儲君,家有嫡子,此乃古之慣例也,老夫有薄功於社稷,故而受封爲魏公,如今公國已定,宗廟已立,也該冊封一位世子了!

    何況老夫年過五旬,華髮漸生,齒牙鬆動,恐怕不久於人世矣,也需要在諸子之,挑選一個可造之材,日後繼承老夫的事業,治國理政,造福萬民!

    諸位追隨老夫多年,對曹氏忠心耿耿,又皆爲朝重臣,目光必有獨到之處,以諸位大人之見呢,老夫的二十幾個兒子,那一個可堪重任呀?“

    曹操鷹隼般的目光,在諸多兒子、大臣臉掃過,而後以平穩的語氣,把立儲之事提了出來,可是一連問了三遍,場無一人回答!

    奪儲之爭,最爲危險,如果說錯了話,或者站錯了隊,恐怕要萬劫不復了,再說奸雄深沉如海,誰也猜不透他的心思,到底要培養那個兒子,羣臣爲了身家性命考慮,自然不敢隨意開口了!

    再說了,一旦世子確立,必然聚攏四方豪傑,慢慢形成一個新權貴集團,進而取代原來的勢力,甚至會威脅到曹操的權利,這可不好辦了,兄弟之爭固然激烈,父子相鬥同樣你死我活!

    歷史的漢武大帝,不是忌憚太子權威日盛,威脅到了自己的皇權,這纔在晚年之時,藉助巫蠱之禍,逼死了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斬殺太子黨羽萬人……朝權貴,半數牽連!

    “蕭郎爲軍第一戰將,功勳無人可,又是我曹家的女婿,於公於私也該進諫一言,老夫立誰爲世子最好?”

    眼看無人答話,曹操目光轉動幾下,把這個疑難的問題、擺在了蕭逸的面前,既是對他的詢問,更是一種深層考驗!

    /37/3ml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