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魏能臣 >第1630章 《史記》與《竹書紀年》!
    有一位智者說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因此入住無愁侯府之初,蕭逸就下令建一座藏書閣,並不惜人力、財力,四處的抄寫、購買各種書籍,而在率軍攻城略地之時,也是先搶書籍、後搶金銀珠寶,有士兵膽敢焚燬書籍者,斬立決!

    知道大司馬大人愛書如命,文武百官也都想方設法尋找,作爲禮物送到侯府之中,這比送奇珍異寶更受歡迎呢,還有掘子軍從古墓裏面,弄出來的上古書籍,也都落入到蕭逸手中了。

    二十多年的收集下來,侯府藏書超過了三萬卷之數,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道經、佛經、工藝、農藝……涵蓋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自然也少不了三俗小說,那可是蕭逸的最愛呢,可惜白子爵發達之後,整天沉迷於酒色,以至於更新速度銳減,看來又要小黑、小皮鞭的督促一下了,小說家,骨頭賤,不打是不行滴!

    另外嗎,蕭逸不是敝帚自珍之人,除了一些‘特殊’的書籍,餘者全都印刷多份,或是贈予親朋好友,或是送到爭鳴學府中,讓學子們隨便的借閱,書看的人越多,才越有意義不是!

    而近三年裏面,蕭逸減少了練武的時間,卻經常到藏書閣中閱讀,想從書籍中得到心靈的寧靜,並解開一些歷史謎團!

    ……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觀太史公之書,猶如痛飲美酒一般,怎一個爽字了得,可惜此書殘缺不全,猶如羊脂美玉略有瑕疵,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補齊剩餘的幾篇!”

    《史記》是蕭逸最喜歡的書籍之一,爲前漢太史令-司馬遷所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共計三千多年的歷史。

    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可謂是輝煌鉅著了,可惜司馬遷去世之後,其中有十篇散失了,至今也沒有尋找到。

    之後幾百年裏,有不少著名學者,試圖重新補齊《史記》,可是補充上來的十篇,文筆、意境、可靠程度,都比原著相差甚遠,讓後人深感遺憾!

    只能希望散失的十篇,沒有毀於戰火之中、或者無知小人之手,而是藏在不知名的角落中,在若干年以後,可以重新出世,恩澤後人!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爲暴,莫能伐……”

    開篇第一章,就是《五帝本紀》,記載了黃帝、顓頊帝、帝嚳、堯帝、舜帝五位上古帝王的來歷,以及他們統治時期的事情!

    對於華夏列祖列宗,蕭逸自然是充滿了敬意,不過讀《五帝本紀》的目的,關鍵在於兩個字:禪讓!

    禪讓是中國歷史上,統治權轉移的一種方式,就是帝王之位不傳兒子,而是讓給沒有關係的賢人!

    《五帝本紀》上說:‘堯帝爲部落聯盟領袖之時,兒子丹朱頑劣不堪,好鬥無德,不適合繼承帝位,於是讓羣臣推舉合適的繼承人!

    羣臣們就推舉了舜,堯帝對舜進行了三年考覈,認可了他的治國才能,於是命舜攝行天子之政,幫助自己治理天下,後來又正式禪位給他!

    舜帝在位三十九年,自己的兒子商均不爭氣,於是禪位給治水有功的大禹,自己到南方去巡視,最後病逝在了蒼梧之野!’

    三代聖君,皆以大公之心治理天下,使得九族和睦、百姓昭明,合和萬國、天下大治,也成爲了後世君主的榜樣,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堯帝、舜帝、大禹之間,真的沒有任何關係嗎,事實並非如此,只要看看三個人的家譜,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堯帝之父曰帝嚳,帝嚳之父曰蟜極,蟜極之父曰玄囂,玄囂是黃帝的嫡長子!

    舜帝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昌意是黃帝的嫡次子!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是黃帝的嫡次子!

    這下明白了吧,堯帝、舜帝、大禹都是黃帝的嫡系子孫,擁有極深的血緣關係,所謂的帝位禪讓,不過是統治天下的權力、在一個家族內部交接罷了,這與遊牧民族的繼承習俗很相似!

    就以匈奴人爲例吧,大單于昇天之後,他的弟弟、兒子、孫子、侄子以及所有嫡系親屬,全都有上位的機會,大家就坐在一起商議,推舉最有能力的人繼位,但人選僅限於家族內部,絕不會送給無關外人的!

    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大家把人馬拉出來,狠

    狠的拼殺一場,馬蹄踏屍,血濺殘陽,最後誰打贏了,誰就是草原的新主人!

    就說最近一段時間,大單于-趙浪身體很不好,已經在安排後事了,匈奴貴族們蠢蠢欲動,或是明爭,或是暗鬥,都想向大單于之位發起衝擊!

    小母狼-趙嫣然也送信到無愁侯府,表示自己的兒子蕭戰是匈奴貴族,也有統治大草原的權力,其野心昭然若揭!

    蕭逸立刻回信了,嚴厲申飭了小母狼一番,自己的兒子姓蕭,是血脈純正的漢家兒郎,不是什麼匈奴貴族,這一點毋容置疑!

    與此同時,命令駐紮河套地區的張燕,暗中集結兵馬,緊盯匈奴王庭的情況,如果趙浪識趣一些,把大單于之位傳給了蕭戰,那就一切都好說了。

    否則的話,數萬漢軍鐵騎西渡黃河,直接殺到匈奴王庭去,用武力支持蕭戰上位,至於那些匈奴貴族嗎,誰敢不服,殺無赦!

    帝位之位傳承,總是暗含刀光劍影、且帶有濃濃的血腥味,由如今而推測過往,想來堯帝、舜帝、大禹交替之時,也非常的‘熱鬧’吧?

    想到這裏,蕭逸把《史記》放回書架上,在牆壁上拍了三下,蹦出一個暗格來,從中取出一本古籍《竹書紀年》。

    這是掘子軍摸金之時,從一座戰國大墓中找到的古籍,全都由大篆書寫而成,送到了無愁侯府之後,大才女蔡文姬進行了翻譯,才知道其中內容!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共有十三篇,敘述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的歷史,按年編次!


章節報錯(免登陸)